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妹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要求的承接性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语文教学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是在落实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阅读课应该成为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各学段之间也应该是互相关联的,都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教师有了打破年级藩篱的融通意识,才能有效落实每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并能在知识体系中让阅读形成一個有机整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普遍年龄为12~13岁,是学生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其思维的变化则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自觉地向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第一、二学段重视在感性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而在第四学段则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在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是在理性层次上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第三学段的小学高年级自然就成了打通两种思维模式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语文阅读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承接性作用重大。
同样,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只有进行良好的语言训练,才能准确把握文本中关键词句的情感表达作用,而这也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对于整本书阅读,除了要读懂书中蕴含的道理,教师更要帮助他们分析整本书章节的构成、表达的方式、句群的结构和词语的选择等。从学生的需求讲,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故事的了解,他们更渴望在写作的方法上得到有效指导;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习作的自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课程的必要性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总量的要求看,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而第三学段却突然增至不少于100万字。尽管从义务教育阶段共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来看,小学高年级阅读量的占比不大,但这一变化恰能证明小学高年级阅读在整个义务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一、二学段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经验、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但真正的阅读素养培养需要在第三学段进行。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看,作品讲座的方式不一定适用,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的不是精深地解读和严格地学术指导,而是能帮助自己在阅读中自觉地将知识体系与阅读活动进行有机融合的启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式授课制可以迅速加深学生对作品情节的印象,但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所以阅读指导课的形式一般有三种:阅读前指导课、阅读中分析课、阅读后交流课。阅读前指导课主要是对作品进行引导性介绍,目标是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中分析课主要是选取作品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和几个关键知识点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作品的价值;阅读后交流则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的基础上,作个人的阅读体验介绍,在交流中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阅读前指导课中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因为教师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从作者、目录、文化背景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引导;阅读中分析课应该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既是对作品的一次梳理,也是一次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阅读后交流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让学生展示阅读中的感受。所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该是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小学高年级通过阅读课的有效训练,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能打通小学和初中的壁垒。如果从更长远的目标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首要的“学习任务群”,意在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得到积极发展。因此,小学高年级通过课程设置让阅读得到有效落实,既可以满足学生当前的阅读需求,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高年级阅读评价的灵活性
1.作品选择的丰富性。尽管语文学科必须选择符合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且文学性比较强的作品,但也要兼顾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即阅读不能限制在语文学科的范围内,而是要通过作品的丰富性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实现语文能力对其他学科的滋养。阅读不限于与语文学科有直接关系的作品,就可以极大可能地展示人类发展的全貌,全方面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而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要求。同时,要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阅读要求出发,让阅读的安排有层次性和连续性,让各学段的阅读形成有效的知识链。
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语文教学的实践可以有多种形式,阅读课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因为从阅读课的性质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语文学科一直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既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锻炼思维、学会交流的契机。在初中阶段,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开始减弱,其原因就在于小学高年级的语言表达缺少有效的引导和巩固。如果阅读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能力培养也就停留在了初级阶段,但若重视阅读过程中的实践性运用,就能带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迅速提升。
3.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对教学效果的一般评价方式是测试,即学生对纸质试题进行作答,教师借助标准化答案进行评判。其优点在于标准的统一性且操作的便捷性,缺点在于简单化的评价忽略了阅读本身的特点。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评价的方式就不应该仅限于对作品理解的解答上,而应该是包含理解、表达、运用等多个维度,特别是在阅读交流阶段,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思辨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些意识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体现。另外,在对一个具体问题的讨论上,要避免答案的唯一性,因为作品本身的意义是多重的,学生理解的角度是多元的,答案的唯一性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评价的模糊性既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又紧紧围绕着语文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这样方可保护好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独立、积极的阅读和思考习惯。
(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