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书 【之二】

2021-05-31 02:45王月鹏
散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招待所渔村渔民

王月鹏

夜宿渔村

是在某个夏日午后, 我们去到那个叫初旺的渔村。住处被安排在镇上,距离渔村有段距离,说是条件相对好一些。我们住了一晚,感觉并不好,执意要搬到村里去住,文化馆老仲于是陪我们去考察了渔村可住的几个地方,最后选定一家招待所,我们戏称这是村里的“五星级酒店”。

招待所房间有些暗,潮湿。没有书桌,老仲临时从学校借来两张课桌, 桌面上是厚厚的污渍,想擦一擦,越擦越脏,我用几个牛皮纸信封铺在上面,开始伏案工作。

一种异样的感觉激荡在我的内心,不知道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我在这个渔村会看见什么,写下什么。坐在招待所的屋子里, 时常就会听到一声闷响从远处传来,脚下的地面随之颤动,有下沉感,房屋也似乎有些摇动。据说渔村附近在搞一项填海工程,需要把一座小山挖空,爆炸的声响不时传来,有时强烈,有时悠远,说不清跟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渔村是否有关系。村人似乎早就习以为常。大地在爆破声中颤动,他们看起来很淡定,除了牢骚几句,似乎并不真的介意。

房间隔壁住了四个河北民工, 他们是来渔村的工厂安装粉尘设备的, 开一辆夏利车,每天早晨出发,夜里归来。我想跟他们聊一聊, 又觉得他们属于我的文章主题之外的话题。当我想要跟他们说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搬走多日了。在渔村,在这个招待所的院落里, 我们保持了城里人的生活习惯,房间与房间不相往来,心怀警惕。午夜时分,我在招待所院子里踱步。招待所的大门紧锁,门外偶尔有车辆呼啸而过。院子里的狗,起初因为我的踱步而狂叫,一会儿就适应了。院子里安安静静的。

渔村的夜晚,是以海为背景的。

海成為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背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浮在这夜色中的, 身边的一些细小的恐惧,会随时侵袭我。比如,像蜈蚣一样的虫子,常从脚底下倏忽溜过。书桌上偶尔可以看见爬行的小蚂蚁。我不伤害它们。它们在我的书桌上跋涉,我们也许是同路的人。午夜时分是不能临窗远望的, 因为一抬头常常就看见一只壁虎正在身前的窗玻璃上与你对视, 白色的肚皮在灯光下格外清晰。朋友告诉我,在厕所里他曾看见一只蝎子在疾走。夜里解手,是需要去院子里的,我恨不得眼神变成两条线,只看到该看到的,除此之外一律视而不见。我不知道我会看见什么,我缺少看见的勇气。我总觉得在我的身前身后有另一种存在,就像无边的夜色里隐藏着巨大的喧哗。

白天见到的事,在夜里逐一回想。渔村之夜,像一个巨大的过滤器,将白日的所有杂念过滤掉了。一直以为自己还算是有定力的,在渔村,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是多么浮躁, 只是这浮躁被一种所谓思考和忧虑的面孔给掩饰了。住在渔村,我觉得我的心并没有真正在这里停栖,我一直记挂着的,其实是村外的事情, 难以抵挡来自渔村之外的巨大惯性。手机在遥控着我,微信朋友圈不知疲倦地传递外面的消息。身在渔村,我每天需要拿出大块时间处理渔村之外的现实冗务。想到这个广大的世界有那么多琐事在等待着我们, 茫然的情绪就在心底涌动。

渔村的夜晚是安静的。远远地传来狗吠声,越发地衬托了渔村的安静。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窗外的声音就渐渐有了。村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起初以为是在吵架,侧耳听了一会儿, 很大的嗓门里其实夹杂了夸张的玩笑,也就释然。这是渔民的说话习惯, 普遍嗓门大, 大约是因为海上风浪大,说话的声调在不知不觉中就高了起来,以至于成为一种习惯。

早晨四点半起床,去海边码头。果然,看到众多船长聚在码头,大约分成了六帮,随意地聊天。这已成为每天的功课。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船长们就陆续走向码头,不管是否出海,他们都要到码头聚一下,看看船,聊聊天,风雨不误,越是有风有雨的坏天气,越是要到码头看一看,他们惦记着自己的船。

