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3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产妇糖代谢异常,世界各国报道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 %~14 %,我国发生率为1 %~5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属及孕妇开始越来越注重孕期的营养补充,而孕妇由于运动量减小,容易导致营养过剩现象的出现,使得孕期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增高趋势[1-2]。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极易诱发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结局造成影响,增加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延长产程,造成会阴撕裂,提高产后出血发生率[3]。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对象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孕24周以上空腹下OGTT试验,空腹血糖5.1 mmol/L及以上,服糖后1 h血糖到10.0 mmol/L,2 h血糖到8.5 mmol/L,其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2)首次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高;(3)均为初产妇;(4)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经产妇,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孕妇。按照孕产妇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妊娠期常规护理管理:(1)疏导孕产妇的心理,缓解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建立健康积极的围产期心态;(2)联合营养科医生制定合理饮食菜谱,避免妊娠期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3)监测血糖并联合内分泌科医生调控血糖水平;(4)指导进行适当运动,纠正胰岛素抵抗;(5)督促孕妇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科学服药,控制血糖;(6)分娩期给予干预改善分娩结局;(7)分娩后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8)胎儿娩出后给予相应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表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1.2.2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1)计划(Plan):产科门诊热情、暖心接待,指导孕妇完善相关检查,根据孕妇建档资料和疾病现状,制定全面的PDCA循环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健康档案、健康宣教、营养干预、运动指导、体重管理及血糖监测。(2)实施(Do):①健康档案:根据孕妇的建卡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胎儿监测、尤其是血糖控制情况。②健康宣教: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往往缺乏对于疾病的认识,对孕妇进行母婴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孕妇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可以邀请分娩成功的案例前来交流,树立产妇的信心,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4-5]。③营养干预:营养科医生根据孕妇和胎儿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膳食食谱,满足孕妇和胎儿所需要的营养,尤其是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要充分,混合搭配荤素,主食遵循干、粗、杂原则,甜、糖、精细白食物要减少摄入。④运动指导:孕产妇餐后在家属的陪同下散步30 min,告知产妇及家属若出现宫缩、出血、胸痛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运动,报告管床医生给予处理。⑤体重管理:孕期每周监测孕妇体重变化。⑥血糖监测:指导孕产妇血糖自我监测,定期随访,告知其返院监测和治疗时间[6]。(3)检查(Check):检查的内容为实施阶段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尤其是患者的膳食、体重、血糖、胎儿发育等内容给予检查,肯定进展顺利的工作,归纳经验,记录难以实施的项目内容[7]。(4)处理(Action):根据难以实施或者进展不顺利的项目,分析原因后调整计划,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直到完善PDCA循环管理。
1.3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早、中、晚餐后2 h)。(2)围产儿并发症:比较两组宫内发育迟缓、呼吸窘迫、低血糖、巨大儿、早产发生率。(3)围产期并发症:比较两组孕妇围产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肩难产、羊水过多、产褥感染、 妊高症发生率。(4)护理满意度评价:产妇住院分娩出院前由护士长指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盲法调查,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内容、技术、态度、效果等内容,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6.0软件统计,配对和成组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护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护理前后餐后2 h血糖指标变化 干预前两组各时间点餐后2 h血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早、中、晚餐后2 h血糖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早、中、晚餐后2 h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护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标变化比较
表3 护理前后餐后2 h血糖指标变化
2.3围产儿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较对照组16.67 %显著下降(P<0.05)。见表4。
表4 围产儿并发症比较[n( %)]
2.4围产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较对照组26.67 %显著降低(P<0.05)。见表5。
表5 围产期并发症比较[n( %)]
2.5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67 %,较对照组80.00 %显著提高(P<0.05)。见表6。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而在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异常等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过临床治疗,一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分娩后产妇的血糖即可恢复正常,但是若在妊娠期不给予有效的干预,任其恶性发展,不但增加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还会威胁母婴安全,甚至有孕产妇发展为显性糖尿病,对孕产妇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9]。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这与妊娠期不科学的饮食密切相关,若产妇晚期转化为2型糖尿病,新生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10]。因此,探究积极的干预措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表6 护理满意度评价[n( %)]
PDCA循环管理源自于美国质量管理学会,由管理专家休哈特率先提出,戴明进行了后期推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疾病的管理。PDCA循环管理的核心依次是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首先梳理工作的内容,其次建立工作的方案和计划,而后根据方案实施,不断检查工作的效果,对于难以实施的项目要及时调整,循环管理,直到各项措施达到最优化[11]。本研究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的孕产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显著下降,并且围产儿并发症、妊娠并发症均显著下降,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说明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PDCA循环管理中健康宣教促使产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及营养学知识认知更加透彻,促进产妇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循环管理需要对孕产妇的膳食、体重变化、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膳食指南,满足孕产妇控制血糖和妊娠的营养需要,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率;PDCA循环管理注重检查的反馈性,及时调整护理管理方案,提升护理管理的效果,改善分娩结局。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