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聪全 罗 评
复杂地形地貌造成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紧张与公共空间缺失,大量坡坎崖区域被规划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探寻坡坎崖生态修复和品质提升共融的设计策略,已成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紧迫问题。通过重庆市两江新区坡坎崖卫星影像解译对坡坎崖类型进行梳理与划分,针对安全性偏低、生态性趋弱、可达性较差、场所感不足等问题,提出重视评估,保证场地安全;优化植被,强化生态修复;增强连接,构建高效交通;整合功能,提升场所活力等设计策略,以期为山地城市和谐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山地城市;坡坎崖;景观营建;两江新区
地貌环境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山地城市受复杂地形地貌影响,山间坡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普适性常态,因其人地关系紧张与公共空间缺失,大量建设条件困难、生态修复压力大的坡坎崖区域被规划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这已成为山地城市普遍存在的特殊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休闲观念的逐渐转变,居民对户外游玩休闲、公共活动绿地空间的需求更加强烈。然而当前城市建设范围内大量的坡坎崖区域普遍采用传统加固工程措施,忽视活动场地和交通路径的营造,造成环境品质不佳、生态效益差等问题。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空间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山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当前以安全性优先、采用稳坡固崖硬岸为主的工程性措施忽视生态环境、活动品质及景观形象综合性的坡地建设现状,探寻生态修复和品质提升共荣的设计策略,以此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与景观风貌。
通过梳理已有学术动态发现,提升山地城市局部生态敏感地带的景观可持续性已成为近年来重要学术研究方向,而当前针对山地城市坡坎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复杂立地条件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与综合治理[1]、生态修复与应用[2]、绿化施工工艺[3]、边坡适宜性植物配置[4-5]等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针对坡坎崖系统性设计手法与特征性总结的调查研究较为缺乏,如何系统性梳理坡坎崖类型,融合社会、生态、文化视角,进一步完善、深化山地城市坡坎崖适宜性植物搭配与风貌塑造,联动周边场地生态修复和环境品质提升,使其成为展示立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窗口,进而形成山水美丽、生态持续、品质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当前山地城市坡坎崖景观风貌营建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探索方向。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人工建设活动频率与强度的增强,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张,城市中大量山体、坡脚斑块与山脉、水系廊道遭受蚕食,大型基础设施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形成了大量的边坡堡坎与裸露坡面,其广泛分布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如何将城市伤疤转变为改善城市生态质量、突显城市文明的载体,融合生态、景观与文化建设,以此彰显山地城市立体景观风貌?梳理其具体类型与现存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地貌环境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山地城市由于地貌复杂多变,地形高差起伏,“脊、岭、岗、梁、坝、坡”等多样地貌单元分布广泛,建设用地通常被山川河流、丘陵冲沟、岩坡坎梁等自然要素分割,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推进,高强度城市开发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适应性较差的区域扩张。自然山体被侵蚀破坏形成众多高切坡、高堡坎等工程创伤坡面;河流水系被截弯取直形成硬质护岸;局域空间高程上分布的垂直断裂、高差巨大的崖壁陡坡,以及见缝插针、零散分布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用地等,其多维的立体形态、脆弱的生态环境强烈影响着山地城市景观风貌与形象。本文通过重庆两江新区坡坎崖卫星影像解译工作 ,依据其资源禀赋特征、功能类型与现状条件、周边用地性质等内容,结合空间结构秩序、道路等级、形象展示节点、城市重要展示边界等限定因素分析(图1),重庆两江新区坡坎崖主要分为山体生态屏障防护型、桥头立交节点型、河流生态护岸型、道路生态廊道型、闲置建设用地型。
