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2021-06-06 08:47丁国美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声乐艺术基本特征

丁国美

摘要:中华民国时期是动荡不安的非常时期,也是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声乐艺术文化领域中“学堂乐歌”开始形成,“艺术歌曲”已经产生,商业性的歌舞音乐得以流行,传统音乐受到巨大冲击,学校音乐教育开始发展。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文化领域呈现百花齐放、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交融、传统民间音乐与流行歌舞的并行发展、专业音乐教育与大众音乐的并存发展等方面。本文从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我国声乐发展状况、审美观念等方面对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华民国  声乐艺术  审美观念  基本特征

进入20世纪,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剧烈变化,西方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发生改变,音乐审美观念逐步更新,我国声乐艺术进入新音乐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从声乐作品到声音技法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许多中国音乐家开始借鉴西方音乐的形式、体裁、思维和技法等创作中国声乐作品,其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不同阶段的精神生活、审美观念和情感需求。这些优秀的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又具有时代特色。经过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抗日歌咏运动和延安文艺整风运动等探索与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声乐艺术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华民国时期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

1911年的武昌起义,让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古老的封建帝制画上了句号。1912年,经过孙中山等人的共同努力,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政权,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权存在了37年,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的37年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期,是一段苦难的岁月,其间,经历了“封建复辟”“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乱使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中华民国的建立,表面上是国家体制的突变,实际上却是文化的嬗变过程,是中华文化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型,中国与西方异质文化大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将声乐文化作为独立的对象来审视的时候,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声乐文化正是在上述历史文化背景下衍生的。

二、中华民国时期声乐艺术发展状况

近现代的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表现为:雅乐衰亡,俗乐兴盛。在传统声乐艺术继续发展的同时,西方声乐文化传入中国,学校声乐教育、专业声乐教育发展起来。合唱声乐艺术、歌剧声乐艺术逐渐开始形成与发展。

(一)传统声乐文化进一步发展

1840年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此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我国近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戏曲艺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其中京剧仍然是影响最大的传统剧种之一。从辛亥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京剧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繁荣时代。北方产生了著名的“四大名旦”(即: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须生”(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南方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和以欧阳予倩为代表的“南通伶工学社”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受到当时西方话剧的影响,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文明戏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当中快速兴起。文明戏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当时所谓的“戏曲改良运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梅兰芳、欧阳予倩为代表的一批戏剧大师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说唱声乐艺术在这一时期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并产生了一些新的曲种。这一时期的曲艺音乐形式主要包括北方的鼓词和南方的弹词两大类,北方的鼓词又有山东大鼓和京韵大鼓等重要曲艺形式。山东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当中较早进入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代表人物有何老凤、王小玉等。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代表人物有刘宝全、白云鹏等。南方主要有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一带,有陈调、俞调、马调三大唱腔。近现代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反映了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声乐发展的新态势。其特点是由农村向城市发展,在内容上,以宣传爱国、民主、自由的思想为主要题材,形式上体现为唱腔的多样化、伴奏的专业化。

(二)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兴起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开设的歌唱艺术课程,包括学堂中所开设的“唱歌”“乐歌”课以及为学堂所编创的各种歌曲。学堂乐歌是在我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和形成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民国政府将学堂改为学校,1913年又将乐歌课程设置为中小学以及师范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道德”。以歌唱和讲授基本乐理为主要内容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体制逐渐得以发展。学堂乐歌的创编也达到了一个高潮,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直到1912年左右,刊载于各种报刊和歌唱教科书上的学堂乐歌,就多达1400余首。歌曲的曲调大部分都采用欧美和日本的一些通俗歌曲,还有一部分利用中国传统曲调填配新词而成。学堂乐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反映當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以及实现“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其代表作品包括《革命军》《勉学》《军歌》《大中华》《黄河》《中国男儿》《春游》等。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随着学堂乐歌的不断发展和兴起,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性以及审美风格。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兴起标志着我国声乐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标志着我国声乐教育开始由封建社会的“学艺”体系转向现代社会的“育人”体系。随着近现代学堂乐歌的兴起,我国的声乐艺术才真正得以普及,走向大众化,作为一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堂乐歌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的声乐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开端,对声乐艺术教育走向大众化,声乐艺术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功能的转变,声乐艺术走向专业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历史上学堂乐歌对于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抹灭的历史功绩和作用。

(三)城市民歌的新发展

近代中国的商业化、城市化给城市民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一些民间艺术也流入城市。这一时期的民歌艺术在城市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五四运动前后,在一些城市当中涌现出许多城市小调,这些小调主要以一些流行的时调小曲填词,表达现实生活情感的内容。这些歌曲既有产生于城市妓院、酒楼、茶坊等一些娱乐场的具有趣味低级、格调庸俗的歌曲;又有许多针砭时弊,痛斥北洋军阀镇压爱国民众、勾结帝国主义的爱国歌曲作品,同时产生了一批要求摆脱封建枷锁、揭露社会腐败、同情人民苦难的歌曲;还产生了不少根据民间歌曲改编的反映革命斗争的新民歌。这些新民歌当中有反对军阀政府的《坚持到底》《五更调》等;有反映爱国思想的《满江红》等;有反映人民悲惨生活的《孟姜女》《凤阳花鼓》等;还有反映解放前生活的《韭菜花开》等。这一时期城市民歌小调的流传与发展对我国这一时期的戏曲、说唱音乐、民族器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近现代我国专业声乐艺术创作,如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歌舞音乐、电影歌曲以及群众歌曲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四)专业声乐教育及歌曲创作