填海的石头,堆在海边。年初筹备“中国渔灯文化之乡”授牌仪式的时候,我曾长时间站在这些填海的石头跟前, 感慨,抚摸,似乎听到石头内部涌动着大海的潮汐。遥看守海人的龙山庄园,依然是彩旗飘飘。不远处是大片的海参养殖房。在路的拐弯处, 才发现老龙山脚下被挖出了一块巨大空地,看上去竟有悬崖感。猜想大约与当年建渔港有关,但又说不准,改日问一下,想要弄明白。

人的力,在改变很多的东西。这些被改变的东西,同步也改变了人的某些部分,已知的和未知的。我对渔灯文化的书写,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 越发体会到了其中的复杂况味。这是一种注定消逝的事物。我的书写, 对这种注定的消逝或许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对我是有意义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从现实冗务中挣脱出来,与渔村和渔民朝夕相处那么多日子。我所收获的,比我所想到的更多,它们必将影响到我以后的生活与写作态度。我觉得我的书写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达, 它更多的是一种留存。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这种留存颇有几分悲壮意味。

那天傍晚下起了雨, 一辆北京牌照的小车开进招待所院子。他们来自北京,自驾游,从网上找到这个渔村。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像我这样,在这里度过一些日子,然后带着自己的体会,离开这里。对于一个村庄,对于这个世界,其实任何的人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很多人倾其一生也难以懂得。包括我,也是这样的。我常常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人生,其实任何人在抵达终点之前所看到的, 永远只是自己的某一部分, 他永远看不到完整的自己。

也许该与招待所的主人聊一聊了。采访了半个村子,我却很少与他说说话。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对身边的故事,却迟迟没有去了解,潜意识里似乎觉得身边的故事太近了, 即使对于我这样的驻村体验者, 也很快就把招待所当作了自己的“地盘”,我的目光更多地用在搜寻散落于渔村四周的故事, 他们的隐秘和不确定性,对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把昨天的我复制到了今天, 无论思维方式还是处事态度,原样地复制到了今天,虽然我所面对的人与事都已迥异。

我犯下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在我看来的那些所谓神奇物事, 不过是渔村和渔民的日常。这样的日常,被忽略被抽空已经很久了。

日常的力量, 也许这该是我在渔村的最深发现。当我试图描述和表达这份日常时,我才感到了那些既定语言的无力。我已经被它们操控很多年了。也曾想过,即使从中突围,脱身,又可去往何处?

突围,脱身,又可去往何处?走在渔村,不管是村人还是打工者,只要是静止在某处,站着,或者坐着,几乎都在低头看手机。手机已经奴役了所有的人。在渔村, 可以看到通信公司的若干个充值业务点,甚至连渔民家的春节对联,也是通信公司印制的。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复制到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采访的时候, 我与友人在各自的房间里埋头写作,互不干扰。渔民只看到了我们的散步,像某类闲杂人员,在村子里到处晃荡,听他们“说瞎话”。他们不知道,夜深的时候, 这两个人伏在招待所闷热的小屋里,跟自己较劲,跟整个世界较劲。这在他们看来,显然是吃饱了撑的。有几个晚上,我与友人因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同,竟然争论到了下半夜, 这丝毫没有影响隔壁房间的酣睡声。我们的争论,与渔村有关,却不被渔村所知, 这样的争论在渔民看来是可笑的。

驻村之前,有几件必须要做的事,没来得及落实。在渔村的日子里,我一直惦念在心,一个月下来竟然渐渐地淡忘了那些事,想要再去落实的时候, 又觉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生活中的很多事,大抵如此。看似务必去做的,其实未必重要。有些事,不做,即是态度。这与躲避是两码事。

