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达 马建明
教学实录
一、初读课文,走进“乡下人家”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到喜欢的景物时,把景物名称圈画出来;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打上问号;遇到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做上记号。(生自由读课文)
师:有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吗?
生:“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中的“幅”字,我们要注意是第二声。
生:“在场地上”的“场”字应当读“cháng”,不能读成“chǎng”。
师:是的,“场地”指农村翻晒粮食,辗轧谷物的平坦空地,提醒得好!
生:“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这里“结”读“jiē”,表示长出(果实或种子)。
师:你提醒得非常好,一个汉字在读不同的声调时表示不同的意思。还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字要提醒大家的?
生:“鲜嫩的笋”的“嫩”字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欠”。
生:“蹲”字的右上角是“酋”字,里面有一横,不能忘。
师:你能做一个“蹲”的动作吗?(生下蹲示意)我们来写一写这个“蹲”字。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书后的田字格中。我们看看这个同学写得怎么样?
生:写得正确、工整。
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将“寸”的竖钩居中写,(边讲边示范)如果将竖钩偏右避让左边的提,与上面横折的竖画对齐,字就漂亮多了。课文中有哪些景物你关注到了?
生:我关注到的第一個景物是乡下人家在屋前搭一瓜架。
生:我关注到了第2自然段中一种叫大丽菊的花,这种花什么样呢?
师:在教室前半月形的花坛里有十几棵大丽菊,大家课后可以去观察观察。
生:课文中写到了鸭子、鸡、归巢的鸟儿、会唱歌的纺织娘!
生:我看到了小河、石桥。
师:花团锦簇,鸡鸭成群,鸟唱虫鸣,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同学们能读这么多景物,真是读书高手!
二、尝试起名,感受乡下人家
师:如果说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图的话,你能给它们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生:第一幅图的名字可以叫“瓜架图”。
师:你能把取名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生:从文中提取一些字,再找到它的来源。
师:你是说找到一些关键字词来起名字。陈老师有“取名三宝”,那就是“一缩二扩三补充”。“一缩”就是像她刚才说的,找到这段话中的一个关键字。
生:(齐声)瓜。
师:然后找到含有这个字的词语,如果有好几个就从中选一个,如果没有,我们就组一个。这就是“二扩”。
生:“瓜架图”“瓜藤图”“瓜叶图”“青、红瓜图”。
师:无论是瓜、瓜藤、瓜叶,它们都长在——
生:瓜架上。
师:和瓜架融为一体,所以叫“瓜架图”较为准确。所以,我们要给刚才取名“瓜架图”的这位女同学鼓鼓掌。(生鼓掌)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看大家是不是掌握了起名方法。第二幅图,用一个字概括是——
生:花。
生:还有竹,第二幅图可以叫“花竹图”。
师:“一缩二扩”起名虽然准确,但不够生动。你能再补充一个生动的词语,让第一幅画面活起来吗?
生:“搭瓜架图”。
师:有动感。这就叫“三补充”。她用的是补前,你能不能从后面补一补?
生:“瓜架攀爬图”。
师:请同学们运用“一缩二扩三补充”的方法,想象画面,给剩下的每幅画面起名。四人一组,第3至6自然段一人一幅画,看看谁起名起得又快又生动。(生讨论,师巡视)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三幅图,两位同学分别起名“鸡群玩耍图”“鸡觅食图”,你觉得哪一个名字更准确一些?
生:“鸡觅食图”,主要写了鸡在觅食。
师: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名字结合,改成“鸡群觅食图”。再来看第四幅图,你觉得起哪一个名字更好?
生:我选“鸭子戏水图”。“鸭子游戏图”没有写出鸭子在哪里“游戏”。
师:说得既准确又生动。第五幅图景物众多,起的名字是“乡下吃饭图”和“夏晚散步图”,哪一个更能概括乡下人家主要做了什么?
生:我选择“乡下吃饭图”,这段话主要讲了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师:我们能不能相互借鉴,改进一下?
生:“乡下晚饭图”。
师:强调了“乡下”。
生:“夏日晚饭图”。
师:指出了季节,也很有诗意。第六幅图——“纺织娘唱歌图”,这个非常符合我们“一缩二扩三补充”的要求。大家看看这个“夜梦唱歌图”起得好不好?
生:我觉得“夜梦”能表示是在夜晚人们进入梦乡,“唱歌”表示纺织娘的叫声很好听。
师:这两个名字各有特色,一个很准确,一个富有诗意!
