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整本书阅读”的检测题

2021-05-30 19:37冯渊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卡拉整本书试题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设有《乡土中国》《红楼梦》两个阅读单元,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高考是否设置相应的试题,如何检测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与标准的案例。

本文仅以部分试题为例,对整本书阅读(文学类)的试题命制方向,从情节、形象与主题、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做一些探讨。

一、如何从情节入手检测阅读策略

传统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情节。对情节的考查,过去主要体现在复述、概述、描述上,或对试题选项描述的情节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

【例1】(2020年中考浙江台州卷)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正欢呼雀跃地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_______(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致。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此题要求考生填写相关情节。考生必须对原文熟悉,能记住父亲当时是让“我”“背《鉴略》”。——这是基于内容记忆的检测。

【例2】(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C、D、E四项从略,这些选项概述了《茶馆》《边城》《哈姆莱特》《欧也妮·葛朗台》四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让考生判断概述的正误。

试题检测的是考生是否熟悉作品的内容,这是对阅读的初步要求。但是,试题止于此,应该不是新教材设计整本书阅读单元的真正目的。

情节在整本书阅读的背景下可以考,怎么考?请看下面的试题:

【例3】《西游记》《镜花缘》都写到了“女儿国”,两部小说写“女儿国”的用意有何不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阅读整本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在经验与方法,能力和习惯。

《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揭露封建陋习。——概述两部小说写女儿国的情节,是内容复述;比较、分析不同作品运用类似的创作形式,则是有意识地引导考生思考作家的创作意图,教会考生关注阅读技巧。

再看下面这道笔者编拟的试题,相对于情节概述类试题和例3,难度有明显提升:

【例4】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两篇小说的“逃离—回归”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何不同?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门罗的著名短篇小说《逃离》,也运用了“逃离—回归”的情节模式。

【门罗《逃离》故事梗概】女主人公卡拉和丈夫克拉克生活在偏远小镇,生计艰难。卡拉有时帮助邻居西尔维亚料理家务以补贴家用。当克拉克得知西尔维亚的丈夫杰米森是位著名诗人,生活优渥,就开始逼迫妻子卡拉去勒索西尔维亚——用来勒索的把柄是杰米森去世之前,卡拉在他家帮佣时曾受到过杰米森的骚扰。卡拉不愿意做这种事,在西尔维亚面前哭诉和克拉克生活在一起很痛苦,西尔维亚于是借给卡拉一笔钱,想帮助卡拉逃离小镇,到多伦多重新开始生活。然而卡拉终于丧失逃离的勇气,中途下车,又回到克拉克身边。

根据上面的情节梗概,分析门罗在运用“逃离—回归”这一情节模式上的创造性。

这道题的检测目标不是情节本身,而是让考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去分析比较某类技巧(如这里的“逃离—回归”情节模式)在读者尚不熟悉的作品中是如何運用的,即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去读新的作品。试题检测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阅读记忆。试题要求考生分析不同作品运用同一情节模式时的异同,在异同中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不同艺术追求。

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因虎妞的怀孕,老马的经历让他感到前程暗淡,辛苦积攒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他只能“回归”人和车厂,这个“逃离—回归”的情节表现了祥子屈从现实的懦弱。

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不得不选择“离开”;简·爱一直深爱着罗切斯特,得知他被火烧伤、疯妻过世,遂义无反顾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与他共担风雨,这个“逃离—回归”的情节刻画了简·爱对情感的专一、执着和勇敢。

卡拉想摆脱丈夫逼迫她敲诈西尔维亚这一困境,摆脱她和克拉克不幸福的婚姻生活,她接受西尔维亚的帮助,选择了“逃离”丈夫——卡拉的困境是许多现代人都熟悉的,生活平庸,缺乏爱情,一地鸡毛,鸡零狗碎;但真的选择逃离时又缺乏足够的勇气,由于对未知的恐惧,无力承担自由的代价,所以她又“回”到了克拉克身边,回到了她厌恶的庸俗生活中。

祥子的“逃离”是因为厌恶现状,“回归”是因为挣扎失败;简·爱的“逃离”是为了个人尊严,“回归”是影响两人关系的障碍被解除后的自然归宿。这种“逃离—回归”描写的都是主人公本人的故事,刻画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卡拉的“逃离—回归”除了讲述卡拉的遭遇,刻画了卡拉的生命力被扼杀被吞噬的无力感,还隐喻了现代人“欲逃离而不能”的生存困境,作家赋予了这一模式以某种象征意义——这是门罗对“逃离—回归”情节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必备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阅读难题,检测的是考生在新的阅读情境中对已有阅读经验的运用。将积累、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是《课标》关于评价的基本要求,涉及情节的试题命制应该还有更广阔的空间与设计思路,本题仅为抛砖引玉。

二、如何从人物形象与主题入手检测学生与文本的互动

文学作品的核心任务是塑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对世界的看法。长篇小说的阅读检测,少不了設置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分析、作品主题探讨等试题。如:

