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推动课堂前行

2021-06-07 15:56程国斌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学生

程国斌

摘 要 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被普遍重视,学生不仅是课堂的参与者,更应该是驱动者,是诸多学习活动的推动力量。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实践中如何得到充分体现,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老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情,适时适地适度地让学生真正迸发出驱动力,在对话中交流,在互动中生成。

关键词 学生;推动;生成;课堂

在2020年12月盐城市初中质量提升研讨活动中,观摩课《〈西游记〉人物篇》执教老师在导入课堂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然后开火车式的回答,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孙悟空。特级教师樊智涛老师进行了精准点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樊老师指出,这个环节要调整,如果提问唐僧师徒中你最喜欢谁,只要班级同学举手统计即可。让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一定要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原生态的感受。在课堂之初,老师通过学生分享了解阅读的情况,对课堂的学习目标作修正,使得课堂更有效。

一、重视学生原初感受

学生驱动课堂,推动课堂前行,必须要重视阅读的原初感受。人们阅读的原初感受,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和各自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社会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红楼梦》内容包罗万象,被称为“百科全书”,因为阅读的切入点不同,在众多的读者眼中产生了“一千个《红楼梦》”。显而易见,鲜明个人倾向的原初感受为文本多维解读提供了可能。

仔细研读经典的课堂实录,就不难发现,钱梦龙先生、黄厚江老师、李仁甫老师等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十分重视学生的原初感受。归纳起来,也不神秘,主要是两个方面,用两个符号表示就是“?”和“!”。

梳理学生的原初感受,肤浅和深刻、正确和错误、感性和理性共存。学生在预学的环节中,对文本就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这种感受是基于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必然会产生疑问和质疑,感叹和欣赏。这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教者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挖掘预学资源,用好预学资源。将教学引擎交给学生,课堂就会变成学堂,让给学生物理上的空间和心理上的空间,顺势而教,激发出不可预约的敏感与顿悟。

二、激发驱动力的条件

学生能不能驱动课堂?很多老师有著这样的疑问,学生驱动课堂假如造成课堂涣散怎么办,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等等。其实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如果真实地让学生推动课堂向纵深发展,老师把控全局,一切担心就显得多余了。那么,学生驱动力的产生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呢?

首先是学生有内在的动力,有着主观积极的追求,倘若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真是挺令人揪心的事情。《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学习与动机是不可分割的,动机提供目标和方向,无目的的学习常常是无益的。”学生学习动力是否强烈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动机是否明确。学习动机是产生学习愿望的一种内部动力。产生了学习的动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产生学习动力。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出于自尊的需要,一个人在一个集体要有一定的地位,有适当的位置,有存在感,被大多数周围的人,包括同学、老师、朋友的认同和接受。同时,学生的内在力量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学生可能体育方面有天赋,他就特别喜欢运动,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的价值,这是在教育实践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同样的现象,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可能去做一份好看的手抄报。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做一份小小手抄报,自己命名一个富有诗意的报刊名字,分好栏目,取像样的栏目名。学生通过周末回家在网上搜集资料,做好版图设计,选用花纹特别用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甚至请父母帮忙参谋。周一的时候,我收上来的手抄报绝大多数符合要求,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很多。学生的自尊和价值得到了实现,内部驱动力就不再令人忧愁了,也不再是问题了。

其次是外部力量的激发。外部力量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离不开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创新思维发展。另外,适当的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不时地鼓励,增强正面的刺激作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功,由微不足道的收获感积累起大的成就感,老师和学生都实实在在地获得幸福感。我校为学生人手征订了一份《关心下一代周报》,按时发到学生手中,每周一份。以前都是扔在办公室的角落里,想起来了,一下子发好多份,一股脑儿塞给学生。有的学生偶尔看看消消遣,有的学生折叠起来放到了桌肚里“睡大觉”,有的学生随手乱丢不当一回事。我仔细研究了《关心下一代周报》,其实内容很是丰富,不但有热点时事介绍,还有一个专门展示学生作文的习作版。我把每次的习作版做成课件,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展示,鼓励学生写作文点评。我自己当场写作文评语作为示范,教会学生怎样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评价别人的作文,找好小的切入口,结合作文中的语句进行评价。并且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点评投稿,当年就发表了四篇作文、三篇作文点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看报和写作点评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三、学生驱动课堂的方式

传统的课堂启动模式一般是由教师把握,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教师的手中。有的是开门见山直达主题,教师直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的是温故知新,通过复习提问已学习的知识,在旧知和新知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文。有的是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创造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课。我们不排斥这样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但是学生只是作为简单的接受者,思维被牵着鼻子走,主动性没有得到尽情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思维的深层次挖掘不到位。其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提问、探究、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不二法门,才是真正落实学生启动和驱动课堂的本义。具体在课堂观察和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以下驱动课堂的方式。

1.分享与交流

分享与交流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解决问题、梳理脉络,而且对于深入文本体验至关重要。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我读了这篇课文印象最深的地方是……,理由是……”,或者是“我认为文中……地方写得特别好,原因是……”,有疑问时,可以这样表达,“我对文中的那一句话有疑问”“我觉得文中的景物描写多余”等等。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在课前就让同学分享阅读感受,有同学提到,济南冬天的特点是响晴,或者是宝地。直接提出了疑惑,老师不着急回答,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究竟是什么,一定要在课文中找根据。不难看出,课文开头运用对比,很自然地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而且从课文的整体把握上来讲,紧紧扣住了济南的山和水,表现了温晴的特点。有同学分享了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地方,比如说,阳光朗照下的山,有同学分析道,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老师可以趁机让同学找出,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并作赏析。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在不断地推动课堂向前发展,学生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老师抓住时机,借助于生生互动巧妙地引导、点拨,课堂的效率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2.提问与讨论