我所期待的理想状态, 是拥有一套自我封闭系统, 它对于这个世界时刻是开放的,但是在独自的时候,又是懂得自我封闭的。而渔村, 世世代代都在向着大海讨生活,如今它除了面对大海,还在面对大海之外的世界。渔村的意象,由零星的、分散的,渐渐地有了一条隐秘的线索,渐渐地汇聚,形成一个看法,变得越来越清晰。我说不清楚这该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 当我终于从迷乱中形成一个稳固的看法, 同时很多具体的事物在我的看法中被遮蔽被清除掉了,至少从这一个多月的观察和记录来看,这样的变化未必是好事。我不希望一个月的驻村生活最后仅仅归结为一个看法,就像人的一生, 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评价和结论。我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的打开与拓展,一段生活是这样的,人的一生也是这样的。这里的陌生感,这里的无序状态,都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多意外的收获。对于渔村之外的世界,渔村是一个思考的过滤器。在渔村,我理解了整个世界。当我离开这个渔村,重新回想和打量,抑或故地重游,也许会生出一些另外的感受。那是以后的事了。

网里或网外的海

渔村招待所的南面是一家网厂, 房间的窗户正对着网厂的院子。看门的是个老人,走路迈着外八步,腰间别着收音机,他在院子里一高一低、亦左亦右地踱步,腰间的收音机总是响着各种音乐,他什么都听,并不挑剔,似乎从不做任何的选择。我猜测他只是喜欢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他是孤独的。想起我们住进这家招待所的第一天,已是凌晨一点多了,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从窗口斜对面的网厂传达室传来电视机的声音,夸张,无拘,像是一台戏正在上演。我越是难以入眠, 就越是觉得受到那声音的搅扰,以至于有些愤愤不平了。天亮了转念一想, 又觉得或许网厂看门老人的听力不太好, 夜里又睡不着, 只能靠电视打发时间。我的心里生出顾虑:此后我在渔村要住一个多月, 假若那个老人的传达室每天都传出如此巨大的声响, 我恐怕只能另觅住处了。我跟招待所的主人说起这事,他说那个老家伙啊,没事的放心吧。第二天夜里,窗外就安静了。我对这安静, 感到有些不适,也有些歉意。招待所老板找到我,说看门老头昨晚喝醉了,睡前没关电视。当天我们去网厂采访,径直走了进去,看门老人并没有出来阻拦我们,也没有询问找谁。我朝他点点头,摆摆手。他也朝我点点头,摆摆手。我们从没说过一句话,却是早就认识了的,每天我写累了,就站到窗前,看天,看地,看網厂的院落,有时他会一高一低、亦左亦右地从院里走过, 看我一眼, 继续踱步。更多的时候,我看到他在织网。蓝色的线绳铺在地上, 他跟另一个人捋顺着那线绳,在我的窗前走来又走去,速度并不快,穿梭似的, 隔个三五天就堆起了小山一样的网线,然后会有货车开进网厂的院子,把网拉走。

雨一直在下。网,齐整地摊在地上。雨水从西往东顺势流淌,流经这些网,然后继续流下去,就像海水从网中漏出的样子。有什么东西留在了网中?在目力之外,我看到时光的另一种形态。

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来这个渔村住段时日,对比渔村之外的那张现实之网,我的选择更像是一种逃离。我在“隔岸观火”。透过一片巨大的水去看火, 火的烧灼感被淡化了。我对于“火”的理解,因为水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彼岸的存在,是“异”于此岸的。

网厂的黑狗是用绿色网绳拴着的。黑狗无所事事,见了陌生人也一声不吭,看它百无聊赖的样子, 我心里装着的那些事更加纠结起来。

雨连续下了两天。雨是容易让人滋生乡愁的。此刻,在渔村,我的乡愁指向了三十公里之外的城市,那里有我的家,我的妻女和父母。网厂传达室老人的收音机正在播着音乐,音乐声和雨声混在一起,像是一些莫名的情绪。这雨声一直延续到梦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竟然疲倦得没有力气醒来,只觉得雨一直在下,把网厂的院子淹没了。院里的网飘散开来,像被撒进大海的样子。我站在招待所的窗前,看眼前的海,以及海里的网。记得渔村招待所大门的两侧是被金色瓷砖包装起来的, 其中一侧隐约有“网具厂”的字样露在外面,看来这个招待所从前也是网厂的一部分。走在渔村,可见各种残破的网用来做了门前菜园的围挡,到处弥漫着海的味道。

海的味道,大约是咸涩的。在高原,她随身携带了一小罐氧气, 我问她, 用得上吗?她说没什么,就是想尝一尝装在罐里的氧气。那是海拔三千米的大西北藏区。我们并不相识,是来参加一次笔会的。她身穿米黄色T恤衫,清秀洒脱,言谈举止都是青春的气息。“尝一尝装在罐里的氧气”,这是多么生动的讲述, 让我想到从大海里被分离出来的,且装进了某种器皿中的水。当海水脱离了大海,它还是海水吗?

