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性”在当代国标舞作品中的体现与缺失

2021-06-06 08:47林欣甫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林欣甫

摘要:众所周知,“当代”是一个时间概念,意指“目前所处的时代”,也就是“当前的”“当下的”,国标舞植根于当下这个多元的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特征。通过对“当代性”在国标舞作品中的之体现进行分析,找出“当代性”在国标舞作品中的缺失,提出“当代性”在国标舞作品中的思辨方式,能更好为当代国标舞作品的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当代国标舞作品  当代性  现实题材

众所周知,“当代”是一个时间概念,意指“目前所处的时代”,也就是“当前的”“当下的”,而“当代性”之体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厚今薄古”。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林木认为其应当有三个特征:一是“应该以中国当代生活和当代中国体验为基础,来呈现中国真实的面貌”;二是“与西方的当代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的体系性的区别”;三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明显的时代性差别,它应该表现我们今天的生活,表现我们今天的感受和体验”。

一、“当代性”之体现

当代社会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多元化社会,当代国标舞作品也承袭着当代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舞蹈作品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国标舞等舞种齐头并进,并在共同发展中相互借鉴吸收,使作品更加独特新颖,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加入现代舞的元素,从而使得作品更富有新意,如舞蹈作品《雀之灵》《一片绿叶》《搏回蓝天》等;另外,在国标舞中加入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传统文化元素,如舞蹈作品《霸王别姬》《别亦难》《各自有道》等;如近期举办的第三届CBDF中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拉丁舞群舞金奖作品《黄河》;此外,当代国标舞品中的“军旅舞蹈”,也不仅仅只将目光聚焦于部队生活,而加入了更多生活气息,如舞蹈作品《兄弟》,虽然不是直接描写部队生活,却更直击人心,使观众感同身受……

二、“当代性”之缺失

诚然,当代国标舞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各种类型、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且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在近些年的作品之中,能真正反映当代生活、当代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却不增反减,作为当代国标舞作品,不能表现我们今天的生活、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不是使创作当代国标舞作品初衷与时代背道而驰吗?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当代国标舞的最终目的就仅僅是为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吗?观众看完国标舞作品之后感叹若干,付之一笑就够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个优秀的当代国标舞作品,不应当仅仅是展现美,还应当将作品生活化,拥有文化内涵,与观众产生共鸣,或者引发观众的思考。当代国标舞作品,既然被冠以“当代”二字,便不能视这个具有时间概念的词于无物,应当积极的创作出能展现当代生活当代风貌的作品。对于当代国标舞作品中“当代性”的缺失,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模仿与跟风

从众心理源自于人类的劣根性,模仿与跟风的现象在当代国标舞创作中亦是显露无疑。如近些年随着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仿佛是为了追赶潮流一般,各地都涌现出了相当一部分取材于“非遗”文化的“国标舞”作品,各个都打着“非遗”的大旗,但其实多数作品千人一面,缺少特色,甚至不乏徒有“非遗”名号的作品出现,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动作上,堂而皇之地扣上了“非遗”的帽子,实则缺乏内容;再如,早些年作品《进城》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的作品引发了社会的共鸣之后,就出现了大量以“草根”“农民”为人物形象或者背景的当代国标舞作品出现,甚至有抄袭的现象出现;除此之外同一场比赛中,甚至可以出现两个乃至多个同题材的国标舞作品出现。这些现象十分常见,甚至令我们习以为常,但在这个强调多元、强调创新的时代,我们却还在一味的模仿、跟风。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可以捕捉的素材,而是我们的从众心理在作祟,却偏偏还以为自己紧跟了时代的“潮流”。

(二)“匠心”不古

对匠人而言,手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浸染着他无数次的小心打磨、拼接、组合、调整,对每件作品的细节都坚定不移的追求着至高的完美。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艺术工作者的工匠之心被一点一滴的消磨殆尽。在这个“快销”时代,我们开始很难为了一个作品而投入过多的精力,半年、一个月、甚至是一个周就可能编排出一个作品来进行参赛,甚至是直接拿前人编的作品来凑数,在往届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比赛中就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况——同一个作品在异届比赛中重复出现,优秀作品的出现率开始逐年减少,究其原因自然不是舞蹈编导们编不出好的作品,而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快销”观念中,失去了“十年磨一剑”的情怀。