这儿的提问和讨论,都是在老师的组织下有意识的有效活动。不是老师事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来自于学习中的疑惑,来自于学习中的错误,来自于学习中的心得……

提问的问题有两种,一是封闭的问题,二是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汇聚成问题群,提炼出有质量的主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要深入挖掘,使教学新鲜而有趣,充满吸引力。引导学生提出理解型问题,对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和加工,上升到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的解释概括、归纳说明能力。教师善于因势组织,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回答和提问,要提高参与率,可以是师生一对一对话讨论,也可是集体讨论,同伴讨论。

在学习写景散文《春》时,有同学在整体通读课文后,在分析“春草圖”“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时发现了端倪,在“春花图”中没有人物的活动,其他的几幅图画中都有人物活动的描写,是不是作者忽略了,还是有意不写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备课也不会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钻牛角尖,确实是没有具体写到人物的活动。春天的景色是美不胜收的,但是离不开人物的活动,人才是春天真正的主人,才是最美的风景线。这一段落运用了高低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等方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争春的景象,特别着力于色彩与香味的描绘,又通过具体的三种花与无名的各种野花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暗含了人物的感受。老师也可以相机让学生为作者补充人物活动,可以模仿“春花图”,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的角度写景,也可以模仿“春雨图”写人物的具体表现。讨论充分,绝不走形式主义,不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问题产生于学习实践,并且在讨论和探究中得到有效解决。

3.表态与辩论

由学生启动课堂,表态主要表现为“汇学”,学生汇报预习中的困惑和欣赏部分,汇聚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错误,甚至汇总学生学习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逐个交流、探讨、辩论,彰显“生本”课堂的优势和特色。当学生思维被打开、被激活,当各种“意外”“陌生”的东西如涌泉一般出现,使课堂异常活跃。请看特级教师李仁甫老师的课例《金岳霖先生》:

师:下面我们继续交流。你的问号是什么?你的惊叹号是什么?

生1:我觉得,这篇散文有几个地方读起来显得多余。

师:哪些地方?

生2:比如第二段写金岳霖先生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为什么特地多花费六行写闻一多先生曾穿过旧夹袍,有必要从皮夹克说开去吗?再比如,第八段写王浩的爱好、相貌和得到赠画,文字多达300字,这不是显得喧宾夺主吗?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文字究竟多余不多余。

……

师:确实有道理。这是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研究的,很好。还有其他理由吗?

生3:补充其他教授穿服装,是为了说明当时西南联大教授们往往特立独行,这样就揭示出金岳霖先生穿皮夹克的意味,从而让我们理解金岳霖先生特立独行的个性。

师:你说的这个理由,老师也没有想到。大家看看他的理解符合语境吗?

李老师顺承学生生成的问题,引出几个问号,看似漫不经心,但实则成竹在胸,将学生的思考带向深入,更激发出学生课堂思考的热情。学生依据文本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李老师保护了学生创造性的合理回答,像一个太极高手,牵引学生表态、争辩,启迪学生的智慧,来一场头脑风暴。

4.朗读与议论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朗读诗歌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流露。设计多重朗读环节,可以从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开始,让学生在多层次的朗读中,品味关键词,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朗读训练,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对作者、作品的情感态度的深度理解。

最近听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是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整堂课只有在一开始请学生读了一遍。其余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分析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要知道,朗读和意象、情感并不冲突;在朗读中反而能够生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在朗读中,更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在读中展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更好地体悟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议论分为师生共同评价、生生同伴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当同学回答后,老师不急于点评,而是请同学谈看法,提出觉得准确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且阐明理由。“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诵读中展现旭日东升之景,在议论中层层辨析和领悟时序交替、新陈代谢的哲思。

5.讲课与讨论

传统的课堂是老师的讲堂,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积极应对回答问题。不排斥这种古已有之的课堂模式,因为优秀负责的老师精心备课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课堂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可以灵活机动地改变课堂的模式,基于学生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让学生在某一个环节走上讲台讲解和互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能讲好,学生会充分准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搜集资料,便于多向交流。会做的不一定会讲,能够讲清楚的,一定可以理解透彻。

学生讲课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准备整节课,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上课的重点和流程先在老师这儿过个关。也可以让学生讲解课堂中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比如讲解高尔基的《我的外祖母》,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的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可以让学生授课,外貌和动作描写的内容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内容详细分析,从课文中找依据,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在学习《蓝蓝的威尼斯》时,学生讲解“水城威尼斯到底独特在何处?瑰丽在何处?”,让学生组织教学,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独特在它的交通工具,瑰丽在古典建筑艺术和两岸风光,表现了水都之美。学生的讲,离不开老师的调控和指导,不时漫无目的地乱讲一通,老师及时点评、纠正,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落地生根。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的教學现场。学生能够驱动课堂,从课堂的导入,到过程的有序推进,再到课堂总结,学生的身影不时出现,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最起码有三十分钟是学生的活动。老师退到后幕,不是隐形人,是导演,是组织者和调控者,让师生的双主体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官有了直接的体验,情感有了多边的交流,思维有了多维的碰撞,知识有了渐进的内化。这样的“生本”课堂,是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真正实现了由学生推动课堂前行,真正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