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
教材按“双线并进”的形式编排:一条是宽泛的人文主线,一条是语文要素主线。教材将各种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引导和习题中。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级语文教研活动,研讨内容是六上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四位教师呈现了四节精彩的课例。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对鲁迅精神的认识,语文学习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通过记叙故事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围绕主题和要素,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篇单元习作《有你,真好》,一篇《语文园地》。
本文就以此单元为例,结合精彩的课堂片段,谈谈如何聚焦语文要素,实施有效教学。
【课堂呈现一】:词语教学要“有的放矢”
师:鲁迅写作《好的故事》这篇文章时是一九二五年,当时处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初期。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字词难读,内容很难理解……
师:你知道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请运用已有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字,解决了的打个“√”。(生汇报交流,把不理解的词写在黑板上:泼辣奔迸、皱蹙……)
师:请再读课文,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生:“泼辣奔迸”是指红锦带在水中快速散开。
无独有偶,一位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也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师:大家可以联系“值日”一词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值年”的意思。
生:“值日”是在一周中固定的时间打扫卫生,“值年”是在当值的那一年承担某件事。
师:回答得很好,你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释词语。
【分析】
以上两位教师都注重词语教学,运用多种方法来教学词语的意思,课堂呈现的效果也很棒。但具体落实在每一课中,要求就不一样了。我们不难发现,《少年闰土》里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而《好的故事》里的文字相对晦涩,所以课后有这样的要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材编排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三年级的教材中,已有对解释词语做专项训练。到了六年级,联系生活实际解释词语就不再作为语文能力的训练点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和课后要求“有的放矢”。
【课堂呈现二】:段落教学要“有章可循”
师: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从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好”的故事。能否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删去呢?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沉痛,从“昏暗”这个词读出来的。
师出示学习任务二:
生:我认为这样写饱含着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出示课后“阅读链接一”)请大家读读这段材料,再想想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我的感受是这样的生活是十分令人向往的,说明当时的社会很不安定。
一位教师在执教 《少年闰土》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少年闰土这一形象,是这样教学的。
师: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了少年闰土在作者心中的印象,这是根据什么想出来的?
生:是根据闰土自己说的“瓜地刺猹”这个故事想象的。
师:找出相关语句,读读看,这里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认为闰土很勇敢,一个人在黑夜里刺猹,换成我是绝对不敢的。
师:那“雪地捕鸟”中的闰土呢?
生:经验丰富、聪明、见多识广……
【分析】
高年段特别重视段落的教学,执教《好的故事》的那位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有效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课后题目进行链接,运用材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拉近和作者的距离。
执教《少年闰土》的这位教师,也是领会了写人叙事这类文章的特点,抓住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还是非常活跃的。但是对人物形象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显然是不够的,课后有这样一个设计:课文写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講新鲜事的闰土。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充分,并告诉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是会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而改变的。此外,这个单元的习作题目是“有你,真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这种写法来描写人,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形象才会更丰富。
【案例反思】
语文教学最难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因为和语文教学相关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双线并进”的编排形式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一、聚焦语文要素,揣摩呈现方式
我们该如何聚焦语文要素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的导读页上集中呈现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教师在执教本单元课文之前,一定要把单元导读中的内容读懂。
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两个学习要素。第一,“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要素指向阅读。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除了抓住主要字词,还可以链接资料,让学生多掌握一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第二,“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个要素指向习作。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叙事的,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2. 落实课后习题中的语文要素。课后习题是编者意图的直接体现。语文要素在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课后习题来呈现的。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为了让学生恰当地表现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课后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写。
在《好的故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个故事的“美丽” “幽雅” “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因此,教师在制定课文目标时,一定要多关注课后习题,尤其是围绕涉及语文要素的问题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保证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3. 践行《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语文要素。教材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与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语文园地》中有这样一道题: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树林的深处、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题目是“有你,真好”: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
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把事情写具体了,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果有可能,把这篇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在写人叙事中表达真情实感,设计这样的练笔,可以强化语言要素,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二、明确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知道了“教什么”之后,我们就可以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开花结果了。
1. 围绕“要素”,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是导航,是灵魂。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例如在“课堂呈现一”中,两位教师都安排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但是在《好的故事》中运用就非常妥帖,而《少年闰土》中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词语就不合适了。教师要围绕“要素”确定学习目标,让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能凸显语文要素。
2. 围绕“要素”,設置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3. 围绕“要素”,拓展言语实践。“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要想让语文要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教师还须拓展言语实践,让学生习得方法。例如,在教学本单元内容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文章,用学到的“联系上下文”解释文章中的词语,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资料来进一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总之,针对教材“双线并行”的编排特点,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能聚焦语文要素,尽心设计学习活动,让语文要素在学习中“开花结果”,最终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