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兴起,使唱歌这种艺术形式走进了课堂,从此以后这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开始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中推广,对近现代专业声乐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专业声乐教育体制的建立源于蔡元培、肖友梅于1927年12月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并设立了声乐系,聘请许多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来学校进行声乐教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校。这一举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之后大批的专业音乐院校建立起来,如广州音乐院(1932)、青木关音乐专科学校(1938)、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福建音乐专科学校(1940)、西北音乐学院(1943)、东北鲁迅艺术学院(1945)、湖南音乐专科学校(1946)、中华音乐院(1946)等,还有全国多所综合院校也设立了专门的音乐科。这些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过正规训练的著名的声乐表演及教学人才,如黄友葵、周小燕、蔡绍序、沈湘、张权、喻宜萱、郎毓秀、高芝兰、林俊卿、黎信昌等。他们通过经常性的独唱音乐会和声乐教学活动,对这一时期我国声乐作品的传播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声乐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专业声乐作品,有独唱歌曲,如肖友梅的《问》《大江东去》;赵元任的《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她》《也是微云》;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风云儿女》《夜半歌声》;黄自的《玫瑰三愿》《花非花》;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这一时期的合唱歌曲有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清唱剧方面有黄自的《长恨歌》等;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歌剧《白毛女》,为我国歌剧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这些作品都代表了这一时期专业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中华民国时期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及其特征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于战争与动乱的年代,社会性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西方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产生改变、审美观念逐步更新,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聲乐艺术从声乐作品到声音技法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时期的声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特点。学堂乐歌的兴起促使声乐艺术真正走进大众化、平民化的时代。

(一)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的平民化、大众化特征

声乐艺术能够真正普及,走向大众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国民素质教育的手段,是随着我国近现代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兴起才开始的。学堂乐歌的兴起对于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声乐艺术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被极为少数的人拥有,而且娱乐功能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育人的工具和手段。那时候从事歌唱艺术的人只为极少数权贵服务,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然而20世纪20年代新式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兴起,打破了这些权贵的特权,国家开始将声乐艺术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此声乐艺术不再是少数权贵者的特权。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群众声乐文化得到繁荣发展,20世纪40年代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合唱声乐艺术、歌剧艺术、通俗声乐文化等形式也开始产生并繁荣发展。多种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声乐文化艺术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尤其是群众歌曲艺术这一体裁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创作的迅速发展,它是近现代新式乐歌中最受时代和大众欢迎的一类声乐艺术形式,它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音乐形式。

(二)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特征

进入20世纪,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急剧变化,西方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在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思潮背景之下,西方声乐文化通过外国传教士以及一大批海外留学生逐渐传入中国,这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与西方声乐文化的第一次碰撞。随着学堂乐歌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西方音乐逐渐传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将欧洲的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如:周淑安、应尚能、周小燕等老一辈音乐家,他们对西洋美声唱法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堂乐歌中的曲调大部分选用日本和欧美的通俗歌曲,如:《中国男儿》和《革命军》选自日本曲调;《春游》和《大中华》选自欧美曲调。这一时期的合唱声乐艺术、歌剧声乐艺术的产生与繁荣都是受到西方声乐文化的影响才形成的。因而,民国时期我国的声乐文化艺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对我国的声乐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的时代性特征

由于中华民国时期特殊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使爱国、抗日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声乐文化艺术在民国时期的市民文化生活中,孕育出关心时政、注重现实、参与社会活动的市民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抵制日货、抵制英货、抵制美货直至“九一八”抗战、“一二九”抗战等重大历史活动均在声乐艺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其对于社会潮流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所兴起的学堂乐歌有表现爱国内容的歌曲;有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歌曲;也有呼吁妇女解放、推崇男女平等的歌曲。20世纪20年代的群众歌曲以工农革命运动为主体,20世纪30年代的群众歌曲则以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由于这些时代特征造就了我国近代的群众歌曲艺术以爱国内容为主体,以汉语新诗作为歌词的主体,以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素材为主要的创作基础,这些歌曲激昂奋发、积极向上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特征。这一时期的合唱声乐艺术、歌剧艺术等声乐文化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四)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技法观念上的新特点

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之下,西方美声唱法及其理论体系、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对我国传统声乐技法观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民国时期,专业院校不断产生,促使我国声乐艺术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对于我国专业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及其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经过规范训练、具有良好音乐修养的声乐表演与教学人才,如:黄友葵、周小燕、蔡绍序、沈湘、张权、喻宜萱、郎毓秀、高芝兰、林俊卿、黎信昌等。他们对美声唱法的引进、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确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我国早期声乐艺术及其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这一时期合唱艺术、歌剧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我声乐艺术在技法上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总之,由于这一时期声乐艺术受到西方美声唱法的冲击,导致在技法观念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五)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审美多元化特征

中华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声乐文化艺术的入侵,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声乐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格局。这是我国声乐艺术被迫第一次与西方声乐文化密切接触,初步形成了我国声乐文化的全球化走向。西方美声唱法不仅对我国专业声乐教育体制的形成、声乐技法观念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还对这一时期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念以及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声乐的传入改善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音色上单薄、音量较弱的不足,增强了声乐艺术的质感与厚重的美感。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在体裁上也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形成了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戏曲、说唱、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歌剧声乐、合唱声乐、清唱剧、儿童歌舞剧还有流行声乐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声乐文化形式,呈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声乐文化格局。

参考文献:

[1]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郭建宁著.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管林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4]修海林,李吉提著.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胡德坤,宋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金星,金明春著.中国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7]李少林主编.中国艺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8]周畅著.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声乐艺术基本特征
论姜夔的书法思想及其审美观念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百年中国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