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甫
自2010年江苏省启动小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部分监测试题依据省监测中心研制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体系,主要呈现了 “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种情境,着重考查学生应具备的“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和“做出评价”四种基本阅读能力。从心理过程看,人的阅读行为是通过感官对书面语言进行感知、识别、提取、加工和转化,以便输入、整合和吸收相应信息,获取某种心智体验的活动。信息的提取是感知、识别的结果,是加工、转化的前提。因而可以说,提取信息能力是基础阅读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准确地提取信息、梳理信息、整合信息、概括信息是对文章进行理解、鉴赏、评价的基础。
一、信息感觉能力
信息感觉能力,就是对文本语言传递的信息的敏锐感悟、直觉判断和审美体验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语言直觉,不需要运用理智思考就能够对言语的正误、优劣及细微差别做出准确的判断。信息感觉能力具有敏锐性、自得性、多维性和直觉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取信息出现偏差,大多是因为信息感觉能力不足。相反,信息感觉能力越强,意会就会越精准。
提升信息感觉能力的方法很多,如生活体验法、触发会意法、语境分析法等。对小学生而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诵读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课文、走进课文,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正确流利,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读得熟了,便能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语言感受能力自然增强。二是比较法。小学生阅读文本大多凭直觉,对文本内容的细微差别往往视而不见,致使信息提取出现偏差。事实上,每一篇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结构特点,一句话有一句话特有的内涵,一个词语有一个词语传情达意的作用,这些细腻的言语需要细细咀嚼,多方比较,反复琢磨,才能知同识异,辨其优劣。
二、信息检索能力
这里所说的信息检索能力指的是儿童阅读文本,按照任务或话题要求,从文本中检索相关信息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对任务或话题的理解能力、界定检索范围的能力和确定相关信息的能力。没有对任务或话题的准确把握,也就找不到应该聚焦的内容,更谈不上相关信息的提取。
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布置这样的阅读任务: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信息检索的目标应关注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也应关注其“物产丰富”。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研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每一自然段都是围绕其中的某句话来写的。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以迅速捕捉到许多信息,如“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将这些信息加工、整合就可以完成本次任务。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相机设置不同类型的检索任务,比如可以设置只有唯一答案的封闭型任务,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判断的半封闭型任务,还可以设置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开放型任务,学生只有在不同任务的检索历练中,提取信息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三、信息筛选能力
信息筛选能力指的是根据阅读目的,对检索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删除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围绕某一任务或话题常常可以检索到许多信息,有的是主要信息,有的是次要信息,还有的是与阅读任务或话题没有太大关联的信息。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信息筛选的意识和能力,不能主动依据阅读目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导致信息提取不精准,做出的判断不正确。
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后习题提出这样的要求——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这道习题要求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文本中检索信息,对相关命题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很多教师执教这篇课文时,把要求直接、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读课文、找信息、做判断。由于话题涉及范围太广,教师无法细致指导学生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更难以了解学生获得正确判断的过程。教学时,不妨以判断“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为例,先引领学生检索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筛选,最后再做出判断。学生围绕话题研读课文,会发现第3至22自然段的内容与阅读目的有关,其中第3、4、7、8、10、11、13、14、15、16、18、20、22自然段与话题关联度较大,由此就已经可以得出结论——“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做出判断后,要说明理由,需要对信息再次筛选,应将目光聚焦第8、12、20、22自然段的内容,帮助学生明晰,说“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是因为他知鸟踪、闻鸟味、识鸟性。这一环节教学,倘若只有信息检索,没有对信息的筛选,学生对判断理由的言说难以精确。
四、信息整合能力
“信息整合理论”最早是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在关于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提出来的,他从脑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的智力进化与信息整合及意识的关系。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息整合”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命题,而是人脑对相关信息加工、组合、综合利用,并用准确凝练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它是信息提取的目的,也是信息提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层级。
信息整合能力包括多个信息的叠加,也包括对多个信息的梳理、概括。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前者相对容易,后者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差異性和思维训练的过程性。比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想想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学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四种回答:A.蟋蟀用来挖掘住宅的工具简单;B.蟋蟀的住宅墙壁光滑,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C.蟋蟀住宅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挖掘工具简单;D.蟋蟀的住宅地理位置好,挖掘住宅的工具柔弱,工程庞大,造出的住宅很了不起。答案A提取的是单一信息,答案B和C是多个信息的叠加,答案D是对相关信息的加工、整合和概括。教学时,应该引领学生逐步由单一信息提取到多个信息的叠加,再到信息整合,让学生亲历思维进阶的过程,享受信息综合利用、加工创造的乐趣。
五、信息交流能力
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学不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学得少,就是将课堂对话异化为教师与优秀学生的交流,不利于全体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语文课堂应该是个体学习与协同学习有机结合,小组交流与班级交流相得益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机会,让学习真正发生,让信息交流成为常态。
信息交流能力,就是学生在协同小组中,充分展示自己提取信息成果、表达自己学习收获的能力。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记录信息、整理信息,并能够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达小组意见。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让个体学习成果得到全面、充分展示,减少重复交流和低效交流,借以发现学生在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部分学生认识、理解上的不足,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提高学生信息交流能力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协同小组成员要彼此尊重。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方法是激励人,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发展。协同小组成员无论思维层次高低、学习能力强弱,都是不可或缺的、独立的个体,小组成员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二是协同小组成员要充分交流信息成果。小组成员围绕学习任务或话题的交流,应无拘无束,尽情分享自己的信息成果,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琢磨和补充对方的见解,在面对面的展示、交流、咨询、帮助、激励、褒扬中,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依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进行信息交流与成果分享。
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以上五种关键能力,共同构成提取信息能力,它们彼此相连。信息感受能力是基础,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关键,信息交流能力是提升。这种能力体系、脉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相机渗透、专项训练。训练时,要观照文本内容的整体与部分、信息的分散与整合,还需进行信息的留白与推断,才能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精准提取信息。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