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性逐渐受到国外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所以将内涵和寓意丰富的中国菜肴名称进行合理翻译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中国传统菜肴种类较多,且根据地区又分为不同的流派,中西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又相对比较大,使得对于菜品名称的翻译也变得较为复杂。饮食不仅是中国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寄托和结晶,为了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更好地促进中国餐饮业在国外的发展与推广,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传统菜名的翻译工作,并且要提升其规范性和质量来达到弘扬文化的目的。菜肴名称翻译工作中,翻译者不能仅局限于其本身的名词,更要表现出中国菜肴名称内涵的深刻含义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在保证其名称原有的基本信息在译文中都能真实表达或进行有效意境转变的同时,也要对译名的规范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以中国饮食为基础的世界品牌形象。
由吕尔欣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一书,以实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为基础,从中国饮食自身的命名方式和特点、各个菜系的派别、菜名翻译的技巧和方式、甜点饮料名称的翻译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各大中国餐饮品牌的菜名翻译,对不同的译名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对相关人员进行菜品名称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作者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中指出,外国人不仅会被中国饮食佳肴的外观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所吸引,更会对中国菜名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人在享受中国饮食的同时都会对中国饮食的名称产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菜品名字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核,所以对于海外餐饮行业来说,正确恰当地翻译出中国食品名称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第1、2章对于中西方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阐述了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具体原因,而第3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有名的八大菜系并详细描述了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第4~6章对于不同种类的饮食名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对于中国菜的译名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应用及对相关菜名的翻译方式和原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关注。菜名的翻译不仅仅是名词在不同语言体系中的转变,代表了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交流活动,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现象。随着中国传统餐饮行业在国外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餐饮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菜品的名称翻译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翻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进行的宣传活动,甚至可作为中国餐饮行业一次完整的对外经济活动。中国传统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速度和相关利益受中国菜品名称译名恰当与否的影响,同时译名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中国相关餐饮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调整。所以,翻译者要在菜名的翻译工作中多运用必要的翻译手法,比如增译、意译或者突出重点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他国家的人们轻松理解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
评价和对比中国某个菜名的译名质量高低的重要核心影响因素是其能否通过菜肴名称表现出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且是否容易被外国人所接受并理解,这一点在众多译型的菜名上尤为重要。当然,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对比,不同译名在根本上必须符合或者贴近中文原意。所以,菜名英译以解释说明的方式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可从根本上帮助外国人更好、更简单地了解原语言的含义及其背景中的文化信息。
中西方饮食的差异性所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由于中西方自古以来受到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影响,尽管双方在审美、生活、三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学术上称这种现象叫作文化重叠,但西方文化主要依托于海洋渔业和畜牧业发展,所以必然会与中国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文化产生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更是囊括了如社会结构体系、价值观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人们对于不同文化认知的差异尤为明显。
民以食为天。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观及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等均可通过对当地饮食及其文化的研究体现出来,因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均与该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饮食文化更能反映出不同民族或者国家之间人们的行为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对于中国来说,菜肴多以美好寓意或象征所命名,其大多数言语都相对夸张奢华,比如“珍珠翡翠白玉汤”“佛跳墙”“蚂蚁上树”等,可以说中国人更注重菜名的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美好祝福,为了美好的寓意可放弃菜品本身的内容。而对于西方传统饮食文化来说,菜品的命名通常以实用性为主,很少有菜名会如中国一样运用华丽的词语和附带内涵,西方人更喜欢用朴实的语言去传递关于菜品的基本信息,比如法式鹅肝(French Goose Liver)、炸鱼片(English Fish Fries)等,这些菜名也充分表现出西方人民做事简单明确的风俗,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为中西方的发展历史不同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在饮食命名上的风俗习惯差异,此外,其他社会差异也能在饮食文化其他差异性中表现出来。
具体而言,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中西方关于饮食的差异不仅仅包括对于饮食的命名方式上,从饮食的原材料选择、烹饪的方式及在“吃”方面的传统礼节上都有较大差异。如果要对中西方的饮食观念、文化内核及具体的制作方法有准确的把握,翻译者必须结合实际,深入当地人民生活了解其风俗习惯,否则无法完美地把握中国菜肴名称在翻译过程中的最佳相近性。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于着重强调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搭配的合理性,而中国饮食则更加注重对于菜品的色、香、味等方面的追求。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烹饪形式更加倾向于保存其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而中国餐饮的烹饪方法更加注重与菜品的型与味、注重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所以,西方传统饮食可称之为理性的饮食,而中国传统的饮食可算作感性的饮食。在中国饮食制作过程中常常会添加种类众多的调味品或者调色品,以此提升菜品的颜色及味道,甚至不惜破坏原本食材自身的营养价值和味道。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对于食物的烹饪技巧和制作手法远不及东方菜肴复杂,其通常情况下只是关注菜品的能量和营养价值,从而养成了对于菜品口味要求较低的风俗习惯和单调的菜品味道。所以,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饮食对于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造成了很大破坏,比如“回锅肉”“九转肥肠”等,如果用“double-cooked”这类词汇进行菜品的翻译,会使外国人相对难以接受。
尽管西方人和中国人民在特殊节日都会做一些特殊的菜品进行庆祝,比如西方在复活节时会制作特殊的彩蛋,在感恩节吃南瓜派等。对于中西方人民来说在传统节日“吃”均被作为一种联络感情的途径,但西方人的食物缺少了中国菜肴中的文化内涵。在交流感情这一过程中,食物是作为一种摄取营养维持健康身体的必要方式,而对于中国人民,在特殊节日中的饮食更多的是对家人美好的祝福及对饮食的享受。
菜单上菜名的译文要讲究翻译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菜单上的跨文化交流,所以翻译者必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重视外国语言文化本身的语言习惯。如果中国菜肴缺乏恰当的英译名字,则无法在菜单上为国外消费者提供对菜品简单易懂的基本信息,更无法将菜单诱发顾客消费的功能体现出来。优秀的翻译不仅要表现菜品的基本信息,更应通过保留其本身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增加其感染力,使得国外消费者产生心理共鸣。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一书中指出,尽管在菜名翻译工作中伴随着诸多困难,但优秀的翻译者必须怀有一颗振兴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同时必须时刻把握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牢牢把握翻译中的目的和原则,不断探索、发展创新,与国外的翻译工作者多交流,才能更好地完善翻译工作,推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