(三)“内涵”不今

中国当今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十年、五年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吴晓邦先生早期的舞蹈作品如《饥火》《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等多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表现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状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如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红绸舞》亦是值新中国建立之际,表现祖国和平统一伟大繁荣的景象;再如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舞蹈作品《进城》收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作品的内涵恰逢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问题,舞蹈一方面表现出农民工与井井有条的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这一人群进城打工的无奈与辛酸,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热点和生活现象。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农民工进城打工已经成为了常态,人们习以为常,也渐渐淡出了“热点”的范畴,而近些年的当代国标舞作品创作中,却仍有不少人取之为材,翻来覆去地创作。同样,观之近年来的全国性比赛,关注“现实题材”“当代生活”的国标舞作品逐年减少,甚至有一整场艺术表演舞比赛中没有几个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这不禁令人唏嘘,反之,以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民国时期为背景的作品却不胜枚举。这种现象不禁使人发问:是当下生活过于乏味找不出可取之处?亦或是习惯了某种创作的“惯性”而不愿去寻求新的动作元素?

三、“当代性”之思辨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且曲折的过程才能最终走向繁荣,当代国标舞作品的发展亦是如此,即要在反复的争议和讨论中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当代国标舞作品作为当今时代的代表,要如何克服这些缺失之处更好的发展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返当代本心

当代国标舞作品随着时代洪流的滚滚如前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元素与内涵,传统文化、舶来文化、新兴科技等纷纷加入,使整个被冠以“当代”标签的国标舞变得愈发的复杂且难以捉摸。而说到底,“当代”不过是“当下这个时代”,而当代国标舞的初心与本质不过是为了展现“当代性”,即“当今时代的特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究其本心还是要“源于生活”。立足于当下,观之于当前,却极少出现源于“当下生活”的优秀国标舞作品,如前文中提及的,大量国标舞作品的题材却取之于十几乃至几十年前,或是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当今时代有着极大地可兼容性,也就是说旧主题和形式主义的作品并非是非要摒弃不可,而是这种作品的过度出现难免使人味如嚼蜡,难以引发共鸣。在2010年前后的国标舞作品比赛中还能多见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但受到的关注却不尽如人意,或是因为我们还依然陷身于名为“传统”的怪圈里,取材于现实生活,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要脱离某些传统的创编手法,摒弃掉一些传统的动作元素,要提炼特定的生活动作元素加以改编创造。也许是不愿脱离某种创编的“惯性”,或认为过于“真实”的国标舞作品显得太“接地气”,而散发出了“下里巴人”的意味罢,大型比赛中能体现当代人生活的国标舞作品已然凤毛麟角,能获奖的优秀作品更几乎“音讯全无”。反观其他姊妹艺术,音乐也好,美术也好,紧扣实时、社会热点的好作品层出不穷,如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一系列合唱作品,既紧扣了当代年轻人返乡过年的真实故事,引发了众多年轻人的共鸣,又使用了美声合唱的方式保留了作品的艺术性,诙谐而不失内涵。

“重返当代本心”当代国标舞更应将目光聚焦于真实的生活,紧跟着社会的热点,既不是一味的模仿跟风别人都做过的事,亦不是过度的“炒冷饭”“食冷羹”,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生硬的将作品加之所谓高级的名头。活在当下,用国标舞作品艺术雕刻下“时代的印记”,补齐当代国标舞作品中“当代生活元素”缺失的短板。

