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首诗《暮江吟》。说一说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的景象。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首古诗《题西林壁》。
(1)读诗题,注意停顿。(题/西林壁)
(2)解释诗题。(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诗被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3.谁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作者的了解?(示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品。)
苏轼诗、词、文、书、画均为后世称赞,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创作的诗歌中的智慧!
【设计意图】在学习一首古诗时,释题很关键:一是理解诗题后便于读好停顿;二是初步感受苏轼诗中的感情。课前收集资料,课上解释诗题,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会从多样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关注“题、侧、峰、庐、缘”五个生字。
2.指名读。其他学生做评委并打分,有异议提出来,及时纠正。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关注停顿与节奏。
4.通过反复诵读,说说这首古诗写了庐山的什么特点。(板书:岭、峰)
1.现在诗句我们都能读好了,那每句诗的意思你理解吗?说一说以前大家理解诗意的方法。请你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后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对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
(1)请学生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诗中的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3)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在“远近高低”不同的视角下观察,庐山会是什么样子,进而感悟庐山的美。
(4)播放庐山景致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苏轼的观察视角。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不同视角下变幻多姿的庐山。
3.交流对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解。
(1)指导“缘”字写法。左窄右宽。引导学生观察右上部分的两笔:撇折、横折。左窄右宽。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2)理解“缘”。出示“缘”字义,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义项。
(3)请学生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之所以无法看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置身于庐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慨的语气。
4.思考:前两行诗和后两行诗有什么关联?(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写感受)(板书:景物、感想)
【设计意图】因为时代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理解诗句的意思一直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重难点。在读懂古诗句意思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字,猜想每一句古诗的大意,等等。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中,还要发现前后之间的关联,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同样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却不一样,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一说)
那么,此时你认为苏轼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要想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多角度、全面、细致地观察。)(板书:多角度)
2.苏轼看到不同角度庐山的样子,为什么他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体会。(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哲理诗。苏轼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全面、细致地观察,避免陷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窘境。
【设计意图】哲理诗难在哪里?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还要通过诗句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道理。学生对接生活,发现鲜活的事例,才能深化对古诗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慢慢形成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思辨能力。
1.拓展学习一首哲理诗。
观书有感
〔宋〕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鉴:镜。古人以铜为镜。②徘徊: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倒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动。③渠:它,这里指方塘。④清如许:如此清澈。⑤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境界,开阔胸襟,就像水源头一样,永不枯竭,保持活力。
(1)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说“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他总能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探究出道理。结合注释,联系生活想一想: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讨论交流,发现《题西林壁》和《观书有感》两首古诗的相同与不同。(相同:都是哲理诗,借景喻理。不同:《题西林壁》是苏轼用自己游览庐山的感受来说明道理;《观书有感》是朱熹借读书感受来说明道理。)
(3)回顾学习哲理诗的方法:先抓住景物的特点,再深入分析思考,联系生活寻找关联,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2.布置作业。搜集、阅读哲理诗,并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预习《雪梅》。
【设计意图】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学习了一首哲理诗后,运用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另一首哲理诗,让学生对哲理诗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慢慢有点感觉,对于接下来学习同样是哲理诗的《雪梅》会更有帮助。
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集诗、词、文、书、画成就于一身的大家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途中经过庐山时即兴创作的,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诗中有画,诗中寓理”是这首诗的特色。古诗的前两行,移步换景,实写游山所见:正面看庐山崇山峻岭,绵延不断,侧面看庐山峰峦起伏,异峰突起,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其景致又各不相同。古诗的后两句,呼应上文,生发游山的感想:之所以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中”。虽放眼远眺,但目之所及的也只是庐山的一岭、一峰、一崖、一壑,局部而已。游山所见如此,世上万事万物亦如此。这是一首哲理诗,苏轼用浅显形象的语言传达思想,意在启迪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难免会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摆脱主观成见,才能避免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努力呈现“三读”递进的教学展开逻辑,即读通古诗,把握节奏;读懂古诗,寻找联系;读透古诗,领悟哲理。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以读促讲,以读促悟,借助“三读”环节的核心推进,打通哲理诗“物与理”的关系,领会苏轼借助不同视角观察庐山景象,触景生情,表达哲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