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校共育;责任界限;学生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2-0051-02
【作者简介】经苑玥,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06)教师,二级教师。
小灵,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她平时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比较少,所以在班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有一段时间,小灵突然开始上学总是迟到,经常不交作业,甚至不写作业。我悄悄地找她聊过几次,可每次她都回避我。无奈,我只好与她的父母联系,希望他们能关注一下孩子目前的状况。沟通交流中小灵的爸爸妈妈都表示会关注,可是,我并没有看到期望中的改变,小灵依然是每天迟到,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依然不理想。
我知道学生突然出现异常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不想就此放弃。我总是找机会与小灵交流,与他的父母联系。慢慢地,我发现小灵好像给自己包裹了一层厚厚的保护膜,她把自己紧紧地封闭起来,不让外人走进;而她的父母对我反映的情况,每次也只是表面应承。他们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每次的沟通都像是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力、空洞、毫无回响。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小灵一起学舞蹈的一个同学悄悄透露给我一些信息:小灵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抛弃她们母女重组了家庭;小灵妈妈天天沉迷于手机,不管小灵;小灵说她恨自己的爸爸。这令我心头一震。难怪她最近都不带水杯,喝水总是借一次性水杯;难怪她经常不吃早饭,几次因为低血糖晕倒;难怪她会淋着雨上学,大冷天里衣服却穿得很单薄……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小灵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现在看来是小灵的妈妈没能从自己的情感中走出来,所以对孩子的照顾也疏忽了。小灵作为一个初中生,其实也应该具备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可是在这样一个青春敏感的时期,对于家庭的突然变故,孩子肯定是没办法坦然接受和及时调整的,所以内向敏感的她只能默默承受。而她之所以不肯敞开心扉,不肯向外求助,一方面是青春期的敏感自尊,一方面肯定也是有来自家庭的影响。因为在与我的多次沟通中,她的父母始终对家庭的变故绝口不提,对我的意见和建议敷衍了事,自然也是感觉面子大于一切。
作为班主任,我肯定不能不管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了解到学生有这样特殊的情况后,但我也知道,学生家庭的問题不是我这个教师能改变的,父母需要时间自我调整。既然家校共育这条路暂时走不通,那我就转变思路,暂时放下与家长的无效沟通,先关注我的学生。我开始思考:小灵现在最需要什么?我能给她什么帮助?认真思考后,我感觉当下小灵最需要的不是学业上的帮助,而是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注。父母离异对小灵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且她的负面心理已经外化为了负面行为——不敢相信他人、不愿坦露心声,所以我考虑从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两方面入手。
小灵英语口语比较好,英语是她目前唯一保持学习热情的一门学科,于是我在一次班级重新安排座位的时候,让她和英语课代表做了同桌。英语课代表是一个学习能力强且非常乐于助人的女生,我想有共同兴趣的两个人应该能更快建立友谊。在我的有意安排和无意暗示下,英语课代表很快与小灵有了共同的话题,她们会在课间一起写写画画,她们会在课后一起背诵英语课文、讨论英语阅读。虽然,小灵在班上依然沉默寡言,可是我能感觉到她小小的变化:她不再总是一个人坐在课桌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会在同学们课间谈论某件事情时静静地站在一旁倾听,她会在某些同学“耍宝出糗”后捂着嘴巴笑眯了眼……
小灵喜欢画画,有一次她破天荒地在作业记录本上画了一个小女孩的简笔画,我立马留言表达对这个小作品的欣赏。于是,在下一次的作业记录本上,她居然画了一幅我的小像,我心里乐开了花。一个下雨天,我一早便留意到小灵没有带伞,于是放学时,我请她帮忙把作业本送到办公室,在她放下作业本后我关心地问:“外面下雨了,你带伞了吗?”“没有。”她有些羞赧地说。“正好我这多一把伞,借给你哦,谢谢你帮我送本子。”小灵怯生生地接过伞,轻声地对我说:“谢谢老师。”第二天,小灵还伞时悄悄塞给我一块巧克力,我非常开心地收下了。随着我们之间距离的拉近,加之同桌给她的学习上的帮助,小灵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更加用心。于是,我趁热打铁,任命小灵为英语小助手,协助课代表工作,一方面表达我对她的信任与喜爱,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增进我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小灵工作仔细又踏实,我经常借机在班上表扬她负责的工作态度,帮她树立信心。自此,小灵在班上找到了存在感,还找到了好朋友,她在我面前笑的次数更多了。
小灵的妈妈似乎也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她开始主动与我联系,对我的回应也更加积极,会主动向我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啊,哪有父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呢!更多时候,家长的不配合,或许不是他们不想配合,而是无力配合或者不知道如何配合。教师不是万能的,我们有“可为”的专业领域,也有“不可为”的无奈之处,在明确教育边界的同时,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耐心与支持,同样需要给予家长理解与包容,因为有时候需要“救赎”的不一定只有孩子。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包揽一切,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得尽善尽美,但我们可以用爱的力量在教育边界上给予家长和孩子最大的温柔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