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翟丽丽,王大维,贺永斌,孙鹏⋆
(1.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2.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2019年12月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染迅速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对于中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人群威胁性较大。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表现隐匿,确诊的金标准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CT检查具有简单、敏感、快速等优势,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CT检查结果在疑似病例诊断、临床分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中列为重要的判断依据。现就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CT表现汇报如下。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9日到2020年2月20日,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及长春市中心医院共收治临床确诊病人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0~87岁,平均44岁。其中早期病例4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或其周边居住或旅行史,或有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部分呈聚集性发病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均经实验室核酸检测阳性(RT-PCR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菲利普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上腹部,仰卧位,头先进,双臂上举,屏气后扫描;球管电压120 kV,电流250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所有图像均常规1.5 mm层厚及层间距重建。Matrix 512×512,FOV36 cm×36 cm~40 cm×40 cm。
CT征像(图1~6)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病灶分布:病灶以肺外围背侧为主,以两肺下叶为著(图1~3、图5、图6),常紧贴胸膜,31例患者出现此种改变。(2)病灶形态:病灶形态以三种类型为主,即多叶多灶分布病灶139处(图1~6),单叶片状病灶21处和孤立性类圆形病灶5处。(3)病灶密度:所有病例均出现磨玻璃病灶,最低测得CT值约为600 Hu,病灶内血管穿行可清晰显示(图1~6),其中表现增粗血管影25处(图1、图2、图5);磨玻璃病灶与实性病灶共存8处(图1、图4)。(4)细网格征、碎石路征:在磨玻璃病灶内部常可见细网格状阴影,类似铺路石状,称为细网格征或铺路石征(图3),本组有38处。(5)结节伴晕征:实性结节病灶周围出现磨玻璃密度影14处,表现为结节边缘模糊,称为“晕征”(图4)。(6)长轴与胸膜平行:病灶沿着胸膜下呈长条片状分布(图6),一般不引起胸膜反应。(7)空气支气管征:实变肺组织内可见含气支气管正常穿行12例(图1、图4~6),未见明显狭窄和扭曲,少部分病例可以看到支气管壁增厚,管腔通畅。而晚期病变可以出现支气管牵拉、扭曲征象。(8)病灶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2处病灶可见常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从外周向中央进展亦如此表现。(9)血管增粗征:在亚实性病灶内部清晰显示血管走行,部分血管管径增粗,甚至比近端更粗,可能提示病理改变为血管周围间质水肿,并非血管内径增粗(图2、图5),本组病例中可见25处。
图1 双肺下叶胸膜下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左肺下叶部分病灶紧邻胸膜,右肺下叶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增粗血管影(箭)
图2 双肺下叶见小片状磨玻璃影,左肺下叶病灶内可见增粗血管影(箭)
图3 双肺下叶磨玻璃影,其内可见细网格影,呈“碎石路”征改变
图4 右肺中叶片状磨玻璃影,其内多发结节状实变影,左肺舌叶及双肺下叶多发实性结,周围出现磨玻璃影,呈“晕征”改变
图5 双肺下叶见小片状磨玻璃影,其中右肺下叶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箭)
图6 双肺下叶磨玻璃影,沿胸膜下呈长条片状分布,长轴与胸膜平行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核酸检测是主要的检测方式,但因存在对不同的感染病程、取样方法的异同、检测试剂的差异、判读标准不同等,使检测结果存在滞后性,导致核酸检测技术常常出现“假阴性”结果。尤其对于时间紧促,不同厂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差别很大,所生产的试剂会影响到检测效果。另外,对不同人体在感染病毒后,体液中病毒的数量、毒性、分布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尚不明确。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第一版)》[1],根据发病时间及机体对病毒反应的不同,推荐将CT影像分为四期。在确诊病例动态监测中,患者起病后CT检查首次发现病灶,或者为密切接触无症状者筛查发现病灶,且病灶相对局限(单叶病灶未达肺叶1/2范围,多叶多发病灶且最大病灶未达到肺段范围),纳入早期范畴;进展期指在早期基础上病灶进一步增多、扩大[2];重症期指病灶发展达到高峰,一般在发病2周左右;消散期指病灶趋于吸收、纤维化过程。在实际观察中也发现病灶此消彼长的现象、影像与临床症状并不同步、病灶快速吸收、磨玻璃阴影与纤维病灶并存的案例,但为方便判断影像演变进程,分期仍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由于普通X线分辨率低,对早期病例容易漏诊,因此常常应用CT来筛查,普通型患者CT多表现为散在分布斑片状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区为主,提示新冠肺炎病变多首先侵犯外周肺组织的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病灶分布逐步从外周向中央扩展。病灶呈多叶多灶、单叶片状或呈类圆形孤立性病灶,磨玻璃影多见,可能是由于不同程度的肺泡损伤,肺泡内炎细细胞浸润所致,早期双肺下叶为主。右下叶多于左下叶,可能与右下叶支气管管腔较粗而短、病变更易进入有关,病灶呈间叶。病灶内多可见血管走行,部分血管增粗,亦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改变。病灶内可见细网格影,呈“碎石路”征改变,COVID-19患者肺内可见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液体渗出和小叶间隔间质水肿[3]。CT提示小叶间隔增厚,反映间质性病变,病灶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分布,都符合肺部病毒感染病理特性。病灶不沿肺叶或肺段分布,而是沿胸膜下长轴分布[4],提示病理改变:病变首先累及皮层肺组织,这对细菌性肺炎病灶分布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同时,新冠肺炎早期病灶内部未见明显空洞和肺气囊形成,极少见到树芽征;早期病例双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一般未见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病情较轻微,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容易漏诊[5-6]。
新型冠状肺炎确诊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但核酸检测间隔周期较长且存在假阴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检查对于检出病灶非常敏感,且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通过识别新冠肺炎CT早期征象及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资料,能够及早发现病变,观察病变范围,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对于临床前期的筛查、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