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情采合一”处展开教学

2021-05-30 22:51李勤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典礼热情

李勤

一、文本把握

1.情采合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一篇课文,如果能找到一个既有“情”又有“采”的切入点,紧扣此点深入开掘,就能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体现教学的创造性,教学就会充满智慧。《开国大典》,恰是这么一个情采合一的文本。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本文从标题起,即给人开宗明义、铿锵有力之感,一读便知文章写一场盛大的典礼,是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而举行的盛大典礼。深入读文,你更会知道“大”字在文中的丰富内涵:作者写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这个“大事件”,按大典顺序写了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盛况、群众游行等“大场面”,还具体写了参加典礼的群众自始至终饱满充沛的“大热情”。文题中的这个“大”字,就是情采合一之处。抓住这个“大”字,就能迅速顺着“大事件”,厘清“大场面”,品悟“大热情”,以及背后的“大意义”。可见,文本的情采合一之处,就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展开教学对话的最好抓手。

2.点面结合。点面结合写场面,是本文最大的表达特色。尤其是“典礼”和“阅兵”部分,都用到了点面结合,但在“点”的选取上是有区别的:前者聚焦领袖人物毛主席,突出伟人形象;后者以一支支受阅部队为“点”,每一个“点”又都各具特色。“面”则有一脉相承之处,都写到了人民群众的欢欣鼓舞、激动自豪。这两部分的点面结合在结构安排上亦有差别:“典礼”用的是“点面交替”,将毛主席具有历史意义的言行和群众的表现一一对应、相互结合着来写,突出了大典的庄严热烈,凸显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和毛主席的热爱之情;而“阅兵式”先是一句话整体交代阅兵式的情况,继而抓住不同兵种的特点来写各个行进中的方阵,让人从细节处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强大,然后再详细写阅兵过程中群众热烈的表现,以群众表现侧面衬托阅兵式的震撼,这是“面—点—面”的写法。

3.反复渲染。本文在写场面,尤其是群众的表现时,多处使用了反复手法,句式工整,富有气势:“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些句段中反复手法的運用,不但让句式更加工整,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形成情感的冲击波,增强抒情的感染力,而且突出了大典庄严热烈的氛围,让读者如临其境地感受到场面的宏大壮观。

二、教学意图

1.教什么:点面结合写场面,抒真情。将“点面结合写场面,抒真情”作为本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既是对单元学习目标的呼应与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则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又是基于对《开国大典》文本特色和独特教学价值的考量。期待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获得“场面描写为表情达意服务”“点面选取兼顾整体视角和局部刻画”“点面组合方式因文脉及主旨需要富于变化”等“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新经验与新策略。

2.怎么教:扣情感,品场面,探表达。“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遵路”是理清作者思路,“入境”是进入作者的写作意境与思想感情。“遵路”与“入境”,是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涵及主旨、探究其表达特色的重要路径。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场面描写有声有色、详略有度,且通篇洋溢着开国大典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人民群众对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贯穿始终。教学这样一个“情采合一”的典范文本,“情”就是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切入点:由“大热情”引出“大事件”,由“大事件”聚焦“大场面”,再对“大场面”的内涵主旨、表达特色深入探究,并设置语境引导学生学用转化,这样“紧扣情感主线,品析盛大场面,探究表达特色,设境迁移运用”的教学设计,既顺应“文路”,又紧贴“学情”,让学生经历阅读、思考、比较、建构的探究之旅、发现之旅,充分体现“教得集中,学得深入”的教学初衷。

三、教学设计

1.词串学习,触摸“大热情”。由“国家记忆”导入,引出词串学习。逐行出示词串,学生发现词串的秘密,讨论这些词向我们传递的情感。

(1)擎着红旗 提着红灯 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2)一齐投向 一齐欢呼 一齐欢跃 一齐脱帽肃立 一齐抬起头瞻仰

(3)排山倒海的掌声 雷鸣般的掌声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2.概括场面,厘清“大事件”。“大热情”背后,一定连接着不同寻常的“大事件”。朗读课题,解题,一句话概括“大事件”。

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隆重盛典,作者是抓住哪几个盛大场面来写的呢?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根据表格,厘清文脉,明晰典礼和阅兵相关的段落是重点段落。

四、探究表达,品读“大场面”

1.“典礼”中的点面结合。

(1)抛出主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好激动人心的“大场面”,表达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大热情”的呢?

(2)勾连旧知:回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点面结合。

(3)默读圈画:“典礼”部分,谁为点,谁为面?直线画毛主席的言行;波浪线画群众的反应。

(4)对比研读,探究表达。

①研读“点”,出示描写毛主席言行的语句。读中感悟,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言行,整个典礼仪式的过程清晰呈现。

②研读“面”,出示描写群众的反应的句段。通过师生对读(师读主席言行,生读群众表现)、男女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发现以下表达特色:其一,“点”言简意赅,“面”浓墨重彩,“点”“面”一一对应,相互交替。其二,“面”的描写多处运用“反复”的表现手法,如四处“掌声”、五个“一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等处,让开国大典上人民群众的兴奋、激动、自豪之情层层推进,呈绵延不绝、波澜壮阔之势。

(5)追问品读:紧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大热情”“大场面”背后的“大意义”。

①追问:一句不长的宣告、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为什么会让全中国人民激动不已、激情澎湃?