【例5】(2019年高考江苏卷附加题)(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

从情节出发分析人物形象,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情感,都属于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但是这类试题仅局限于某部作品,与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检测多有重复。这类试题多是静态的分析与鉴赏,较少检测考生与文本的互动。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该在读者、文本、作者和社会之间建立起联系,阅读不是单向度接受信息,也不是静态评价信息,而应让文本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勾连,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训练这种能力是为了让我们未来阅读浩如烟海的作品时,有较高的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在坚守价值观的同时不断丰厚自己。

请看下面的试题:

【例6】(2020年中考浙江湖州卷)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请针对《西游记》或《水浒传》的“戏说”,写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国:学的是韬略。西游:学的是皈依。红楼:学的是叛逆。水浒:学的是造反。

《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不能仅从分析文本内部结构、情节与人物关系等角度设置试题;当然,我们也反对简单粗暴的贴标签式评价,如给予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历史突破与局限等等概念化的评判。好的试题应该是设置情境,让我们处于某种境地,让问题与价值观发生碰撞,进而主动去探求作品的主旨。如果让学生静止地讨论四大名著的主题,题目就局限于这本书本身;这道考题的设计,先引入网上流传的评价,虚拟出“辩论场景”,这些观点与我们内心持守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激发起讨论与表达的欲望,借助关于这本书的基本知识,参与对小说主旨的辨析。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激活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传统文化进行了良好的对接。阅读,先是“人对书的凝视”,再到“人与书的交融”,这样的阅读才能担当起文化传承之重任。

三、如何从艺术手法入手检测阅读的关键能力

普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一般从情节入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获得阅读的快感。稍具文学修养的读者,在此基础上还会关注作品所承载的价值观和作品的艺术技巧。能欣赏高手过招,才是会看门道。

关于艺术手法的考查,试题多是这样的:

【例7】(2020年高考上海卷)本文重点写村民就医,而②③两段描绘集市场景,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

针对文本局部,反复推敲,深磨细研——这是完全必要的,不会推敲细部,就没有摸到文学作品的门。但是对艺术手法的检测,可能还要关注更多的内容。

从欣赏作品艺术手法角度设计的整本书阅读试题,目前尚未进入高考卷;但是其中的个别试题,已经有这方面的指向,应引起关注。如:

【例8】(2020年高考全国I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例9】(2020年高考上海春招卷)前一篇文章《小说家的情感流溢》的第⑧段提出,小说不要有作者意图的“强势入侵”。你认为《踩星星的孩子》符合这一要求吗?请加以评析。

【例10】(2020年高考天津卷)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

脊  梁

罗长城

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

以上三道题都从单一的文本中走出来,试题都给出了特定的评价工具,要求考生借助这个工具来欣赏和评析文本的艺术手法。这类试题是在引导考生从阅读策略的角度审视文本,而不限于文本内部和局部的推敲。

以作家的创作理论来解释其作品,是常见的阅读策略。例8针对这篇小说,让考生关注这个作家的整体创作风格,借此切入该文本,有较为明显的能力迁移指向。也就是说,命题者要求考生读一篇小说而获得关于这类小说的阅读技巧。同样的阅读策略,欧·亨利的小说也可作为鲜明的例证。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作家的风格是复杂多样的,有的作家某一风格较为明显,有的作家则五彩纷呈,不可拘泥一格。

例9中,前一篇文学理论文章提出了某个观点,试题要求考生以此评价第二篇文学作品是否遵循了这一要求。这是拿着给定的“武器”来评判。前一篇文章的观点在题干里表述清晰,答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抓手。

例10与例9的命题思路近似,试题另外给出一首小诗,要求考生首先概括《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然后再以此为标准来赏析小诗。如果概括失误,后面的赏析就随之错误,有“连坐”(连错)效应,这在测量学里是不建议的命题形式。

这三道题都从特定的单一的文本中走出来,向前迈出了可贵的一步。这种命题思路从关注某篇作品的艺术特点走向关注某类作品的特色,表现出了对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的关注。

目前,必修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提出了有关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人物命运的推测)、主题的丰富性、诗词歌赋的表现力等六个学习任务,如果检测本单元整本书阅读的成效,肯定要基于对这部巨著的了解,但又不能仅限于对《红楼梦》本身内容和艺术技巧的检测(这方面江苏卷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努力)。笔者认为,命制整本书阅读的试题,至少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整本书阅读的试题应具有一点专题研习的形式,建议在多个文本的比较中获取一个研究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掌握和运用阅读策略。如本文提及的“逃离—回归”情节设计模式。

第二,注重阅读策略的普适性和阅读能力的可迁移性。如读了《红楼梦》,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阅读技巧,怎样从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等角度入手赏析,思考这些策略在其他章回体长篇小说和外国经典长篇小说的阅读中有哪些参照作用。

第三,关注长篇小说承载的价值观。这类试题要创设思维碰撞的情境,让考生有表达的愿望,让读者的价值观与作品的价值观发生互动,发挥作品的化育功能。

(冯渊,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猜你喜欢
卡拉整本书试题
《论语》整本书阅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影音室里面的卡拉OK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卡拉OK也发烧 Earthquake(大地震)DJ-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