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琪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偏区现象。幼儿園区域活动中存在,幼儿根据自身兴趣、活动时间、自身经验、与同伴同入一区等偏区现象。可以通过建立相应区域活动的规则,活动中教师启发与引导,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以及区域设置时符合幼儿经验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幼儿偏区的现象。
关键词:幼儿 区域活动 偏区 规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263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偏区现象的原因
(一)规则意思淡薄
有些班级虽然建立了区域活动的规则,但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活动区规则蕴含的教育价值,没有将活动区规则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区域活动前,老师没有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最多只是粗粗讲了每个区域人不能太多。在区域活动时,老师只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只要不吵不闹就可以。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老师只关注幼儿最后把活动区整理干净就好了。在此情况下,区域活动的规则名存实亡,仅仅成了一种装饰或点缀。
(二)引导不到位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使教师在进行引导时难以把握。有的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偏区现象不管不问;有的教师发现幼儿偏区就直接告诉幼儿“你不能一直在这个区域玩,去其他区域玩”。虽幼儿这次换了个区域玩,但下次区域活动的时候,依旧去之前的区域玩。教师没有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为何出现偏区的现象,引导不充分、不到位,不能给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引导。
(三)区域设置脱离幼儿的生活
我们现在很多区域设置,如美工区、建筑区、图书区等等,到处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按照活动室的构造、环境的美观等因素来进行区域的设置。这样一来,容易出现区域位置固定不变、形式花哨、内容不全、不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现象。很多区域设置脱离幼儿的经验就会对幼儿缺少吸引力,出现区域创设成为摆设的现象。
(四) 活动材料投放缺少层次性、适宜性
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脱离幼儿的生活,缺乏层次性、适宜性,使得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兴趣。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如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活动场地有限等)的影响,教师经常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些简单的、成品的活动材料,在利用自然物品和废旧物品上比较薄弱,使活动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同时活动材料单一,既不能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兴趣、需要,且抑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幼儿就不愿去该区域活动。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偏区现象的策略
(一)建立相应规则,加强规则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建立规则,让幼儿有规则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偏区的幼儿,建立规则更有必要。区域活动规则的建立,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区域活动规则
1 师幼共同建立规则
师幼共同围绕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讨论,的组织幼儿就发生的“问题”开展讨论,并共同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这样,幼儿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更加遵守区域活动规则。
(2)在区域活动前明确规则
有些区域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一定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要在区域活动前就明确地提出来。如,进区人数限定问题、区域的选择以及对活动中要注意的小细节等,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前进行强调。这样,幼儿在活动中会更好的去遵守,提高了活动质量,减少“偏区”现象。
(3)加强区域活动后评价
区域活动结束后是幼儿交流活动经验、分享成功体验的最佳时机。应及时抓住这一机会给予幼儿充分的“讲、评、欣赏”的时间,发挥评价的作用,增强幼儿活动的目的性,适当减少幼儿的“偏区”现象。
2.规则“有法可依”
1 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2 图示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
(二) 活动时启发与引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引导可以减少“偏区”现象。教师的引导包括以下几点:
平行式干预,教师可以在无人区游戏,以此来吸引幼儿和教师一起来活动,或可以和幼儿一起平行操作,来引导幼儿模仿,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
交叉式干预,教师通过角色的扮演进入活动情境进行区域活动。
垂直式干预,教师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严重“偏区”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指导。这类指导是在活动迫不得已的时候,教师才进行直接指导。
(三)加强各个区域间的互动
对于偏区的幼儿,若加强各个区域间的互动,这样幼儿就不会一直玩一个区域了。如,随着幼儿对歌舞感兴趣,一直去音乐区玩。在此次过程中,若幼儿能到图书区查阅有关歌舞方面的图书,到美工区了解或设计歌舞的服饰等。这样,幼儿就不会一直在一个区域玩,从而,减少偏区的现象。
(四)区域设置符合幼儿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常常在游戏中模仿成人或身边的同伴等。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经验来创设区域,同时,我们也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经验相对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这样,幼儿就不会一直或经常进行单一的活动。当然,我们要和幼儿共同设置区域活动,以此更好的了解幼儿的经验。
对幼儿区域活动偏区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要减少幼儿偏区现象可以从建立区域活动规则、活动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加强区域间的互动和区域设置符合幼儿的经验几个方面入手,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提高活动的质量,幼儿偏区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樊丰富.儿童经验与游戏关系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2]马丽芳.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的几个误区[J].幼儿教育导读,2014(1).
[3]颜柳彬.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的几点思考[J].幼教园地,2004(5).
[4]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周楚楚.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浦江县马良幼儿园 3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