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炳香,李 晶,段自皞,王法财,何春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药学部,安徽 六安 237005)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中不合理使用,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普遍较高,细菌耐药现象严重[1-3],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重视[4-6]。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抗菌药物使用及监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指导和监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行业准则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是反映医疗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7-9]。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自2017年以来通过参考学习重庆某三甲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借鉴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及交通治理理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并面向全院临床医师开展实施了“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10],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合理用药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我们探讨了“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流程如下:使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进行不合理用药初筛、由药师点评工作组每月进行处方点评、联合临床专家进行处方点评终评、对于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医师通过交流平台进行反馈、处方终评结果运用于每月医院落实“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驾照式管理方案:每位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驾照”分初始分(满分)为12分,扣分及处罚分3个等级:<6分为一级扣分,医院点对点反馈提醒个人,并将扣罚情况同时通报科室主任,其中对于发生超常处方的医师,医院直接实施个人提醒告诫;≥6分但<12分为二级扣分,予以全院通报批评,暂停处方权1周,须参加合理用药知识补习班,考试合格者方能恢复处方权,其中对于发生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予以重点告诫,因抗菌药物扣分满6分的,降低一级抗菌药物使用权;满12分为三级扣分,予以全院通报及暂停处方权1个月处理,实施当年评奖评优一票否决,凡被三级处罚者,需个人反省改整,补习考核通过后可恢复处方权,情节严重者,取消处方权后6个月内不得恢复(扣分细则详见表1)。每位医师合理用药个人记分卡情况与其任期考评、职称晋升、年终奖惩挂钩。同时还实施个人合理用药计分卡与科室质控双重管理,依据院药事考核规定将不合理用药情况扣罚的质控分与科室绩效挂钩,对于存在严重缺陷、频繁出现超常处方及出现三级处罚、全科医师驾照记分累计较多或问题频繁不改的科室,医院将视情况实行科主任约谈机制,给予科室严厉告诫限期整改。
表1 “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扣分细则
经His系统提取该院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前后2年即2015-05—2017-04月及2017-05—2019-04月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情况、抗菌药物药占比等。采用SPSS 20.0对所获取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门诊与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实施管理前后相比变化不大(P>0.05);急诊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实施管理后明显下降(P<0.05)(表2)。
表2 实施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情况比较(%)
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9.07,实施管理后下降至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记分卡管理前抽取抗菌药物医嘱点评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9.73%(306/3144),实施管理后下降至4.89%(158/3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0,P=0.000)。实施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各项具体问题也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均P<0.05)(表3)。
表3 实施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具体问题比较(%)
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前抗菌药物药占比为15.12%,实施后降至13.26%(P<0.05),其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药占比实施管理前后相比较为稳定(P>0.05);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药占比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药占比明显上升(P<0.05)(表4)。
表4 实施管理前、后抗菌药物药占比情况比较(%)
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前门诊药品费用金额最高的前10种药品中抗菌药物1种,为头孢地尼胶囊,排第6位,实施管理后门诊药品费用金额最高的前10种药品中已无抗菌药物出现。住院药品费用金额在实施管理前最高的前10种药品中,抗菌药物有7种,依次为: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1g/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比阿培南、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0.5g/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实施管理后住院药品费用金额最高的前10位药品中,抗菌药物种类下降为5种,依次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注射用比阿培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问题,保证医疗质量及安全,2011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1-12]。此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逐步加强了对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管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管理方式在系统性和精细化方面存在不足,管理成效不够理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推进。通过参考学习重庆某三甲医院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归纳总结以往不合理用药监控情况,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13-15],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我们制定了“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方案,并于2017-05月正式实施。
“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方案将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驾照分”并与科室质控一起实施、双重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方案进行相应的扣分及提醒、处罚。这一管理措施将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了量化,最终与个人处方权、任期考评、职称晋升及所属科室绩效等直接挂钩,有效强化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增加了其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使其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更加合理、规范。
自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以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较实施管理前均明显改善,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幅度较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明显下降,但目前仍未达国家管控要求,有待加强、改进相应的管控模式。实施管理后选用药物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等现象明显减少。实施管理后,抗菌药物药占比明显下降,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药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用药费用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无论是门诊或住院的抗菌药物品种占比均出现了明显下降。本研究表明,基于“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结合临床药师的技术支持,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有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可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综上,通过实施“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可促使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规范,该管理方式新颖、有效,值得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