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叙事疗法;自我认同;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66-04
【作者简介】夏春娣,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江苏镇江,210004)党委副书记,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青少年时期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认同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学生面对自我同一性危机,因此,需要帮助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本课遵循叙事治疗的理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外化,从客观的视角看待优点和缺点,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相信自己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教学过程】
一、看见:独特的我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在纸的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手按在纸上,用笔描出手的轮廓。描好后在组内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没有完全相同的手印,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
教师:是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并且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是独特的,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二、接纳:真实的我
1.寻找优缺点。
教师:请将自己的5个优缺点分别写在5根手指上,看看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满分是10分,你对自己的满意度是几分?
学生1:我的优点是善良,会跳拉丁舞;我的缺点是懒惰、粗心、任性。我写的缺点比优点多,我对自己的满意度是5分。
学生2:我写了3个缺点和2个优点。我对自己的满意度是4分。
教师:看看自己写的内容,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1:我发现写缺点容易,找优点难。
学生2:我发现自己写的缺点比优点多,我觉得自己不够自信。
教师: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将学生的优缺点集中呈现在投影大屏上。
优点:乐观、热情、开朗、幽默、独立、美丽、知性、优雅、聪明、积极、坚强、善良、大方、宽容、文明、自信、团结、友爱、和谐、诚信、诚实、爱国、正能量……
缺点:懒惰、粗心、暴躁、任性、不独立、胆小、自卑、自恋、叛逆、自私、吝啬、狭隘、骄傲、自负、敏感、脆弱、消极、容易放弃……
2.角色体验。
教师:如果将这些优点全部集中在“小优”(优点)身上,他的感受如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如果将这些缺点全部集中在“小缺”(缺点)身上,他的感受如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教师邀请一名学生体验“小优”的感受。(当学生走上讲台披上一条红色的围巾后,他就变成了“小优”。体验结束后,要取掉围巾,进行去角色化)
教师:身为小优,你有什么感受?
小优:我觉得开心、自豪,也有点担心自己不够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优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1:很自豪。
学生2:有压力。
教师:小优,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小优:能被同学理解、赞美,我很开心。今后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教师邀请一名同学体验“小缺”的感受。(当学生走上讲台披上一条蓝色的围巾,他就变成了“小缺”。体验结束后,要取掉围巾,进行去角色化)
教师:身为小缺,你有怎样的感受?
小缺:自卑、伤心、绝望。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体验他的心情吗?
学生1:失去信心。
学生2:自闭。
教师:小缺,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小缺:我觉得很感动,因为被理解了。同时,我也很想改变。
教师:你想对小缺说点什么?
学生1:加油。
学生2:希望你能确立目标并为之努力。
教师:在刚刚列出的缺点中,哪个缺点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
学生:自恋就没有那么糟糕,有时,自恋的人也有一点可爱呢。
3.心海导航。
教师:请大家翻到课本的第26页,阅读“心海导航”的内容,想想我们如何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学生阅读并交流。
学生1:肯定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
学生2:正视“假象的观众”。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群“假想的观众”,会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和评价。其实,我们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教师:是的,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更要审视自己的内在,接纳真实的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采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和寻找例外的技术,引导学生将优点和缺点分离外化,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真实的自己,努力完善自我。
三、完善:玩偶见证
1.意向对话。
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此,我们的心中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意象对话。
教师:你看到了吗?如果看到了,请点点头,慢慢地睁开眼睛。
学生1:我在镜子中看到了一个女生,好像就是我。她虽然不漂亮,但是面带微笑。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绩优秀、受人欢迎的人。
学生2:我在镜子中看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影,她好像不太开心。她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了那个心目中的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人眼中的自己。
2.玩偶见证。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心爱的玩偶拿出来,设想一下,在玩偶的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尝试以玩偶的视角和语气来介绍它和它的主人。
PPT展示:玩偶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从哪里来,住在哪里,今天出门的感觉,主人带自己出门的原因。玩偶介绍主人的内容包括在玩偶的眼里,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主人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什么,让玩偶感到骄傲的地方在哪里,玩偶想对主人说些什么鼓励和建议的话。
教师:今天,老师把心爱的玩偶“小企鹅”带到了课堂,老师先示范介绍一下。大家好,我是小企鹅,我是主人的朋友送给她的礼物。平时,我就在办公室陪伴主人,今天,她带我来见大家,我非常开心。在我的眼里,主人是一个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人,同学们都很喜欢她,这让我为她感到骄傲。我希望她能够变得更加优秀,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准备2分钟,然后走到听课教师中,选择一名教师作为自己汇报交流的对象。
学生1:大家好,我是主人心爱的文具盒。主人10岁生日时,主人的奶奶把我送给了他。今天,他带我来上课,我很开心。在我的眼里,主人是一个热情开朗、大大咧咧的人,数学成绩好,唱歌也好听。我希望他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生2:刚开始我不好意思,在得到夏老师的鼓励后,我找到了一位友善的听课老师进行交流。谢谢老师给我锻炼的机会。
学生3:能否请听课老师说说对我们的印象?
教师:好的,我们来请一位听课老师说说他的感受。
听课教师:同学们能够落落大方地与我们交流,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教师:我们通过玩偶以及听课老师的视角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给自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意向对话,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审视、反思,了解自己,接纳自己;通过玩偶见证,让学生从玩偶的视角看到并表达出自己的优点。另外,让听课教师成为现场资源倾听和欣赏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四、升华:感悟收获
教师:你现在对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你喜欢自己了吗?当你喜欢自己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满分是10分,此时你对自己的满意度是几分?
学生:此时,我的心情是愉悦的,我很喜欢我自己。刚上课时我对自己的满意度是3分,现在是8分。
教师:今后,你会如何看待身边的人?你如何看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我会更全面地看待身边的人,因为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这节课也让我们懂得了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PPT展示:我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中学生,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时,我又是一个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因为我有无限的潜力。我是一个独特的人,我就是一道风景。
師生朗读。
教师: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就是一道风景。我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希望大家记住今天的课,做到接纳自我、欣赏他人,就像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中所唱: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
师生齐唱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对当下的满意度打分,给自己反馈。最后,通过朗读、唱歌的形式强化认知,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研讨课,整节课的设计基于叙事疗法的理论,将外化、玩偶见证、重要他人见证的技术融于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请学生扮演“小优”和“小缺”的环节,原先的设计是先请一名学生扮演“小缺”,但学生无应答,大家对如何扮演有些顾虑。于是,临时改为先请学生扮演“小优”,然后再请学生扮演“小缺”。在扮演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围巾披在学生身上赋予其角色,扮演角色结束后进行去角色化。所有的教学预设和课堂调整都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上,教师要充分感受学生的感受,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安排,提升教学实效。
【点评】
本课的选题对女生来说很有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自我评价这一项上,女生明显低于男生。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从4~6分提升到了8~10分。
本课的一个亮点是资源利用产生于学习现场。课上,教师基于叙事理论,运用学生自带的玩偶作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资源。另外,充分利用现场听课的几十名心理健康教师,他们倾听学生的介绍和表达,给予真诚的赞美和肯定,让每个学生的脸上都绽放出幸福自信的笑容。在分享活动感受时,有学生提出让听课教师也分享一下感受,听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正向的评价,再次给她们赋能。在这里,听课教师和玩偶都是女生成长的重要“见证者”,陪伴她们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肯定。
(点评嘉宾:顾康清,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镇江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