1. 重庆两江新区自然斑块基底示意图
1.2.1 安全性偏低
受复杂地形地貌、脆弱生态基底及强人工建设干扰影响,山地城市人地关系尤为脆弱。而城市建设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工程创伤坡面,其边坡结构以自然坡和工程防护结构为主,因其坡度大、地质结构稳定性较差、坡面硬质面积大,在强降雨影响下,随着雨水径流势能的增大,局部瀑布式径流的汇集对坡面产生破坏,易诱发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另外,城市建设大量分布的裸露荒地与陡崖区域,因绿化形式及植物品质的单一与地质结构的不稳,易产生水土流失、塌方、风化剥落、掉块落石等缓发性灾害。
1.2.2 生态性趋弱
受复杂立地条件影响,当前山地城市坡坎崖区域存在坡体土壤蓄水能力低、绿化形式单一及生态效益不高等问题。其中混凝土挡墙、格构及硬质边坡,因处理手法较为生硬,植被覆盖率低,生态效益差;挂网喷播治理的裸露边坡和破碎岩石区域,因喷射的基质层不厚实,后期缺少灌溉养护,易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枯、四年无”的景观效果;部分陡坡区域因以粘滞土质和碎裂结构的岩质为主,保水性差、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而破碎分布的部分坡地虽进行一定绿化建设,但因土壤基质较单薄,植物品种单一,多采用草坪或灌木铺设,难以形成稳定的植被生态群落,加之粗放的绿化管理模式,导致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不佳。
1.2.3 可达性较差
纵观当前山地城市坡坎崖建设现状,均以保证安全与生态覆绿为主,忽略了城市单元组团的内部联系与便捷可达。山地社区受其水平零星分散布局形式影响,户外交往空间建设多强调各组团独立发展,其内向性、独享性与自足性特征明显,同时开发建设中多注重组团内部空间的塑造,社区组团交往空间与城市自然山水资源和公共空间较为割裂,区域层面的生态网络联系较弱,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与互动;其次,受山地地形高差限制,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高差较大的陡坡堡坎、边坡挡墙,构成空间与心理屏障,而竖向瓶颈障碍与不适宜高差使得社区组团竖向连续性受阻,组团间生活关联较弱,造成居民出行与活动受限[6]。
1.2.4 场所感不足
山地城市因人地关系紧张与公共空间缺失,大量建设条件困难、生态修复压力大的坡坎崖区域被规划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而当前城市建设范围内大量的坡坎崖区域普遍采用传统加固与覆绿工程措施,空间参与性、可识别性及地域彰显性等整体场所感营造较为缺失。具体表现在大量边坡处理采用格构式绿化或混凝土喷射坡面为主,处理呈现效果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度较低,同时隧道口坡面、重要节点边坡缺少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城市特色难以体现;破碎分布在建设用地内的废弃地未能充分考虑坡地周边环境及建设情况,整体坡地风貌与城市周边环境契合度不高;众多坡地区域忽视了活动场地与交通路径的营造,造成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
山地城市坡坎崖空间因受生态环境敏感、地质稳定性弱、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影响[7],人工不合理的开挖、削切极易打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诱发自然灾害,因而在坡坎崖景观体系营建过程中,应首先重点围绕山体水系及破碎绿地斑块等敏感生态空间展开坡坎崖安全因子识别,结合GIS技术叠合高程、坡度、植被覆盖率等敏感因子,划定坡坎崖生态控制线;针对重点美化亮化的挡墙堡坎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自然灾害。
针对山地城市形态多维立体性、生态敏感性与技术复杂性等地域性特征,通过不同坡坎崖类型识别,结合周边地块使用功能,选取削坡砌台、植物种植、挂网喷播植草等针对性生态修复技术与景观营造模式[8],推进绿化、彩化、香化与美化。其中,土壤贫瘠边坡创面宜采用抗逆性较强的灌木、草花地被美化高陡坡,实现生态修复;直立挡墙、硬化与岩石裸露边坡采用立体生物网格工程技术进行覆绿,形成立体花壁,同时充分利用攀援类植物绿化台地、坡面、石崖等,力争打造“挂毯”式坡坎崖植物风貌,让城市面貌更美、环境更优、品质更高。
