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21-06-06 10:21平华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住院护理人员资料

文/平华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更是其中的重点。对于住院老年患者而言,失眠会增加慢性病发生风险,不利于康复,影响了心理健康与生理功能,甚至成为造成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强化行为与认知干预的方法,护理人员在正视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并强化护理管理。本次研究发现,造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较多,包括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现为进一步总结患者失眠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本文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以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前)接收的170例老年患者,男/女=86/84,年龄64-90岁,平均年龄(78.35±8.44)岁。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为:(1)患者具有正常的思维与理解能力,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护理方案;(2)患者住院时间小于等于14天;(3)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维。(4)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接受失眠护理。

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2)入院时伴有严重的躯体疼痛情况,如车祸伤、坠落伤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病症。

1.2 调查方法

采集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方主诉睡眠质量不理想以及护理人员观察发现睡眠质量差的患者,采用PSQI量表对所有受试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文献[1]的经验,认为PSQI量表评分大于10分即可证实存在失眠情况。

针对所有存在失眠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调查方法,详细了解患者失眠的原因,并逐一记录。

1.3 护理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3月的170例患者实施失眠护理干预,护理方案包括:(1)饮食护理。入睡前饮用热牛奶,在日间食用清淡食物,避免饮食量增加而加大消化系统负担。(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阐述科室医护人员的资料、科室规章制度等,鼓励病房患者之间主动交流,争取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尽量将各项医护操作集中在一起,使患者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在病房环境管理中,关注患者身体感受并保证适当通风,能够从患者主诉入手调整住院环境。(3)生活护理干预。生活干预中叮嘱患者消除任何不合理的日常生活行为,注意观察生活状态,例如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在住院期间养成正常的生物钟,夜间感受到困意要及时休息,必要时可减少日间睡眠保证夜晚睡眠效果。(4)心理支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避免失眠的科学方法,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在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实施干预。例如部分患者因为担心疾病而承受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可以从疾病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介绍医院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取得的成果,消除患者的顾虑。(5)活动护理。现代研究发现,适当增加睡眠前的运动量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每天下午的18:00-19:00,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患者参与太极拳、散步等慢运动,保证每天的运动量。(6)指导患者掌握调整失眠的方法,护理人员鼓励患者每天在睡眠前听舒缓的纯音乐,或者通过观息法调整不良情绪,观息法的实施步骤为:患者在穿着宽松的衣服后,以打坐的姿势双腿盘坐,闭上眼睛后引导患者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尽量以平常的心态来感受呼吸,20min/次,睡前1次,每周至少5次。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失眠的原因以及失眠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卡方值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当OR>1时认为相关因素与患者失眠有关,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用药因素、疾病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1,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失眠原因

实施前后失眠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资料见表2。

表2 失眠发生率(n)

3 讨论

失眠患者普遍伴有注意力、记忆力衰退等情况,患者睡眠困难、易醒,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是失眠的主要发病群体,失眠的出现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生理功能异常等,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在临床上必须要了解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做好护理支持,这样才能避免失眠发生,促进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对患者失眠的原因展开分析,从本文表1的资料可知,造成患者失眠的原因包括:(1)环境因素。老年患者入院后,因为对病房环境的恐惧,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负性心理,加重心理负担;同时病房的温湿度使患者感受到不舒适也会影响睡眠;除此之外,病房内仪器的声响、医护操作所产生的噪音等也会加剧入睡困难情况。(2)精神因素。老年患者普遍伴有主要器官功能下降的情况,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也逐渐加剧,导致大部分住院老年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症的患者,在长期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最终导致患者对预后不自信;甚至家属的担忧也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患者过于忧虑疾病而导致患者出现负面兴趣。(3)用药因素。患者服用的利尿剂、氨茶碱等也会影响夜间睡眠。(4)疾病因素。疾病本身所带来的伤痛会影响睡眠。(5)生活习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同,部分患者有日间睡眠的情况,导致夜间难以入睡;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饮食可能会加重躯体负担,影响睡眠。

针对患者失眠的原因,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失眠预防性护理,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根据表2的资料可知,在实施护理干预后,住院老年患者的失眠比例下降,实施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提示相关护理措施具有可行性,其原因可能为:在失眠预防护理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失眠的原因制定了详细的护理干预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护理手段,该护理模式能够预见导致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并形成了完善的护理干预对策,因此护理效果更理想。例如在本次护理中,护理人员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与自护能力入手,探究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执行护理方案期间注意强化患者的自控能力,介绍观息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使患者可以在住院期间主动进行失眠管理,因此护理效果满意。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强调根据患者失眠原因制定护理方案,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等,都被认为是改善睡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行性。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目前我国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普遍存在浅睡眠的问题,再加之患者伴有呼吸、泌尿、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上述病症可能出现夜尿次数频繁、阻塞性呼吸窘迫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与心理特弄痛苦,导致患者失眠的发生[2]。同时,大部分老年住院患者会出现日间功能下降等问题,虽然催眠药物的使用可以提高睡眠效率,但是针对快眼动睡眠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患者神经与脑力的恢复,也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预防性护理措施强调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入手,不仅要通过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手段来消除失眠,在护理方案中也应该关注活动护理、生活管理等护理手段的优势,从多维度入手来消除患者失眠问题,最终改善睡眠。

综上,导致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是多样的,在临床护理中强化护理管理成为有效解决失眠问题的关键,可以降低失眠发生率,满足临床干预要求,应该成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住院护理人员资料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