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卫
[摘 要] “一轴心、四结合”是职业学校大语文教育的实施模式,它强调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从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教学评价现状及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基于这一模式的教学评价作了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大语文教育模式;教学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218-02
“一轴心、四结合”是职业学校大语文教育的实施模式,它强调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这一理念是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基于这一模式的教学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革新呢?下面我将从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教学评价现状及评价方式的探索几个方面阐述观点。
一、中职语文的学科定位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提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鍵能力。在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情感体验,接受熏陶感染,使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传统文化素养在润物无声中逐渐形成。正因如此,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应该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思维素养自然得以提升。这对职校一线老师提出了注重语言文字实践、情境体验浸润、突出“语文味”的教学要求。
基于上述的语文教学要求,中职语文的教学评价也应该落脚在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新课标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学习品质。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围绕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具体的学习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也就要求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即教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中要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然最终落脚还是表达。
二、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方式落后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仍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内容单一,范围局限在教材中,甚至是练习册、样卷中,考前学生只需在较小范围内突击,即可轻易达到及格线,而评价结果并不能体现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这种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二)评价标准僵化
中职学校的语文试卷多源于试题库,题型单一,评价标准单一,更多的是强调与标准答案一致,考试宗旨千篇一律,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及个性化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学习兴趣持续下降。
(三)评价内容局限
中职语文考试局限于书本或者练习册上的内容,呈现在试卷上的考点零碎,缺乏系统化,或侧重字、词、句的理解,或侧重知识的再现,无法以综合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全面能力。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较少,或者主题陈旧,脱离实际,无法适应新时代职校生的需求,更无法满足企业对职校生语文能力的需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对学生采取类型化的评价内容,同样的评价方式、相同的评价标准,看似公平,实际上并不能客观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降低了学习效果,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违背了大语文观强调的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依然局限于课堂,教学评价也局限于一家之言,难以逃脱课堂之外,依然是与社会脱节的,长此以往,职校语文依然是没有生命力、无法历久弥新的课程。既然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脱离实际的语文又该怎样来体现这一特性呢?新课标所说的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该从哪里习得呢?
三、中职语文评价方式的探索
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评价是教学的最大需求,应对学生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学习的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教学评价必须是综合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评价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包括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遵循评价的导向性、整体性、发展性原则,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及评价真正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宗旨,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多元化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由单一的任课教师评价转变为以任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他老师参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听课老师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任课老师主观情感及试卷考试成绩的弊端,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公正。任课老师的评价能够把握评价的科学、准确,自评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评价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也会得以提升;互评能让学生在评价别人时看清自己,促进双方的进步;而某些内容的评价中其他老师的参与可以促进语文与专业学习的交融。例如,口语交际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挑选部分学生和专业老师参与评价,学生对专业领域及语文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评价内容丰富化
教学评价中减少对纯知识类内容的测验,尽量不用有标准答案的试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允许言之有理的自我阐述。评价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知识,而是用一个活动主题,在准备活动和展示中评价学生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及自身所形成的其他语文素养,形成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以中职第一册第一单元“青春诗会”实践活动为例,老师规定好选篇要求,展示注意点及具体要求之后,其他的都可放给学生,学生在选篇过程中自然会有所判断,自然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及审美情趣的呈现。学生在准备朗诵、寻找配乐、搜集资料、制作PPT、撰写串词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传统评价,活动中学生呈现出来的合作沟通能力、语言组织、信息筛选、艺术审美素养都是可以评价的方面。而这些被称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不仅仅是课堂上一时所能完成的,更是学生课前学习的缩影,而这些都不是单凭传统的课堂测验所能评价来的。
除此之外,教學评价也可以与专业、生活、课外相结合,任课老师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语文教学突破点,实现语文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与专业技能评价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大语文观的语文课内与课外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目标。比如在写作教学中,中职学生普遍有不愿写、不会写的情况,语文老师若能联系学生生活、唤醒学生经验、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边放开、边规范”,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表达生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评价语言的多样化
中职生多是被中考所抛弃的淘汰者,在初中时就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听到的批评多于表扬,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学好的信心。在此情况下,语文教学评价可以采用更丰富的偏向于鼓励性和赞美的正面语言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正面的激励与反馈,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当然,老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具体而真诚,杜绝假、大、空的敷衍,一次次独特而具体的评价自然能够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自尊与自信。
(四)评价标准的分层化
职校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对此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尝试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类的考核,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中获得符合自身学习实际的客观评价,避免较大的心理落差,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以《口语交际·拜访》为例,要求设计一段拜访对话,其中必然包含至少三个评价层次。首先是人物设计,情境中的人物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都有接待行为和语言,能不能形成对照;其次是过程设计,拜访的过程是否完整,是否包括预约、进门、寒暄、晤谈、辞别;第三是人物语言设计,语言有没有做到礼貌得体、真诚,符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能否保证拜访的顺利进行。
总之,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轴心、四结合”的大语文教育模式强调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读、写、听、说有机结合。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相应地,教学评价也要紧追步伐,否则缺少了发展的教学评价,语文教学的变革也难以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缪琳娟.中职语文多元性教学评价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210-211.
[2]朱玫蓉.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三维”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33):76.
[3]姚坤强.中职语文“学教做互动”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9(37):50.
[4]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基于芙蓉中华中学华文多元化教学评价的个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孙晓榴.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0):153-15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