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宾阳县古辣镇蔡村,旧属广西永淳县,至今仍保留着旧永淳的年俗。过年家家户户做芝麻饼,便是典型的例子。这种饼,在洁白的饼皮上撒上黑黑的芝麻,包着红糖拌米粉的内馅,香甜酥脆,能吃出浓浓的年味来。近年,同属旧永淳的横县人,把这种土饼作了改良,压成了薄餅,更香脆可口,做成了大工厂制造的品牌。
腊月十五左右,我的家乡便响起了“扑扑扑”的打饼声。
这种饼是纯手工制作,需要多人合作。每到年关,村里的女人们便集中到族堂里忙开了。大家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一边做饼,一边谈天说地,小孩们则在一边玩耍,不时地讨取一个香饼来吃。在“扑扑扑”的打饼声里,在家长里短的絮絮叨叨中,在小孩子的嘻嘻哈哈中,亲情随着饼香弥漫在整个村庄。
“扑扑扑”,村庄的打饼声一旦响起,便此起彼伏,从早上一直响到深夜。年,就这样越敲越近了。
手工制作芝麻饼工序相当复杂。首先是做饼馅。饼馅的原料是米粉加红糖。米是我们自家农田里出产的古辣香米,用粉碎机将香米打成粉末,在大锅里翻炒,将米粉炒熟炒香为止。然后将方砖状的红糖放进大锅头里熬煮,炼成糖油,再将炒香的米粉倒进糖油里搅拌,搅拌均匀后就可以放进一个大钵里备用。饼皮是用糯米做的,先将糯米粉碎,再将糯米粉倒进大铁锅里加水煮成糊状,煮熟后的糊糊宾阳话叫“涂”。煮好的“涂”还要倒进桶或盆里用木棍搅拌,要搅足够的时间,搅成十分黏稠的糊糊,然后掺进生米粉,用手工反复地揉,反复地搓,直至揉搓成黏度合适的米团。饼馅和饼皮原料制作完成后,就可以打饼了。打饼的时候,实行流水作业,搓饼馅的人撮取钵里的原料,搓成鸡蛋大小的丸子,所以村里人将搓饼馅戏称为“屙蛋”。包饼皮的人将屙出的“蛋”包进饼皮里,做成白皮的大“蛋蛋”。打饼的人手持打饼棒(形似擀面杖),将这个大蛋蛋边敲打边转动,打成一个圆形的饼胚之后,用饼棒擀平,在饼胚的上下两面撒上黑芝麻,再用饼棒将芝麻擀进饼皮里,将饼皮擀到最薄的程度,饼胚就算制作完成了。最后的工序是将饼胚放进一个大平底铁锅烘煎,煎到白里泛黄,芝麻饼就香甜酥脆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困难时期,过年时节,有一个芝麻饼啃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孩子多的家庭,做好的芝麻饼一般会分到个人,每人一百来个,自己保管自己的,想吃就吃自己的那一份。每家每户的芝麻饼往往能吃到正月底或二月初。
过年除了打饼,家家户户还做沙糕和米花糖。冬天天气寒冷,又是农闲时节,村民们往往早上起得迟,一般是用开水冲一碗米花糖,就着一个芝麻饼、一块沙糕,再加上一个红薯,便是一顿早餐了。冬天留久了的红薯糖分很高,煮熟后流出的糖油黏糊糊的。年关时节,芝麻饼伴着热乎乎的红薯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打了芝麻饼,晒了米花,做了沙糕,还要做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那就是包年粽。在家乡,大家都喜欢包足够一家人吃的那种特大的粽子。一般是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包。年前提前准备好糯米、绿豆,绿豆磨去皮壳,大年三十浸泡糯米和磨好的绿豆,腌好五花肉和猪脚。我们家喜欢用一条肥大的猪脚做馅,做那种特大的猪脚粽子。中午包好粽子,便放进大铁锅,架柴火慢慢地熬。猪脚粽很耐煮,要从中午熬到深夜。以前没有钟表计时,我母亲熬粽子的时候,就燃香计时,她知道需要烧完多少根香才能停火。那时候,大年初一的夜晚,我总喜欢陪着父母熬粽子,不为别的,就为等着尝粽。小个的“手粽”熬的时间较短,大概晚上七八点钟即可。这个时候,父亲就会说,拿一个来尝尝看熟了没有。其实,母亲用香火计时,到了时辰,便可确定粽子熟了。父亲说尝尝看,其实也是想尝尝鲜。而我早就等着父亲的这句话。新鲜的粽子,拿出锅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剥开热腾腾的粽叶,粽香伴着热气扑面而来,我们大快朵颐。我尝完了鲜粽,便泡脚睡大觉去,而父亲还在继续熬那些猪脚粽……初二一大早,那些熬熟的粽子,因为灶里还有余热,还是热腾腾的。因此,整个村庄,初二的早餐铁定是吃粽子。吃粽子往往要炒一盘刨成丝状的粉利,一盘豌豆或酸菜,这样吃粽子不会腻。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各色糖果堆满了农家的茶几。人们觉得芝麻饼这种东西土得掉渣,做起来又麻烦,于是,芝麻饼渐渐被冷落,村庄里很少听到“扑扑扑”的饼棒声了。
这些年,人们又开始怀念起“土货”来了。乡村游成了时尚,乡村里养的土鸡、土鸭供不应求。我的村庄,不知是谁带的头,又有人开始做起了土芝麻饼。不承想让家乡的土味火了起来。现在,我的家乡成了“稻花香里”旅游景区,游客看到现做现卖的“土货”,自然都想尝尝鲜,村民们做的土芝麻饼供不应求。
年关将近,村庄里又响起了“扑扑扑”的饼棒声……
作者简介:蔡呈书,广西宾阳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理事,南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宾阳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全国各地数十家刊物,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学奖项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