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精致建构,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1-06-08 11:35王云霞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度思考情境思维

王云霞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儿童站到了学习的“正中央”。教师要退,适时地退,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精选学习资料,实施平等对话,引发深度思考,重整练习设置,适时开展基于儿童、尊重儿童、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

【关键词】情境 深度思考 思维

我们的教学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只有这样,学习才能真正地发生,让学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场”,为学习找到“生长点”

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教学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之树生根发芽。

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笔者创设了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情境,笔者说:“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过发射人造卫星和神舟号飞船吗?你们想不想再看一看发射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再次感受一下吧!”(播放火箭发射视频)此刻,学生们和视频里的人们一起倒计时,初步感受到了时间“秒”的流逝……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地去经历、去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我要学习的动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穷魅力。

二、精选丰富的“资源库”,为学习提供“养料圈”

对于一堂课来说,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料很多,教师该如何取舍呢?这就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材料,学生们最感兴趣,什么样的材料最利于学生探究、最能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笔者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作为学习资源,那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笔者一改以前从静态的圆如钟面等引入教学,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摩天轮、自行车和电风扇等这样的动态视频来导入新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引起共鸣,知道了转动成圆,对于圆的认识和为什么成圆有了一定的初步感受,这样就为课堂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料。再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一改平时仅仅让学生看着两个数凭空去比较大小的方法,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如算盘、计数器等,让学生先拨一拨,再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将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过程记录下来,依托学习工具撬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表征和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样的学习才更深刻,意义才更深远。

三、构建平等的“对话场”,为学习延长“生长线”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师生对话时,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在良好的师生对话环境中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始终注重引导点拨、适时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简单复习了百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后,笔者对学生说:“你们能不能利用之前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想办法发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呢?千位上的数相同,又该怎么比呢?你能和同桌说一说吗?如果让你任选两种商品比一比价格,你还会比吗?赶快试一试吧。”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笔者会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调整自己的认知;当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时,笔者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学生能系统地概括归纳出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再如,在教学《认识方向》时,因为情境图中的方向和现实生活里的方向不一致,同一个方向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不相同,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理清并掌握非常困难。笔者借助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东和西相反,南和北相反,东南西北顺时针。”在具体情境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来理解题意,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启发他们思考“根据哪个已知条件很容易确定出哪个方向”,并记在简单的方位图中,以此作为突破口展开学习;接着顺势引导“知道了这个方向,再想想和它相反的方向能不能确定了?”“这两个方向都确定了,怎么确定另外两个方向呢?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像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断层,而是一步一步延伸下去,逐步掌握核心知识体系,从而建立起数学核心素养。笔者相信,在“等待”和“鼓励”中,学生会有智慧的生长,有思维的提升,有能力的飞跃。有时候,慢也是一种艺术,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在“慢”的过程中“不见其长,而日所增”,在逐步累积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引发深度的“思考力”,为学习促生“智慧花”

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其本质,那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该创设一些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的课堂教学过于肤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肤浅,以至于学生在做较复杂的习题时经不起考验。有这样一道习题:把22朵花平均装在4个瓶子里,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选项①:装5瓶余2朵,选项②:每瓶装5朵余2朵。不少学生选择“选项①”,这是由于学生对“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这个基本数量关系模型理解得不够深入,未曾在头脑中建立起数量关系和具体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分一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22表示总数,4个瓶子表示份数是4,而每瓶装5朵表示每份数是5”,建立起这样的“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理解才算建构起来了,以后也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再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设置了两个游戏环节。第一个游戏是先看游戏道具:有两只袋子,每袋中都含0~9的数字卡片,两张数位顺序表。同桌二人比赛,每人抽4次,第一次抽到的数两人都分别放到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分别放到十位上。依次类推,每抽一次不妨比较一下这两个数的大小,但以最终结果为准,数大的人胜出。第一轮游戏玩下来,赢的人趾高气扬,输的人垂头丧气。笔者随机采访了其中一个输了的学生,他说:“第四次抽到了1那么小,我还要放到千位上,怎么能不输呢?”笔者追问他:“怎么样才能赢?”他说:“比较小的数要放在较低的数位上,比较大的数要放在较高的数位上,这样赢的概率大一些。”笔者说:“看来我们的游戏规则要改变了,第二个游戏这样改:每人抽4次,每一次抽到的数字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放到某一个数位上,最终数大的人胜出。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缜密的思考,战胜对手呢?”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劲头更足了,他们细致缜密地和对手较量着,有的学生输了不甘心,还要再来两局才罢休。笔者知道,此时输赢已经不重要,对于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他们不仅掌握了,还能创造性地运用了。作为师者,看到这样的场面,岂能不开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因为对知识表面的学习是不牢固的,我们要究其本质,深入其核心,建立知识的体系,抓住重点,这样在千变万化的题目类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设计合理的“练习串”,为学习收获“知识果”

数学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精心设计练习,有利于學生掌握本课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把课后练习做了调整,以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学了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一定要有一定量的练习,笔者安排了8道比较两数大小的习题,涉及各种类型,让学生熟练巩固比较方法。之后笔者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8960、8950、986、8690,这道题的思维含量肯定比前面的习题高,而且一道题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比较,学生的收获自然很大。在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算法之后,笔者又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同样是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从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展开。有时,笔者还将练习进行了一定的改编,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和突破学习障碍。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收获数学王国里的累累硕果。

总之,教学生学数学,绝不是对学生一味地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主动去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而应该教他们如何去思维,如何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规律,在数学王国里尽情遨游。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情境思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思维总动员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深度思考让问题解决就在眼前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