依托山地城市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统筹梳理社区组团与周边山体、河流、绿化隔离带间的联系,注重区域生态廊道的打造,通过水系、绿带等线性廊道空间串联组团间被割裂的街头绿地、广场,挖掘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从而形成融绿透景的坡坎崖公共空间休闲网络,以此达到空间形态上的连续、与市民户外交往空间的流动;通过垂直交通、特色步道及景观扶梯等立体交通方式,打通因地形条件、交通走廊阻隔等形成的断头路、丁字路,完善路网结构及节点,缝合社区组团间的纵向割裂,从而增强上下城公共空间的联系,强化市民多样化的慢行体验。
依据动态演化的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结合时代更迭下的人为心理需求变化,通过破碎化资源整合、地域人文元素挖掘及特色化场所组织等方式,以山地城市坡坎崖空间为载体,将坡坎崖绿化与生态、休闲、游憩、景观、文化、防灾等多种功能融合,形成多样化的弹性景观空间,以此增强坡坎崖空间的可进入性、地域文化可识别性、多元活动参与性。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全域规划总面积约1 200 km2,辖江北、渝北、北碚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该区两江合抱、青山纵隔,城中山丘湖库星罗棋布,溪河沟壑交织纵横,空间跌宕起伏,拥有“脊、岭、岗、梁、坝、坡”等多样地貌单元与“河漫滩、冲沟、林地、农田”等众多敏感生态空间,其中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 km2。伴随城市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新建区域突破原有城市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界限,逐步向适应性较差的山脉丘谷、水系坑塘、冲沟等自然斑块扩张,形成众多工程创伤坡面,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和田野调查,对两江新区自然斑块类型与坡坎崖生态敏感空间进行初步识别,结合其现状条件、功能类型及周边用地性质内容,以及空间结构秩序、道路等级、形象展示节点、城市重要展示边界等限定因素,对两江新区建设区不同坡坎崖类型提出景观营造策略。
(1)针对“四山”范围及城中山体的坡坎崖区域,按照“城市绿肺”定位,以现有绿色空间资源为基础,坚持生态保护与有效利用原则,对“四山”内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区域绿地划定绿线严格保护;(2)重点修复山体绿色基底,其中生态本底较好区域通过“提质、增效”提升森林质量与景观风貌,生态本底较差的地区,改善种植结构,选择对土壤要求不高且生长较快的树种进行“补植补造”;(3)强化城中山体林相的改造,突出“一季一景”景观特色,形成多树种、多色彩、季相变化丰富、成片有型的山林景观。针对坡度<1∶3的山体缓坡区域,结合周边需求,按照自然生态、野趣简约、安全宜游的要求,依托山体地势,拓展市民生态休闲空间,建设山城步道;坡度介于1∶3~1∶2之间的中坡区域应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注重植物多样性,成片、大规模的增加色叶、开花植物,丰富植物层次结构、色彩季相变化;坡度>1∶2的陡坡区域应注重选用具有抓地性、攀援能力的植物,对陡坡进行修复与覆绿(图2)。
2. 山体屏障防护型坡坎崖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依据河流周边不同业态组合类型、空间构成、规模形式、设施配套等条件,结合空间环境、布局模式与行为活动特征,对河道区域坡坎崖进行消落带、入江口滩涂地及陆域游憩型划分,并提出不同类型导向下的景观营造方式。其中消落带区域应根据坡岸基质、水文环境、淹水梯度、水流速度等因子,选择耐瘠薄、耐水淹、根系发达、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植物;入江口滩涂地可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湿地公园,结合现状地形条件营造浅丘、斜坡入水草地等微地形,运用养护成本低、固坡能力强的乡土中生植物构建多样的湿生环境;陆域游憩区域,在满足防汛要求基础上,通过破碎化资源整合及特色化场所组织方式,融合游憩、运动、教育等功能,强调形态的多维立体化与功能的多元复合化,以此形成多样化的弹性景观空间与功能模式,建构公共空间、社会生活、人文网络互融的空间环境(图3)。同时针对分级护岸、硬质阶梯、复合堤岸等护岸类型以及高架桥桥墩、污水管道、直立挡墙等设施及建构筑物,提出不同生境条件影响下的植物适配技术。
