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茹
在课堂上,如果采用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单方面记笔记和接受知识的方式教学,教学效果肯定难以尽如人意,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难有实质性的提高。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数学学科上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之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用处多多。而这,恰好也是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初衷。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巧妙地借助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所有小学生都能融入集体,参与课堂中来。“问题导学”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新的窗口。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如何进行列式计算或加减乘除运算,学习数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萌发对数学思维的热爱,善于思考,尤其是能利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而以往的教学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背诵数学公式,数学课堂教学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问题导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课教学的意义
“问题导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启新的学习内容时,要善于发问,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从一堂新课一开始,学生就处于被动状态,那么课堂氛围注定是枯燥无味的。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思想。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进行学习的。而“问题导学”就是通过一些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已有經验和新的经验进行良好联结,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地位。
二、如何发挥“问题导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师要提高提问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发出“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种封闭性的提问,这种提问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的回答无非就是“是”或“对”,这是无效的课堂互动。教育教学终究是在实践中得出真知的,教师要注重总结和积累优秀教育经验,不断加强专业能力。提问的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教学小数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问:“大家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的商品标价是有小数点的啊?你们知道售货员阿姨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钱的吗?”这种问题就是真正的问题,可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启新课学习,思考问题。而教师要想充分驾驭真问题的提问,是需要主动去网上找些资料或利用优秀教学案例、参加专家讲座来进行自我提高的。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往往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自动手做过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是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教师作为充满智慧的长者要牢牢掌握学生的已有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比如在教学小数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呈现整数加法运算23+27=?再给出相应的小数运算式2.3+2.7=?让学生感受一下它们相似的地方,想一想自己的已有经验是否可以直接迁移过来。再比如,教学立体图形时,可以呈现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长方体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进而上升到一般规律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异。
(三)教师要熟练掌握媒体技术
在信息时代,技术的力量也在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式。以往教师在讲正方体展开图的时候,都是自己用纸画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然后在前面向学生展示怎么折可以围成正方体。因为出题的方式和问题会变化,教师每讲一题都要重新自己手工做一个小教具,耗费时间和精力。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就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相关的动态图形变化软件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立体图形的变化。但是,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些固化地解读,他们认为把PPT做好,就不用再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写了,而且,给这届学生做好的课件还可以给下一届学生来用。确实,多媒体技术具有重复和共享的特点,但是如果仅仅被教师这样利用,其实是对教学手段的一种浪费。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导学之后,还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与反思。新教育和课程改革也要求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意识,大胆客观地分析自己收获了哪些,是否还存在一知半解不太明白的地方。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同伴之间的点评交流,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国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繁忙,很难全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自己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让他们认识到这样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不要觉得问老师问题是一件害羞的事情。
“问题导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展开之前巧妙提问,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好奇心。在课堂上要多提开放的、有意义的真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收获进行总结,是一个自我检验的过程。“问题导学”模式将权力下放到学生自己的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生动活泼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