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佳
结构性思维就是让自己零散、无序的想法用结构性框架聚拢在一起,形成有组织性、层次性、侧重性的清晰结构的思维方式。在日常表达交际中,它不仅能让人们把混乱的思绪理清,还可以让隐形的思维显露,顺畅地表情达意,让交流中的彼此获得良好的沟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因此,一个人的思维结构越优化,其思维能力越出色。
一、印刻与认知校对
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水平从出生开始就有不同,这与其生活环境、教养方式、性格等有关。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动物会把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当作目标追逐。后来,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人类。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天然的习惯。
顺着习惯,思维有正确的方向,也有偏离的时候。思维发生错误的方式主要有从众模仿、以喜定理、视野局限这三种情况。在实践中,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印刻与认知”的校对。
辩论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学完二下《小马过河》一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就课后习题3展开思考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争议的是最后一句。现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一会儿讲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课文里小马之所以前面几次都没过河,就是因为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要是他自己去尝试,就能发现问题了。
师:小郭,你觉得呢?具体说说。
生2:我跟他想的一样。
师:就算观点一样,也要说自己的理由,或者用和他不同的语言表达。你再说说看。
生2:嗯……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小马的妈妈也说,河水是深是浅,你要自己先试试。
师:很好,就应该这样说自己的想法。别的同学还有想法吗?
生3: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我觉得是错的。如果松鼠看到伙伴淹死,它还去尝试,它自己也会淹死的。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对这些话,到底应该怎么听?
生4:我觉得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也不一定都“不可信”。他们说的只能是一个参考,要跟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较一下,再决定能不能去尝试。
试想,如果第二位学生说完,教师没有继续深入提问,后面会不会出现很多个“我跟他一样”?长此以往,必然养出一批思维上的“懒虫”。教师倾听学生发言后,及时抓住“惰性”,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既是推动该生进行“头脑风暴”,又让其他学生明白—不可以从众。人人都在思考,“别人说过了,万一到我,该怎么说”。同学间不同的声音,带来新的认知,犹如打开另一扇窗户,让儿童看到事物的其他角度。学生在比较中产生疑问,意识到自己原来认识到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也许事物有另外一面呢。
二、 前测与后问贯穿
了解学情,是有效决定教学起点和方向的举措。教学前的检测与学后的再提问,如“线”将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在学习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变化,了解发展进程,调动各种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结构性思维形成让出空间。
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同的。“以学定教”就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还应关注能力、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情绪等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定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跳起来够一够”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发展和提升。譬如,课堂每日一问,读完课文,提一个“最值得动脑筋讨论、有可能难倒一些人的问题”,这样的课前一问,既让学生养成帶着问题上课的习惯,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并加以引导。久而久之,那些课文里明显能找到答案的、字典上能查到的“问题”变少了,“关注内容、表达”的问题变多了。课后再提问,也能考查学生的思维提升到哪里,或检测教学中是否还有“遗漏”。如学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而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绿”这样的好问题。“问题”从学生来,再“抛”到学生中去,学习古诗,不是只知道意思就够了,体会作者的用词达意,难道不正是引发思维碰撞的契机吗?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历程、思维的变化过程,这比获得知识更宝贵。学习中更值得期待的是“怎么发生变化”,而测查的方式不一定局限在教师提问或卷面,有时学生之间的测查,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定向发散。这不同于单纯的发散思维,它是以一定主题为中心发散开去的。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的7+2法则,我们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发散内容范围过大、组块过多,不利于信息加工和记忆。过多的信息反而成了干扰,因此,“定向”是大前提。在二下学完《“贝”的故事》一课后,我们当堂也做了《“日”的故事》练写。
按照结构性思维标准结构“金字塔”模型呈现,选取部分事例重新排列,进行围绕主题的“定向发散”,学生的表达有序且发散,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
学生在表达中,调动以往经验和感受。更有甚者,在听他人的“寻常”思维表达后,追求“与众不同”“创造性”的表达。
三、 整体与焦点并举
结构性思维不同于一般单线思维,应是立体的、系统性的,既要有整体全局了解,也要有对思维突破的焦点,那便是“深度学习”的切口。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荣生教授提出,早先的“整体感知”或“整体把握”,是在“分析课文”的语境中提出的。主要的意思是说,阅读教学要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入手。“整体—局部—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从低年级开始如此训练,避免了对课文的“肢解”,学生读完课文整体感受,说说“谁做了什么事”,有利于从“词”走向“段”,为“篇”做铺垫。从主干到分支,理解句意,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整体把握,形成鸟瞰式全景图,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理清句子结构的过程中,内化句子成分和句与句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关系则基于句子的结构。思维会主动预期某个归纳式结论或演绎式结论,读者的预期的这种预期,使读者将思维‘投射到前方,预测作者的下一个句子。”
此外,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遵循常理,即按照正向思维,当然,这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不过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有时也能收到出奇的效果。如,二下《蜘蛛开店》一课,学生进行创作表达,其中一位学生的表达令人眼前一亮。
蜘蛛开店(节选)
徐宓
第二天,蜘蛛把招牌换了,上面写着:腰带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钉好木牌,蜘蛛刚坐下休息一会儿,忽然听到脚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似乎有谁在喊他。定睛一看,嗬,原来是一只小蚂蚁。“老板,我要织一条腰带,明天要可以吗?”“明天不行啊,你这么瘦小,织起来多费眼神哪,两周吧。”“那好吧。”
蜘蛛用皮尺一量,小蚂蚁像被“打包”了,都找不到了。没办法,趁松鼠不在意,从他的尾巴上拔了一根细细的毛,这才量出了蚂蚁的腰围。可是这么细的腰带怎么织呢?蜘蛛搬来了“显微镜”,这一织就是三天三夜,喝点水,再织。足足织了两周。
蜘蛛两眼布满红血丝,上气不接下气地瘫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耳罩吧,耳罩简单。
从原文“极大”的戏剧化冲突走向“极小”的变化,这篇写话正体现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得益彰,好比结构性思维的另一脉。这让结构性思维更立体。
结构性思维是时间单位下的一种思考方式,以其结构化、整合化帮助儿童思维、言语构建。随着深度学习的推进,结构性思维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构建方式呢?这是笔者下一步将继续探寻的方向。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