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王维林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康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健康学习的对象。呼啦圈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户外活动中较多接触到的一种体育器材。但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或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只会滚呼啦圈和转呼啦圈,玩法单调,玩着玩着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想让孩子们自己先去尝试、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再分组体验,合作探究更多的玩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1.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通过跳、爬、钻、套等动作锻炼身体,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3.学会一物多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师幼每人一个呼啦圈,热身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背景音乐《快乐呼啦圈》《开火车》。
经验准备:孩子们具备滚、转呼啦圈的能力。
活动方案[活动时长]20~30分钟?
[活动过程]一、导入,热身运动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呼啦圈,你们准备好了吗?播放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师幼一起跟随音乐从头到脚做动作热身。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教师出示呼啦圈。师:大家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呀?师:小朋友们玩过呼啦圈吗?喜欢玩吗?老师很喜欢玩呼啦圈(教师边说边玩呼啦圈),但是老师不会玩,你们教一教老师好不好?幼儿上前展示呼啦圈的玩法,老师评价并学一学。师:刚才这个小朋友玩得太棒了,那这个呼啦圈还能怎么玩呢?再请一位小朋友展示他的玩法。师:我看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下面我们每人一个呼啦圈,看谁的玩法多?教师说明规则,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如果小朋友都不太会玩,老师就拿着呼啦圈玩着暗示大家有哪些玩法(a.在胳膊上转;b.在脖子上转;c.身体上同时转多个),并且仔细看看哪个小朋友比较会玩,让他在下一个环节展示。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自己的呼啦圈玩法。师:每个小朋友玩呼啦圈有这么多方法,真是太棒了,那么,有没有把呼啦圈放在地上,让我们一起来玩的方法呢?三、分组体验,合作探究更多的玩法1.幼儿两两合作探究玩法,教师仔细观察。2.请玩法新颖的几组幼儿展示玩法。3.分组探索玩法,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两组幼儿分别展示玩法并互相进行评价。5.引导两组幼儿进行钻圈玩。6.引导启发幼儿用呼啦圈套火车跟随音乐做游戏。7.教师带着幼儿开动火车,唱着歌儿转起来,转几圈到站了,幼儿下车并把呼啦圈放回原位。四、放松结束师:小朋友们通过自主探索,展示了这么多的玩法,而且又通过合作变出了更有趣的分组玩法,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也能遵守规则,表现得很不错。希望你们以后能多动脑筋去创造出更好的玩法,再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师幼一起深呼吸,做从头到脚的放松动作——拍拍胳膊、互相捶捶肩、捏捏腿、伸伸腰等。[活动延伸]把玩法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呼啦圈。在节奏感较强的旋律下,幼儿随老师做头、肩、胳膊、手腕、腰部、腿部、脚踝等全身运动,从而愉快轻松地参加体育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尝试、探索各种玩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玩呼啦圈的方法并在集体面前展示。通过个别小朋友的玩法展示,帮助其他幼儿了解呼啦圈的不同玩法(如滚呼啦圈、转呼啦圈、跳呼啦圈、乌龟爬背圈等)。由玩法新颖的小组展示玩法过渡到每一组每一位幼儿都能一起玩。比如:分男、女生跳、钻圈玩。活动结束后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引导幼儿懂得和别人分享快乐。
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呼拉圈是孩子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孩子们经常拿着圈当车轮滚来滚去,还喜欢钻圈、跳圈、转圈等。呼啦圈不仅是大人和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常见运动器械,还能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可以说呼啦圈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孩子们在与呼啦圈玩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展开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环节由易到难、由个体展示到小组合作,层层递进、相互衔接,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鼓动者,孩子们才是真正的小主人,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不仅探索出了呼啦圈的多种玩法,而且在小组合作中激发了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孩子们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仅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乐趣,更多呈现出的是快乐、分享、合作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