②设置语境,反复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联系背景资料,谈谈为何短短两句话,似乎有着魔力,有着千钧伟力,能让全中国人民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一齐热泪盈眶。

④朗读共情。历史资料的引入,让我们更深切地和作者,和典礼上三十万人民群众产生了共鸣。师生再次合作朗读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的内容。

2.“阅兵式”中的点面结合。

(1)场景切换,默读圈画:阅兵式中哪些描写最能让你感受到场面之盛大、人民群众热情之高涨?

(2)交流一:聚焦“受阅部队”

①朗读“开头是海军两个排……”一直到“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说说感受。

②出示并请学生填写表格:

③交流小结: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不同兵种的出场顺序,抓住每一个兵种的不同特点来写的。作者写每一支部队的出场,都能以他们最鲜明的特点牢牢抓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感受到受閱部队的威武雄壮、飒爽英姿和扑面而来的强大力量。这是阅兵式这一场面描写中“点”的描写。

(3)交流二:聚焦“群众表现”

①朗读第12自然段的“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一句及第1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②关注表达:这个场面描写后面,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描写群众的表现?能不能就写“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这一句?

③小结:和“典礼”部分一样,抓住“群众表现”这个“面”,可以更好地凸显“受阅部队”那些“点”。点面结合,以面衬点,阅兵式的震撼场面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人民群众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深厚情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3.两相比较,发现异同。

(1)“典礼”和“阅兵”这两个盛大场面的描写,都用到了点面结合的手法。但在具体运用上,它们有同又有异,谁能说一说同异各在哪里?

(2)讨论交流,发现“点”“面”选取上的异同和点面结合结构安排上的变化。

(3)深入探讨: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

(4)小结:在盛大场景的描写中,选取什么点细致描摹,选取什么面进行概括性叙述或烘托性描写,点和面又以怎样多元的方式有机组合,是根据不同的表达内容、表达主题的需要确定的。

4.迁移运用,练写“大场面”。

(1)观看《奋斗的史诗 复兴的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说说最令你震撼的一个场景。

(2)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用上“点面结合”的方式,练写一个片段。

五、教学评析

1.“简”与“丰”的精准拿捏。“简”即精简、简约,主要是指从教学目标到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手段,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丰”是丰富、丰厚、丰满,主要指教学的核心板块能充分展开,立体饱满,富有张力,进而确保核心教学目标高效落地,学生获得言语能力、言语智慧及思想精神的多重发展。简而丰,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本课教学,抓住文本的情采合一处,以“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抒真情”为核心目标,以“词串学习,触摸大热情→概括场面;厘清大事件→探究表达;品读大场面→迁移运用,练写大场面”为基本板块,以 “典礼”“阅兵”两大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探究为重点,展开“区分点面”“对比研读”“背景拓展”“体会情感”“感悟表达”“发现异同”等学习环节。既让学生在重点突出、主线分明、纵深推进的学习过程中,与文本达成情感共鸣,获得人文熏陶,又收获了“点面结合写场面、抒真情”的基本策略。这样的教学,体现的正是目标精简、内容精当、过程精妙、结果精彩的“简而丰”的教学境界。

2.“读”与“写”的巧妙衔接。读写结合、读写转换、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重大“方略”。《开国大典》一文,堪称“点面结合写场面,抒真情”的典范之作。教师在教学此文时,一般都会设计“读写结合”板块。然而,如何避免为写而写,让读写结合巧妙衔接、水到渠成?

本课教学伊始,以“国家记忆”导入:“有一种记忆,它不仅属于一个个曾经的亲历者,更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子民。这些记忆,以文字、图片或影像资料等方式,代代相传。”这样的导入方式,使文本的学习有了一种情感的链接,使文字一下子有了一种温度与厚度,自然而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过程中,通过“词串学习”唤醒学生的语感、感受文本呼之欲出的澎湃热情;又以“大热情”串起了“大事件”,以“大事件”引出了“大场面”,并通过对“大场面”的深度研读,勾连起“大场面”“大热情”背后的“大意义”,让学生深切感知:作家是语言的设计师,点面结合写场面、反复表现手法的运用,让激动人心的开国大典永留史册,让一种国家记忆代代相传!

于是,“国家记忆”就成了读写结合的“情感纽带”。“情采合一”成了“读写转换”的有力推手:1949年的开国大典,我们无缘亲历;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我们都是见证人。“请选择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用上点面结合的方式,练写一个片段”显得水到渠成。

3.“学”与“教”的适切把握。“学”与“教”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如何适切把握其时机与分量?本课教学也有鲜明的“标识”:学生会的,不教;凭学生已有经验、能力能自己学会的,略教,组织交流;而对学生新知及能力的模糊处、生长点,则重点教、深入学。

如《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背景知识的缺失会导致文本特定思想、情感与学生的隔阂。于是,“屈辱历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等背景资料的引入就需要进入“教”的视野,提醒学生关注背景知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感同身受地理解“大热情”和“大意义”,达成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再如,“点面结合写场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不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而应结合文本学习,帮助学生发现、梳理和建构“点面结合”更下位的“精准知识”。本课教学,以探究“典礼与阅兵中的点面结合”为重点,引领学生区分点面,抓住关键词句研读点面,体会点面选择、点面结构安排的差异性及“点”“面”描写在目的和情感上的一致性,关注点面描写中“反复”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这样,学生对“情采合一”的表达秘妙就有了自己的感悟与发现。※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典礼热情
热情的树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那一年的春风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奢华的典礼
颁奖典礼剪影
“热情”的沙漠
Keynote Speakers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