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统编教材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

2021-06-06 06:29杨琳静
新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西湖文本教材

杨琳静

读写结合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有效落实统编教材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挖掘文本价值,抓准读写结合点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挖掘文本价值,寻找读写结合点。

例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与风俗,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感受节日习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从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对祖国文化习俗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如可进行练笔——《家乡的拗九节》《不一样的七夕》等。学生在习作之前,可以向家人、长辈了解许多自己并不熟知、不留意的节日习俗。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拉近了学生习作与生活的距离,更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对家乡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二、整合课程资源,拓宽读写结合面

语文学习有广阔的实践空间,教材文本是一个个阅读范例,怎样在课本学习之外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呢?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拓展学生讀写训练的实践领域。

笔者的学校毗邻福州西湖公园,福州西湖公园历史悠久,风景宜人,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以自身独特的地域优势,蕴藏着浓厚的人文价值。这些都是读写训练很好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写作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向写作迁移,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课外读写训练。例如,《颐和园》这一课全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游西湖梦山园》,引导学生学习《颐和园》一课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穿梭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对梦山园十分熟悉,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生发了好奇探究之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形式各样的写作活动。中低年级可以传唱西湖童谣,写一写西湖奇石、西湖建筑。高年级可以进行西湖环境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开展“忆古思今吟西湖”诗歌创作活动;可以挖掘西湖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由此展开联想、想象,写一写“故事里的西湖”。

三、深入感悟文本,培养读写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浸润式阅读,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围绕舐犊之情的人文主题,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文中几个场景的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文,通过品读文章细节,如“熬夜摇橹”“缝补棉被”“逛庙会吃豆花”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思考:“我”会说些什么?父亲会怎么说,怎么做?体会几个场景中蕴含的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教师还可以再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与父亲有过哪次印象深刻的交流场景。让学生明白,在阅读时将感情融入描写的场景中,潜心品味场景和细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场景描写小练笔,让学生将心中所想,诉诸文字。

四、延伸读写视角,激发读写热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体验便是他们可诉诸笔端的活水源头。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应启发学生唤醒生活中的点滴回忆、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

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笔者有意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信任的关系。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写作。有学生写自己养鹦鹉的经历,从笼中飞出的鹦鹉留恋小主人的关心呵护,去而复回;有学生写家里的观赏鱼能随着主人的身影游弋讨要食物……课文中珍珠鸟与主人亲密无间、和谐信任的情境渲染,激发着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就扎实高效了。

五、丰富读写形式,提升读写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读写结合点后,可进行形式多样的读写训练,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1. 写读后感。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阅读了多少,更要关注学生阅读之后的感受和思考。写读后感,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感而发,倾注笔端。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震撼人心,但也转瞬即逝,学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写一写读后感,这样学生就必须披文入境地深入阅读文章,从字里行间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阔,从而对祖国壮美的江河发出由衷的赞叹。

2. 补写。教材中的一些文章采用了“留白”的写作方法,这给学生在阅读中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抓住这种教学时机,创设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续写等练笔。例如,《唯一的听众》一课,多次写到“她平静地望着我”,这平静眼神的背后,老妇人在想些什么呢?一次次平静的眼神,有什么变化吗?此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发挥想象,写一写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当“我”知道她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文章以省略号的形式对“我”的震撼之情做了留白。此时,教师也应抓住这一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补写“我”当时的内心感受。

3. 仿创结合。模仿是创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契机,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优美句段进行仿写,这在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教学《山雨》一课后,笔者让学生模仿文中雨前、雨中、雨后的描写顺序进行小练笔。学生从课文的写作特点中得到启发,捕捉生活中的万千气象,写日出日落、潮起潮落等景象,并仿照课文,用上拟人、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并加上自己的情感和想象,用相仿的描写顺序写出了美妙的自然景观。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强调不要拘泥于原有的表达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个性化的表达。从仿到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实践证明,读写训练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线教师,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对读写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湖滨小学)

猜你喜欢
西湖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当西湖遇上雪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