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梦珠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苏州)
肺部感染患者往往伴有咳嗽、咳痰,大量痰液聚集在肺内,无法排除体外,最终导致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严重者还会刺激呼吸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导致患者发生阻碍呼吸等情况[1-2]。常规治疗肺部感染患者及痰液较多的患者,一般需要切开患者的气管,同时及时的对患者气管内的痰液进行排出,避免造成患者的呼吸堵塞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发生加重肺部感染[3]。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吸痰是利用负压的原理,经过口腔、鼻腔、呼吸道等器官通过吸管将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吸出,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预防患者呼吸道堵塞造成的呼吸困难或者窒息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维持病人的通气功能。本次研究中针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个性化估计干预,目的是为了分析出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治疗效果,康复过程的影响。现将详细的内容整理如下。
选择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其中包含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1.82±9.32)岁。对照组患者10例,其中包含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9.47±9.3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意识状态等常规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别(P>0.05),存在临床对比意义,本次探讨中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患者知情并签订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确诊为肺部感染;(2)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3)临床治疗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入院前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2)全部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探讨均知情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3)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开始发生不平稳的情况。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1.2.2 观察组
应用个体化吸痰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灵活护理内容,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跟患者的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其病情等。
(1)吸痰的护理:观察患者意识,呼吸,生命体征,呼吸道痰液粘稠度等情况,同时结合患者个体的不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体位、深度、时机、吸痰负压等同时在进行吸痰护理[4]。如果患者的痰液重度黏稠,外观明显黄色并且有粘痰的情况或者有血痂,吸痰管可能会由于压过大导致塌陷,玻璃接头内壁常滞留大量痰液难以被水冲洗,需要选择33.0 kpa[5]。
(2)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老年肺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自主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弱,其口腔及呼吸道系统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或吞咽是引起呼吸道阻塞的根本原因,所以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有效的排痰,如每2 h翻身拍背一次,并且翻身前后给予吸痰。先吸口腔分泌物再吸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口腔内分泌物坠落到气道内。气切插管尽量选用带有囊上吸引的插管,以便吸出囊上潴留物,此方法预防肺不张及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口腔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尤为重要,保持口腔和鼻腔粘膜的湿润,降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士应先将气囊封闭以防清洗液进入气管。然后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pH值中性时用l%~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pH值>7.45选用2%~3%硼酸渡撩洗;pH值<7.35采用2%碳酸氢钠擦洗。不能合作的患者要小心地进行口腔护理,同时注意口腔有无霉菌感染。
(4)气管切口处和套管的护理:为防止切口处感染,应及时清除切口周围分泌物,定期更换纱布,2次/d用0.5%碘伏棉球清洁切口,保持切口局部清洁。做好套管的管理与护理,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在套管口上,防止灰尘和细菌入侵,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套管口周围,内套管要做好消毒工作,套管系带松紧要适宜,为了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人气道,气囊应充气,充气压力要适度。
(5)体位的护理:患者保持床头抬高20°~35°,以减少术区出血,还有利于颈部引流、咳嗽和排痰,使得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及时排出。改善通气情况,提升组织内供氧。
两组患者护理后分别针对PaO2、PaCO2、并发症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是采用科室自订满意度调查表,共100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PaO2、PaCO2、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s, n(%)]
肺部感染患者往往伴有咳嗽、肺不张、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现象。严重者还会刺激呼吸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阻碍呼吸等情况。肺部感染病情急重,病势变化迅速,为避免患者窒息,气管切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而气管切开后的吸痰护理也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个体化吸痰护理方式,明显减少了吸痰次数,且患者每日排痰量增加(P<0.05),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和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血气分析指标也得到更佳的改善效果,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都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化吸痰方式能够更快速有效地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泡的扩张,改善肺泡的摄氧能力,增加了血氧饱和度,而常规吸痰可能难以进入到肺段及以下的支气管,仅达到两肺痰液“减少”与气管“干净了”的假象,未彻底解除气道阻塞。
综上所述,针对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个性化吸痰护理,能够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