我来自海边。我从没想过尝一尝大海的味道。我熟悉大海的咸涩气息,觉得它们是无须确认的存在,犹如这大海,是不必质疑的。海如此博大,谁有资格质疑大海?

一张网,是不甘心的。

网里留下的是海的馈赠。网之外的海,永远在看着那张网和撒网的人。听老船长讲,以前一网下去可以收获上千斤的鱼,如今海瘦了,休渔期有人还在偷偷撒网。他说网扣越来越小了,连产卵的鱼都不放过。海瘦了。这个瘦弱的老人,他说海瘦了。

一个又一个的“结”,拼成了一张网。想起结绳记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储留记忆的方式。我们都是在与各种“结”相处的。在渔村,一个老渔民可以随手打出若干的“结”,用来应对不同的状况。生活是一张网,我直到中年以后才算真正理解了这个比喻。网,看似相同的格子,并立于同一平面,而只有亲历了一些事, 才会懂得格子与格子是不同的,正如城市的万家灯火,同样的窗口闪着不同的梦。一张网,筛掉一些事,留下一些事。网是由一个个的“结”构成的,那么多的事交织在一起, 用来比对和筛选那些后来的事。在渔民心里,是信赖“经验”的。他们的很多经验是从风里来,从浪里淘的,甚至是用命换来的。

一张网,是人与海打交道的工具。从一张网可以窥见人的内心,网扣的大小,决定了人与海的关系, 这里面有最起码的伦理和道德。人类与大海之间,不仅仅是征服与被征服、赞美与被赞美、想象与被想象,还应该有更为平和与久远的东西介入进来。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

海在我的心目中,是有人的性格的。我时常想象,石头之间也是有语言的,无非我们听不懂而已。鱼类之间的交流,比如一条普通的鱼,如何与一只鲸鱼产生对话?当那条鱼进入鲸鱼的体内,距离更近了,真正的对话是可能的吗?

海里的资源越来越少。一张面对大海的网,让我觉得整个思绪漏洞百出。

我看到网里的海与网外的海, 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网厂的那个看门老人,我觉得他是渔村的智者, 他同时懂得网里的海与网外的海。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海面。海底是另一个世界。海洋里的生物如此丰富,必然是有着自己的规则与内环境的。我们所看到的海面与风浪,并不是海的全部。海的全部并不被我們所看到和认知。莫里曾说:“海洋是个巨大的哺乳室。”海底是一种均衡和稳定的生物世界。

水成为一道阻隔。水中的世界,成为区别于我们所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因为未知,因为不同,当若干的水汇聚成海,面对这个巨大的未知和不同,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恐惧,其次才是所谓的审美。美,在保持距离的时候更易产生,比如海边漫步,岸边观海,等等。当一个人深入大海内部时,他更多感受到的是恐惧。这是我的切身体验。这种体验让我对所有抒情和比喻保持一段距离。

海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多少秘密隐在海底,因为探测的艰难,所以都被视为宝藏。所谓海底世界,因为它沉淀了太多,包括那些海难。那些在海上的一切,海底世界在他们眼中是神奇和神秘的。

一张网, 把大海分成了网里与网外两个世界。比大海更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而最能透视人的心灵的,是一张网的密度。我曾在老渔民的家里见过一幅旧照, 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渔村的情景: 海, 是青涩的;船和人,也是青涩的。渔市边缘的那栋老宅,一个年轻人坐在自家平房上垂钓,飞溅的浪花,径直落进院里。有鱼,也随着浪花跃进院里。

那个小小的院落, 是一张朝向天空的网。

猜你喜欢
招待所渔村渔民
渔家
City of Dreams
探析招待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官员出差如何住宿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热情接待
意料之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