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
【摘 要】一所学校的改革创优离不开内驱力,更离不开扎扎实实贴地而行的实践。思与行恰到好处地配合,才能为学校发展生态赋能。
【关键词】鹰眼视角 长河思维 大树模式
一、学校基本情况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位于武进高新北区贺北社区,始建于1930年,原来是隶属于马杭中心小学管理的一所村级小学,2014年7月独立建制,2017年7月再次加入马小集团。在进行第五轮学校三年主动规划时,我们发现、梳理、聚焦了三大板块问题:
1.学生素养参差不齐
学校吸纳的生源基本为积分入学的外来流动人口,生源家庭综合素养评分是所有中心城区学校中最差的。
2.师资建设任务繁重
学校位置偏、规模小,发展平台对骨干教师群体吸引力不足,队伍不稳定,缺少领军人物。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学校场地受限,部分设施、设备比较老旧。
二、学校发展策略
从问题入手,学校以文化建设为魂,打造共同愿景与专注脚踏实地双管齐下。近几年,我们在区人民政府的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在区素质教育综合考评中分获二、三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以发展规划为行动纲要,为实践引航,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因地制宜,走出了属于城东人的发展道路:2018年,我校“构建诚晓课程,建设绿色课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秀项目评比中获二等奖;2019年,“伴读着,点亮心灯”获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二等奖,“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研究”被评为区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20年,“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获评区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鹰眼视角”“长河思维”“大树模式”,是城小发展打开心胸、贴地而行的个性表达。
1.“鹰眼视角”:关注宏大全局与生动细节之间的平衡
学生、家长、教师、办学条件,这一切的提升都指向于“人”。在“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我们在办学日常中赋予“生命”以温度,在细微处、在无声处有无数生动的故事;处事有章法,育人无痕迹,在立德树人宏大格局下留下精致追求的脚印。
“家长护学岗”“最美家长评选”“开放日活动”“校长谈心”“家长课堂”拉近的不仅是心理距离,归属感、融入感带动着家长们与孩子、与学校共成长,家长们逐渐成为学校发展休戚与共的盟友。
学校以“诚晓”为校训,对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精细管理,用环境、用学生亲自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传统节日长廊、漂流书吧、快乐驿站,处处育人;地学科普馆在常州首屈一指,吸引各校学子前来参观,小小解说员们感到无比自豪;诚园、晓园绿荫满园,花开四季,学生亲手制作的花草树木“身份证”,景景生辉;种植园里,蔬菜瓜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自由自在吐蕊的花、爬架的藤,映着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生命在这里惬意绽放!
开源节流,将每笔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城东人有妙招。由于地面沉降,学校西围墙出现了较大的裂缝,翻新后的围墙不但成为学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更成为一堵文化墙。墙面上、走道里,溢满精气神的壁画、文化气息浓重的墨宝是教师们、学生们的才艺展示。巧妙嫁接组合,一室多用,用得妥帖、用出实效。如美术室与“堆花糕团”非遗传承基地的巧妙融合,学生们灵巧的双手吸引了多少炽热的目光!
办法总比困难多,已经成为城东人的共识!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2.“长河思维”:在“慢变量”中寻找主动发展小趋势
学校发展,教师第一;教师发展,学生第一。在发展进程中,我们矢志不渝地秉承这一理念。学生、教师们起点不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发展是漫长的进程,起点不能决定终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主动发展”的惯性思维下完成“慢变量”的累积,就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小趋势,无数的“小”汇聚在一起,必能成为一股推动发展的巨大力量。
聚焦课堂,常规要求细化落实,反复锤炼夯实基础,将家长从“无力辅导”的文化劣势中解放出来,以省级研究课题“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为抓手,将文化的因子用最朴素、最简单、最恒久的方式,注入童年的记忆,填补知识的空缺、素养的空白;以市级课题“自然成长取向的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为载体,引领教师精心耕种“一亩三分地”,讲求方法遵循发展规律,研究学生选择最佳路径,争先做“明师”,潜心研究,厚积薄发,久久为功,把握机遇,提升实力。
近几年,青蓝工程、课堂效益月、“言值汇”项目循环往复,我校教师拔节生长: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2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教学课堂评比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新增市、区五级梯队成员3人。校长杨筱艳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副校长谢雯燕获评常州市武进区教育系统“双十佳三好教师”;张林亚老师获评武进区教育系统2019年“双十佳三好教师提名奖”“武进区中小学2019年名班主任”,其带领的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2020年6月,我校贺珊珊老师同时参加“区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小学美术基本功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在一次次成功中,城东人更加清晰:只要追梦的脚步坚定,小舞台也是大平台,全体城东人能拧成一股绳,梦若在心就在,付出越多越精彩!
3.“大树模式”:贴着地面构建“小而美”的社群环境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的培养教育需要“群”模式,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与外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而学校就是一棵大树,师生们就是一枝一叶,装点着大树,也汲取着主干输送的营养,这营养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叫作信任与期待。
我校拥有国家级地学科普基地,科普教育工作历来被重视,是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基于本校基岩标科普特色的探索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综合化、特色化的课程。教师因地制宜依托基岩标、科普馆,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我爱地球”的基础上,持续开发“基岩探秘”“石头探究”“植物王国”“绿水考查”等基于基岩标少年科学院的特色校本课程—“探索者”课程。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教师和课时得到落实,实施载体形式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充分整合这类资源,注重拓展领域,科普教育实行课程化,开发了6门校本课程,并确立了6个科普课题,其中有3个为国家级课题。科技特色正成为我校最美的一张名片。
与此同时,学校整体构建了“诚晓”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着力培养“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诚晓少年,不断促进学校品质提升,其中社团形态的课程红红火火。学校有37个社团,坚持以陶冶学生兴趣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鼓号、足球、田径、堆花糕团、常州方言……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近几年,学生在各级鼓号、足球、门球、跆拳道、跳绳、踢毽等比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尤其是学校的鼓号队,已成为武进区一流的少先队鼓号队标杆。这些课程的开设,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舞台,不同层面的学生均获得了差异化的成长。
相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执行能力,期待每一个生命在我校被看见、能发光,让课程、让活动接上地气,为了发展、成就发展,劣势往往能逆转成发展的优势。
学校小,机会多;教师少,人心齐;生源起点不高,发展潜力巨大……在积极的人生态度里,在乐观向上的城东人眼里:城东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慢慢来,名师在踏踏实实成长,城东学子已然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一切美好终将与我们扑个满怀!期待下一个三年,相信时间,相信坚持的力量!
注:此文系“自然成长取向的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CJK-L20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