三、抓住关键,体会“乡下人家”
师:这篇散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看看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第二幅图写的是乡下人家的植物。(板书“植物”)
生:第三、第四幅图写的是乡下人家养的动物。(板书“动物”)
生:第五、第六幅图写的是人。(板书“人”)
师:是的,写的人与自然。我请一位同学根据板书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先写了两幅乡下人家植物图——“瓜架攀爬图”和“花、竹生长图”,接着写了两幅乡下人家饲养的动物图——“鸡群觅食图”和“鸭子戏水图”,最后写了两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夏日晚饭图”和“纺织娘唱歌图”。
师:说得很完整。这像不像一幅幅画?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深情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在这么多图景中,你觉得哪一幅图最有趣、最好玩?
生:我觉得“鸭子戏水图”最好玩,我特别喜欢它们戏水的样子,比较符合我的想象,还有乡下人家小桥流水的景致。
生:我觉得秋夜“纺织娘唱歌图”最有趣,因为它让我们有想象的空间。
生:我觉得“花竹图”比较有趣,可以看到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的画面。
生:我觉得“鸡群觅食图”好玩,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找食的场景特别可爱。
师:结合插图,你觉得它们在乡下生活得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鸡在乡下生活得自由自在,可以随便地走来走去!
师:自由自在,这个感觉真好,我们就走进文字,看看哪些文字是写它们自由自在的。
生:“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特别能显出雄鸡的自由自在,“大踏步”就是没有人管的样子。
师:还有哪些词语能看出大公鸡自由自在的?
生:我从“耸着尾巴”感觉到雄鸡很骄傲,没有人管它。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雄鸡的动作,“耸着尾巴”是怎样的?(生做动作)我们也踏几步试试!(生自信地迈开大步走)找到感觉了吗?我们带着找到的感觉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自信地)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它们的自由?
生:我从在房前屋后都会瞧见觅食的母鸡和小鸡感受到,它们在家里是不会被笼子关着的,它们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
师:自由,人人向往。还有谁要补充?
生:“照例”一词说明每家都会养几只鸡。
师:每家都会养,左邻右舍都养,祖祖辈辈都养,鸡已经成为乡下人家不可缺少的一员。 还有哪里能体现它们的自由?
生:觅食。
师:什么叫“觅食”?与这个一样吗?(出示笼中被喂食的鸡)
生:不一样,觅食是指它们自己在外面找吃的,自己找吃的很有挑战性。
师:它们可能会觅到什么呢?
生:可能会觅到小虫子之类的食物。说不定还能吃到竹叶这类的,或者是新鲜的笋。它们可能还会吃到竹林中散落的草籽。
师:荤素搭配,来点草籽助消化,想得很周到。这就是自由自在觅食的鸡群,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生读略)
师:散文写景是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对鸡群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你能写一两句话来赞美一下吗?(生写)
生:乡下人家的鸡无论觅食还是玩耍,总是那么自由自在。
生:鸡,在乡下人家是自由的,它们愿意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想什么时候觅食就什么时候觅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主人也不管它们。
师:多自由啊,在你们的笔下,鸡仿佛成了乡下人家的一员。
教学点评
一、充分利用助学系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首先,陈老师准确把握助学系统的编写意图,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其次,根据助学系统选择教学内容。在本课教学中,陈老师主要抓住课后第一、二两个练习题组织教学。第一题“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第二个教学板块重点围绕这个题目开展教学。第二题“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第三个教学板块重点围绕这个题目选择话题,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對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
再次,根据交流平台选择方法指导。关于本单元“语文要素”,“交流平台”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一是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列举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例子,特别是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针对第二条,课文中还有一个泡泡,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陈老师深刻把握这些助学系统的编写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实践与体会,形成了本课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教学方法,即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课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充分体验自主建构落实语言实践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改善认知结构。开展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性、主动性和批判性,从而有助于深度阅读、精准表达,培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第一个板块中,陈老师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自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情况,让学生在交流与提醒中,相互学习与建构。在此基础上,陈老师相机点拨与提升,帮助学生提炼生字学习的方法,感受汉字的魅力。
在第二个板块中,陈老师先让学生尝试给第一幅图起名,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缩二扩三补充”的方法给配图起名。在具体的教学中,陈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不要求答案唯一,而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起名。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会了给配图起名,而且通过起名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好。
在第三个板块中,陈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致,细读课文,结合插图,特别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在自主建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学生理解不到位、不充分的时候,陈老师让学生相互补充,学生学得投入,读得入情。陈老师这堂课就像教师带领着一群学生登山,在互相帮助中,最终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陈培达,连云港市海州区教研室教研员;马建明,特级教师、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