(二)重返人之本源

国标舞中强调对人性的追求,但此处的“重返人之本源”却并非是要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而是呼吁国标舞编导更注重人的生活、人的体验,即能使编导、演员与观众达到精神上的“共振”。首先,这种“共振”必然不是一味地追求动作技术的高超,如在一个抒情段落中毫无征兆地做上几个高难度技巧,既与作品主线无关又不能表现角色的情感,只为了技術而技术,仿佛只有在天上飞来飞去,或把腿控到180°再掰个膀子才能获得观众的掌声与喝彩一般。“你是学舞蹈的,那你下个叉吧”,这种话语相信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出现,从何时开始跳舞就意味着搬腿、下腰、掰膀子、翻空翻了呢,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大众对我们的不理解不认可,而是要反思我们自己,缘何在大众眼中我们的国标舞艺术就只剩舞蹈技术了呢?一个作品无法与观众产生共振,那么在观众的心中便只剩下了“好看,但看不懂”这样的意识;其次,这种“共振”必然也不会是徒有形式而虚化内容的作品,如一些作品从头到尾即无明确的故事逻辑、亦无时间逻辑甚至连情绪逻辑都不清晰,还有的作品竟如蒙太奇拼接一般,支离破碎,而每个碎片却偏偏不知所谓又毫无联系,更有甚者连服装和道具的选择都使人云里雾里,好像看不懂的才是艺术一般,问之编导本人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凭着自己的情绪来创作(多为负面情绪)。这种作品作者若是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也便罢了,但若是强行将个人情绪倾倒给观众,自然无人买账。

说到底,舞蹈终究是以人体为媒介,并且传递给人讯息的艺术,当代国标舞艺术多是以“娱人”为主要目的,当代国标舞要发展就更不能离开“人”这一主体,在当代国标舞创作中更应该取材于人、提炼于人、授之于人,与观众产生共鸣共振得到认可才是当代国标舞的归处。

(三)莫忘初“心”

再以舞蹈《进城》为例,编导刘炼在创作这一作品时,为了能有真情实感,曾带着学生到城市工地去考察体验,实地见证并体味了农民工的生活、体味到他们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亦体味到他们的无奈与不易,所以在《进城》这部作品中,才能对“农民工”这一形象的刻画惟妙惟肖,也才能取得重大成功。

所以,此处莫忘初心的“心”字,指的是前文所提的“匠心”。时代发展迅猛,在当代国标舞的创作上也并不奢求真的“十年磨一舞”的精雕细琢,但在题材的选择与运用上却期望能看到真实。抛去充满功利意味的速成,不要仅靠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就结束“采风”,如做民俗为题材的国标舞作品,便要“躬亲”而为,去当地切实的考察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是否还如网络资料显示的那般。仅凭想象去编创作品,失去了真实的背景,自然也就失去了真情实感,如此这般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加深,一部分作品出现了对市场低俗趣味迎合的趋势,一味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求其表而舍其意,而不是创作出富有时代引导性的作品。作为艺术工作者,创作当代国标舞的“本心”应当是通过当代国标舞的形式去展现社会现象或社会价值等,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引发观众美的享受,应当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审美内涵,让之通过舞蹈感悟人生、得到思想的升华。莫忘初心,莫负文化、莫负观众,更莫负自己。

(四)莫赋枷锁

19世纪末兴起的“现代舞”曾一度宣扬自由,但最后亦不能幸免“体系”的桎梏。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时代,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兼容”“开放”是当代的特点,亦是当代国标舞、当代艺术的特点,目前我国的舞蹈分类存在模糊的现象,这正是当代国标舞在相互融合、吸纳、接受的状态。并不用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的舞蹈,民族民间舞中加入现代元素就“大逆不道”了吗,现代舞中融入传统道具就不能跳了吗……当代国标舞所表现的就是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一伟大文明发生的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它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规范与统一,亦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它是冲破牢笼的产物。所以,大可不必为舞蹈赋予这样的枷锁,当代社会创作的国标舞何不赋予它更多的“当代性”。

四、结语

国标舞作品之于其他传统舞蹈作品而言还不过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事物的发展必然是曲折向前的,虽然透过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出其中当代性的缺失,但依然不失可圈可点之处。当代国标舞要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既要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又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紧扣住自己的时代特征,烙印下属于这一时代的印记,重返当代本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重返人之本源,做出“共鸣”“共振”的优秀作品;莫忘初心,莫赋枷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国标舞在中国这一沃土上更加茁壮。

参考文献:

[1]林木.重新界定“当代艺术”[J].荣宝斋,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