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2021-06-01 09:08杨淑群郭衬好谭彩姬许双莲
关键词:预见性躁动苏醒

杨淑群, 郭衬好, 谭彩姬, 许双莲

(东莞市厚街医院 手术室,广东 东莞,423960)

全身麻醉可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安全性较高,是确保手术顺利进展的重要方式。苏醒期躁动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表现为躁动、情绪激动和苏醒时间延长等[1]。既往报道[2]指出,疼痛、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等造成的刺激均可引起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此外,恐惧、焦虑等情绪也是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目前针对苏醒期躁动和苏醒时间延迟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通过护理干预减轻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以减少躁动的发生,促进其术后尽快苏醒。预见性护理即通过预见性干预措施,对麻醉苏醒期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苏醒及康复[3]。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用于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中,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麻醉复苏室等待苏醒的120例行全身麻醉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4]分级为Ⅰ级和Ⅱ级,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 无手术禁忌证;③ 依从性好,能配合护理工作。排除标准:① 存在精神系统疾病史或沟通、认知障碍;②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本研究上述内容均经东莞市厚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核实。2组间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在术后均转运至麻醉复苏室,由复苏室护士进行看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关注其病情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现象需及时呼叫医师进行处理。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直至其离开麻醉复苏室。复苏室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其1~3 L/min的氧气吸入,确保其血氧饱和度≥95%。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定时给予清理,避免发生误吸。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管路固定好位置,避免发生折叠、挤压或脱出等现象。

1.2.2 预见性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直至其离开麻醉复苏室。① 低体温预见性护理:患者术中由于输液、腹腔冲洗、术区长时间暴露等,易出现低体温现象,因此需加强保温护理。如调节麻醉苏醒室的温度至适宜范围,为患者加盖保温毯,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避免复温过高或过低而引起患者苏醒期躁动。需要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输液加温器将液体加热至37℃左右,输血加热温度至33℃左右。② 心理预见性护理:复苏室护士了解患者的手术方式、特殊体位和术前的心理状态等,为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待患者苏醒后,适时告知其手术已顺利完成,无须过度忧虑,并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术后恢复。③ 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预见性护理:复苏室护士将潮气量设置为7~8 mL/kg,呼吸频率设置为10~12次/min。动态性监测患者的术后药物残留情况,观察其是否出现呼吸不畅或表情痛苦等症状,及时予以其面罩吸氧以预防低氧血症。④ 体位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四肢进行适当约束,确保约束带松紧合适,避免皮肤受压。⑤ 管道预见性护理:将各管道妥善固定,防止发生管道折叠、扭曲和脱出等现象。由于男性导尿管刺激比女性更大,可通过适当开放男性导尿管缓解膀胱充盈情况,预防膀胱充盈而引起的躁动。⑥ 疼痛预见性护理: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容易发生苏醒期躁动,因此需采用镇静或镇痛手段予以综合控制,同时应尽可能避免不良刺激,如尽早拔出导尿管、气管等,避免因管道刺激所致疼痛而引起躁动。

1.3 观察指标

① 麻醉苏醒期,使用《现代麻醉学(4版)》[5]中的躁动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评价,安静合作为0级;进行侵入操作并出现轻微躁动为1级;未进行侵入操作,存在躁动但无须制动为2级;不时躁动,需加用药物或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控制为3级。②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③ 于入院时及麻醉苏醒期,对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进行比较。④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出现呕吐物误吸、呼吸道梗阻、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见表2。

表2 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例(%)]

2.2 2组苏醒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更早(P均<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2组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

入院时,2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苏醒期,2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同组入院时,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心率均快于同组入院时,但观察组慢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

2.4 2组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见表5。

表5 2组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多发于拔管15 min之后,呈现急性发作状态,伴有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可导致意外拔管、增加创面出血量甚至反流和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既往报道[7]显示,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在18.8%~85%。诱发躁动的原因较多,全身麻醉后由于大量麻醉药物滞留在体内,患者的大脑皮质处于高敏状态,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躁动现象。除此之外,吸痰、拔管等操作也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躁动。

范玉红等[8]指出,患者在全身麻醉术后躁动时间一般持续15~30 min,通过拔除导管、给予药物干预、语言安抚等措施可进行缓解。因此,麻醉复苏室的有效护理对于预防患者的苏醒期躁动、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见性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既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患者苏醒期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科学干预方案,在不良事件未发生时给予患者预防性的干预,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苏咏梅[9]的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发生率。王小清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本研究对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在苏醒期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其原因,预见性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科学护理模式,从分析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出发,制定一系列预防低体温的措施,如加盖保温毯、输注液体及血液加温等,以避免低体温引起躁动。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内环境紊乱所引起的躁动。赵海琴[11]对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的不良刺激因素进行调查显示,疼痛导致的躁动发生率为47.8%,高于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刺激导致的发生率。基于此,本研究在预见性护理中加强术后疼痛管理,通过镇痛和镇静等综合手段控制患者的术后疼痛。此外,苏醒期的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较大帮助,能够促进其意识恢复,加快苏醒。血压及心率水平的升高与患者发生躁动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观察组在麻醉苏醒期的血压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有积极影响,从而降低躁动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促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尽早苏醒,减少苏醒期躁动,稳定心率及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预见性躁动苏醒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会搬家的苏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