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的教师期望在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2021-06-06 20:29叶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课堂

叶红

摘要:研究表明,教师要对学生形成适当的期望,必须排除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 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的期望目标又不能停留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上,要适当高于学生已有的现实发展发展水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教师期望;课堂;客观基础;运用策略

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期望的应有效应,本人在低年级 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釆取了一些有效 的策略。

一、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客观基础上积极期 望

根据教师期望效应的“暗示性”特点,教师在实 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暗示环 境",促进教师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趋向暗示,并使之 较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暗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向 上的学习行为。

(一) 教师应学会设悬

悬念始终是激发人的兴趣和想象力的动力源。悬 念是期望的前奏,在教学领域中更是如此。在实际的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生活难题,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发现用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 困惑,或者从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中罗列一些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被3 整除的数的规律”时,可让学生随意说出几个多位数, 教师即时判断能否被3整除,然后请几位学生来验证, 这样的悬念肯定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 教师应敢于容错

在教学“认识质量单位”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头 脑中根本没这些质量概念。例题:一辆轻型卡车的载 重量是1500 (),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有好几个学 生填上“克”,其中有两位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其 他學生嘲笑着,叫嚷着“不对""不对"其中一位学 生还说了f :迷你型的。那几位学生也发现不对了, 很不好意思。这时,我对其他学生说:你们知道那几 个男生为什么填"克”吗?原来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玩具卡 车,是不是啊?那几位同学可开心了,连连点头称是。但 我又马上提醒他们:以后可要看清了,前面可没有带'‘玩 具,,两字哦!相信填错的学生会留下深刻印象,以后一定 会仔细审题。其实,课堂中发生的“错误”也是很好的 课程资源,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开发 和利用,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教师应学会等待

教师期望效应是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而在这 个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决定了教师期望的激 励性程度,因此,期望是需要耐心的。三(3)班的吴同 学做事情总比别人慢一拍,学习新知识是慢热型的,当天 的知识往往掌握不了。就如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其他学生都能正确计算,有的学生只是过程复杂了点,而 吴同学没有一题是做对的,书本上3道改错题中的各种错 误他全出现了。但奇怪的是,往往一天后他就会了,而且 掌握比较牢固,一般不会出错了。我问他是否在家里妈妈 教了,他说不是,我自己会的。看来,他需要慢慢地领会。 所以,课堂上发现错误,对于某些学生不用急于批评指正。 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就像小朋友吃饭学用筷子,一个月 前怎么也不会,一个月后自己就会了。而教师的等待,则 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因此,有些学习困难是由学生的暂 时不成熟引起的,个体机能的成熟度真的是有差别的,由 这种差别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被反复强化,就会真的让 学生变“笨”。等一等,不要急于下结论,可能是好办法。

二、始终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倾注教师的良好情感与真 诚爱心

对于学生而言,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是主要目标,因 此,教师一定要把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有效地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具有情 感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情感和爱心打动学 生。

(一) 注重提问的过程性

提问的目的不是为得出正确答案,而是要使学生关注教 学内容、经历探索过程。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会产 生希望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内在动力,从而进行积极的思考。 同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成为继续讨论的原动力,能够 使思维充分、连续地活动。因此,要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询 问”,保持“继续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4的分与合” 时,一般教师的通常做法是:拿4个桃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 得出几种不同的分法。而有一位教师却打破常规,他先用故 事形式引入:猴妈妈把4个桃分给两个宝宝多多和乐乐,第 一次分,多多很不乐意。请学生们猜一猜,猴妈妈是怎么分 的,并用图片摆一摆。学生明白多多不乐意是因为只分到了 1个桃,比乐乐分到的3个少。所以,多多就建议和乐乐交换 一下。教师接着又问:“乐乐会同意吗,为什么? ”让学生 再摆一摆图片,说一说。教师接下来又抛出一个问题,"从 两次分桃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 意见,弄明白了4可以分成1和3,交换一下就是3和1。在弄 明白了的基础上,教师接下来又问,"那怎么分,兄弟俩才 能都满意呢?"教师作为思维的领路人,此时把提问作为“一 种指导学习的艺术,指导他们探究和养成他们独立探索的习 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注重内容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那种把空洞的说教作为教师期望实现的主要 途径是不可取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联系实际,解 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 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 法"时,一位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小播音员学习预告某电 视台星期六的部分节目的情景:

7:30 金色年华

9:00 动画城

1:00 儿童英语

7:04 小鬼当家

7:30 阳光剧院

9:00 新闻播报

……

然后提问:这样预告节目,在时间上有什么问题?借助生活 经验,学生马上提出:一天中怎么会出现两个7:30、两个 9:00?同一时刻一个电视台怎么能播放两个节目?老师继续 提问:怎样才能把节目预告清楚? 一系列的问题激起学生强 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以积极的心态 投入学习。

(三)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研究证明,在众多的评价方式中,尊重与赏识始终 是最成功、最有效的。在考试中,很容易出现学生一时 大意影响考试成绩、事后懊恼不已的情况。这时,教师 不妨把“考试”转向“试考”,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从 而激发学生的后劲。记得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测试,有些 成绩好的同学由于审题不清导致没考好而觉得不满意, 对于学困生而言,更是不愿看测试结果。我想:这不是 一个很好的鼓励学生学习的机会吗?于是,我在课堂上 郑重地说:“对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同学请举手。”接着 又说:“很多体育项目的测试,不都是从3次成绩中选 择最好的一次的吗?那我们也不妨这样,本次考试成绩 暂不公布、不记录,等大后天,那些愿意重考的同学可 以重考。最终成绩就取两次成绩中你满意的一次。”话 音刚落,有的同学就高兴地叫了起来,有的使劲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同学可认真了。最后,有三分之二 的学生都要求重考,并考出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教师 让学生重新考试,多给学生一次机会,看起来并没有什 么,但是可以将一些学生消极的失败感转化为积极的学 习动力。而且,这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 进步,从更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与学生共享教学的乐趣

教师期望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 展,期望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中。 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分解教学目标和期望目标,釆取措 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目标,让每个学生因目标的实现而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旁观者永远体会不到当事者的兴 奋程度,所以,教师应让学生“人人都要试一试,人人 都要做主人。”例如,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教学重点之一,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积 累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 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 选择、组合和处理相关信息,逐步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教学时,我想到了学校 举行的运动会,于是组织二(4)班学生展开调查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自编应用题。我给全班学生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了解二年级6个班每班的学生人数、得5A人数、 得3A以上的人数、得3A以下的人数。这是他们第一次通 过调査了解这些数据,所以,我让学生出主意,怎样去 索取这些数据。方法还是挺多的,有的建议去班级统计, 有的建议去向班主任询问。我主张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得到这些数据。这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了数据。

同时,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一些必要 的數据。接下来进行编题,学生知道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必 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最后,学生们编出了各种各 样的应用题,最多的编出了22道。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都 很高,因为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了运动会的“运动超市” 活动,学生都很想去了解活动的最终情况,这为学生积极 主动去调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他们第一次通过自 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很多问题,综合能力得到了提 高,多开心呀!老师再会讲,也没法代替学生讲,孩子们 走上社会后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无人能够替代!让学生讲, 他们才会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二)调整作业设计的要求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简单地靠熟能 生巧,精选作业才是减负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针对学生写 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以及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做一 些规定:我每次作业分两部分,有全班必做题,也有选 做题,学生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当然,为学生减负绝 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 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如果说策略一是为实现“量的减 负”,那么策略二则是为了 “质的增效” O对学生而言, 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 是成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的减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吕冉)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