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婧 徐晨来
“互联网+”教育特指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强调的是虚拟空间的教育方式,冲破现实空间的束缚,利用各项信息技术手段在线上进行教与学的互动。
而“研学”实践模式强调的是学生进入不同的场馆或户外亲身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参观、游戏、探究,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两种教育模式,在以往的教学融合中鲜有交集。笔者尝试运用互联网上场馆资源,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教育模式相融合,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一、研学融合“互联网+”的可行性
(一)线上场景提供研学内容
研学实践模式和“互联网+”教育都是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在不同空间下获取新知的学习方式。研学实践模式倡导亲身体验,“互联網+”提出以大数据为基础在虚拟空间中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理念上具有冲突性。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大场馆相继在网络上推出了自己的线上场馆,运用VR、AR技术,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将真实场景投射其中,让学生运用移动设备也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探究。
(二)专业素材提升研学品质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学生能感知的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方面的内容,涉及维度宽泛。除了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课外自主探究获得。运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资源,能获得比课本上、教材上更丰富更有趣的素材。
各大场馆的线上资源是由相关领域专业的场馆研究员收集、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前沿性、权威性。以研学实践模式为学习支架,运用线上场馆资源提供的学习素材,结合科学课程目标设计学科课程,能让学生体验一场具有趣味性、学术性的“云研学”课程。
(三)特殊时期激发研学特性
疫情时期,线上教学成了常见的教学方式。而开发设计“互联网+”的研学实践课程,给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一线教师结合学情、教材对场馆资源进行整合设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开发线上研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在线上“云逛馆”中逛有所得。
二、线上研学实践策略
本文选取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作为线上研学场景,以《宅家“云游记”》课程为例,浅析如何借助线上场馆资源,设计与开展小学科学“云研学”课程。
(一)基于课程标准,丰富课程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性课程,涵盖的科学知识范围广,分类多。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可以寻找场馆资源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共通性进行课程设计。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针对公众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生物”“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两大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借助线上场馆中对病毒和人体的介绍,设计相关课程,开发研学案例。
(二)融合多种教学,上课模式多样化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上课模式多样化,还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在以研学为主题的科学课程中,可利用场景模式、活动闯关、思维导图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宅家“云游记”》的教学中,可针对中低年级设计“场馆搜搜搜”“VR求知馆”“玩中长知识”等闯关活动。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法,激发低段学生玩乐的兴趣点,在游戏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在设计中要注意层次的推进,由浅入深。
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可设计“免疫知识研学挑战”,结合实验探究法,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场馆浏览中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寻找答案,结合收获设计制作自己的“科学脑图”。
(三)借助研学清单,保障学习有效性
研学清单作为研学实践活动的辅助工具,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小助手。因此,在课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研学清单,让学生根据清单要求去探索未知,获取知识非常必要。在学生通过场馆中的VR视频独立学习相关的知识重点后,为了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可根据课程设计制订相关的研学小问答,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四)运用线上问卷系统,完善评价方式
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是课程设计中不可以忽视的一部分,高效优质的评价能够提升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效能感。而在研学设计中,评价更能让学生检验独立学习效果,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从而获得经验,为下次学习奠定基础。
研学实践课程后,可结合“腾讯问卷”或“问卷星”线上问卷系统等,让学生对本次课程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运用后台操作及时得到反馈,并根据问卷情况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对本次的研学实践课程设计进行反思,为下次的改进提供基础。
三、线上研学的机遇与挑战
运用有效策略设计开展多样的线上场馆研学课程,能使教育内容更贴合时代的更迭,教育方式更趋多样化,教育主体更趋专业化。
(一)线上研学实践课程的机遇
线上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贴合了国家教育战略的发展,打破地域界限,让学生在家、在学校就可进行研学实践,特别对偏远地区教育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座基站,一个移动设备,就能让深山里、广袤草原上的孩子走进千里之外的博物馆,打开眼界,了解教材之外的新知识,体验场馆研学的乐趣。
(二)线上研学实践课程的挑战
“互联网+”的线上教育需借助移动设备,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网络上的无限诱惑,长时间地面对各种屏幕也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极大的考验;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与场馆管理者也有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掌握更深更广的眼界,敏锐把握教育热点,将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场馆,管理者可以开发更丰富具体的虚拟场馆,利用“互联网+”的“云逛馆”提升自身品牌效应,打破空间、时间的壁垒。场馆管理者与教师应共同努力,创设更多优质课程,逐渐形成研学课程体系,让研学课程走近更多的学生,进一步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落实。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