思维导图助力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板块复习

2021-06-09 17:58陈金锋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难点突破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陈金锋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古诗文默写板块的复习,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从单篇古诗文难点的突破,横向剖析题目类型和解题策略,以及纵向梳理文学发展红线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学生在形象化的思维导图指引下,既能实现单篇古诗文的记诵难点突破,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解题策略,同时这可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的文学史观,从而让该板块的复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思维导图  古诗文默写  难点突破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古诗文的记诵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安徽省中考试卷关于这一板块的出题也在不断变化,从题目类型上看,除传统意义上的填充式默写外,理解性默写的比重和形式也在不断优化。显然传统教学上只让学生单纯地完成记诵工作,一方面很难达成新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难以应对不断优化的题型。为了这一板块的复习工作能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笔者试用思维导图,多角度引导学生,完成板块化复习。

一、聚焦单篇古诗文难点的突破

古诗文默写板块在初中语文试卷构成中,一直被放在第一题。依照由易到难的出题规律来看,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文本记诵能力和汉字规范书写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恰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由此观之,本题型难度并不大。但是,考试的结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默写出错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排除不会背诵的情况外,学生在单篇古诗文默写中还容易写错字。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示范性地绘制思维导图,对错别字进行归类总结,从而达到让学生牢记于心的教学目标。

在众多的错误类型中,同音异形所导致的错误最为普遍。由于学生与古诗文接触的第一步就是诵读,接着再到背诵,所有的这些都是从声音的角度进行感知。所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识记效果,要远远高于对汉字字形的识记效果。再加上有时学生对古诗文的意蕴不够理解,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对汉字字形的记忆难度。所以,默写中出现同音异形字的频率之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教师可借助于思维导图,将易混淆的同音异形字加以区分,通过图示的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一句的默写,考生常在“雁”和“洛阳”上出错,出错的根源在于对文章的不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对比,加深对意象的理解。

上面的思维导图,很直观地呈现出同音异形字的特征。并且在大景配大雁,小景配小燕的思路引导下,唤醒学生的画面感,从而变抽象的符号记忆为具象的画面记忆,让记忆更加形象化。而对于“洛阳”容易跟“落阳”的混淆,学生可以参考上述思维导图,配合着地名跟意象的巨大差异,从而避免同音异形所导致的默写失误。

总之,针对单篇的古诗文默写题目,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形象化的图示,让知识的盲点得以亮化,让混乱的思维得以理清,从而实现单篇难点的突破。

二、横向剖析题目类型和解题策略

纵观近年来的古诗文默写题目,从单纯地记诵考查,逐步倾向理解性考查。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更高阶的要求。对于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清题目类型,寻求解题方法,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图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具象思维,从而更形象直观地达成目标。

首先,学生要对古诗文默写的题目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在经历无数次考试之后,学生对古诗文默写的题型有了初步了解,能够将其划分为填充型和理解型默写。在这种粗线条的感知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方向。如下图所示:

思维导图里,对两种类型的默写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对于填充型默写,在学生自主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其在形式上的差异。学生很容易发现此类默写存在两种形式——给上句默下句和给下句默上句。同理,在理解性默写的分析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体角度进行把握,进而分出古诗词和古文两种类型。

其次,针对性的解题方法分析。在上述题目类型细化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孩子去发现解题规律,从而更好达到在考场上应对自如的状态。就给上句默下句的默写而言,学生的记诵内容,在上句的刺激之下被唤醒,很容易沿着记忆的痕迹,完成信息的提取工作。所以说,在学生牢固记诵的基础上,只需要顺水推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默写。而与之相对的给下句默写上句,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里考查的是对记忆的逆向推演。而在大量的做题实践中,学生往往在拿到试卷后就立刻根据下句来推上句。这一种做题方式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在记忆提取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提取失败的情形。而第一次提取的失败,会给考生留下心理的暗示,导致后面再进行全篇回忆时,也会在提取失败的记忆节点上出现记忆的空白。所以说,为了让学生避免走入记忆提取的死胡同,在做这一种类型的题目时,笔者建议采取“逆流而上”的方法。学生通览题目后,只关注其类型,不关心其具体默写内容。在辨析出给下句默上句的类型后,学生迅速锁定该句的出处,接着背诵全篇,然后对号入座,完成默写。这样可以确保答题有更高的准确率。在得出上述结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画出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上,用醒目的方向箭头引出每种类型的解题策略。给上句默下句采用“顺水推舟”法,给下句默上句采用“逆流而上”法。如下图所示: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两种解题策略下画出能够加深自己印象的图画,如小船、河流等,从而方便学生在考场上迅速调取解题策略。

三、纵向梳理文学发展红线

纵观部编教材古诗文的编排,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古诗词诵读,编者都会以作品的年代为维度来编教材。同样,历来中考试卷在古诗文默写板块的出题上,也是以作品时间为基准来出题。以上两种编排,其实是有意识地在学生心中粗线条地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然而,初中生尚未形成文学史观,教师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以初中阶段所选的古诗文佳作为材料,幫助学生建立起较为直观的文学史脉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文学史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一条明确的记忆红线——文学发展时间线,来串起所背诵的篇目,进而让零散分布在各册书各单元的古诗文,能够整合起来。另一方面,在文学发展的时间轴上,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创作进行归类总结,或是明确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或是比较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类型,唯有如此,学生方能在宏观的文学发展史视野下,对文本有透彻理解。

笔者认为,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学发展史,必须依据初中阶段的教材编排,方能

切合学情。纵观七八九三个学年的部编教材,不难发现,文言文单元比诗歌单元的比重要大,且两种文体的杂糅单元并不多,故而笔者认为可以把诗歌和古文各自单列一条线,形成这两种文体的发展思维导图。而且,二者都可以从宏观的发展和微观的断代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从而绘制出时间线索清晰,记忆重点突出的思维导图。下面以诗歌为例,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上面的思维导图,学生对《登幽州台歌》在文学发展史的定位就非常明确了。再结合教师课堂上对唐代诗歌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对陈子昂个人遭际的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默写板块,虽然所占分值比重不大,但是却成了众多一线教师教语文的不可多得的一个得分抓手。但需要注意的是,默写绝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记诵,教师需要以此板块为契机,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打通学生思维壁垒,疏通学生思维脉络,从而引导学生向中国传统文化的“青草更青处漫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难点突破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解题难点突破策略初探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