3. 河流生态护岸型坡坎崖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对区域主干道路、环岛、匝道出入口、道路两侧堡坎进行梳理与划分,以打造环城观花绿廊为目标,通过优化植物配置、强化生态修复、植入人文特色等方式,打造多维地形风景线,扮靓城市道路界面。主干道绿化景观形式与配置应考虑车行视觉的动态连续性,合理利用地形高差,采用坡面种植或阶梯式种植方式,塑造多层次道路景观,并通过色彩丰富的乔灌木与开花宿根植物丰富道路色彩与季相变化,营造色彩斑斓的城市飘带;主干道沿线堡坎坡地区域可结合场地现状特征采用景观塑石、艺术景墙方式展示山城人文特色,或通过攀爬藤蔓类植物修复创伤坡面(图4);道路环岛、匝道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应进行精细化与特色化设计,同时注重绿化景观的视觉观赏性,灵活运用花境和立体花坛等绿化形式,点缀孤植开花、色叶植物。而针对坡度<1∶3、宽度>8 m的道路缓坡区域,应依据周边用地性质与市民日常需求,合理设置出入口与游步道加强与社区的联系,通过完善功能配套、增设休闲设施打造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停留场所;坡度>1∶2的陡坡区域,以植被修复、生态覆绿为主,或采用构件设施类的处理方式进行绿化。
4. 城市交通廊道型坡坎崖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桥头立交节点区域应重点对桥下空间、桥体立柱与桥体防护栏区域进行打造,并加强对周边裸露坡坎崖区域进行生态覆绿,以此亮化城市立交节点。桥下空间可结合花境、文化雕塑、配套设施小品等建设小游园,其植物种植应保证桥体净高要求,宜选用抗性强、耐阴的植物,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区域丰富植物种类,完善空间层次;挡墙堡坎区域应利用攀援类植物打造生态立体绿化景观;桥体防护栏区域宜悬挂花箱种植开花类草本或攀援类植物,构建花漾桥体景观;桥体柱体宜结合整体景观需求进行艺术涂鸦或艺术美化,营造山城特色文化氛围,提升大桥立交处景观性与趣味性(图5)。
5. 桥头立交型坡坎崖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3.5.1 堡坎、高切坡及隧道口
针对隧道、高切坡及隧道口等高陡型坡坎崖,应注重场地现状的工程处理,对直立挡墙、硬化边坡、岩石裸露边坡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并应用立体生物网格技术,在主要交通节点处增加开花或色叶攀援植物,突出整体景观效果。其中堡坎区域应注重乡土化、生态化的设计,采用削坡砌台、植物种植、挂网喷播植草等方式修复脆弱生境,同时选择植物不应对堡坎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高切坡区域应在保证坡体稳定基础上,根据高切坡自身的形态特征,营造优美的高切坡景观;隧道口区域重点关注仰坡绿化、洞门设计、洞前区域绿化设计,提炼地域人文历史与风俗元素,通过雕塑、特色洞门景墙、洞口构筑物等方式演绎,丰富整体景观效果,彰显地域人文特色(图6)。
6. 堡坎与隧道口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3.5.2 闲置建设用地
针对区域闲置建设用地应着重考虑城市空地坡坎崖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全面开展清除菜地、拆除违章建构筑物、现状空地杂物等,按照“经济适用、生态美观”原则,选择适生性小乔木、灌木及地被草本,整体覆绿建设用地空地坡地,同时结合市民公共休憩需求,设置休闲设施,形成良好的休憩停留空间。针对坡度<1∶3长期性(一年以上)闲置建设用地坡坎崖应因地制宜营造微地形活动空间,设置游步道、休憩设施、景观小品等打造活动游园;也可栽植园林苗圃构建生产型绿地,为后续植物培育提供储备,促进重庆市绿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坡度>1∶2的区域应采用低成本覆绿模式,遵循经济科学持续性原则,合理利用乡土苗圃植物,简单栽植部分开花小灌木、地被,并撒播适生性花籽,打造粗放型景观,形成经济节约、大气美观的城市边坡(图7)。
7. 闲置建设用地坡坎崖景观营造效果示意图
立足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紧张与公共空间缺失,大量坡坎崖区域被规划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现实语境,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建成区主要坡坎崖类型提取,综合分析坡坎崖现状建设所存问题,初步探讨了山地城市坡坎崖生态修复与环境品质提升途径,并以两江新区坡坎崖美化项目为具体实践对象,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与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山地城市坡坎崖景观营建体系交叉领域广泛,如何调和其环境、社会和经济间的冲突,亟需设计师和决策者共同协商,提出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分析类别和方法策略,这一迭代过程必能不断为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建设发展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