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中的“诗意”养成

2021-05-30 10:48丁伟施建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山溪水葫芦水墨画

丁伟 施建平

编者注:2020年11月19-20日,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隆重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参评老师、评委专家现场活动,过程同步直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刊将陆续刊登获奖选手的教学实录,并邀请特级教师点评,以期再现观摩课的精彩。本期的丁伟老师在此次优课评比活动中获得最高奖“李吉林語文教学奖”。

一、感受水墨画,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过了。这一课由丁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学习这篇新课文。(播放水墨画视频)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

生:视频里播放的是水墨画。

师:是的,这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绘画——水墨画。(板书“墨”)“墨”字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上面是“黑”,下面是“土”,“墨”字的写法告诉我们,墨是用什么制成的?

生:用黑色的烟灰土制成的。

师:水墨画生动传神,还能引发我们丰富的想象。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课题,生齐读)

【评析】上课伊始,通过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具体感知水墨画,既引出了课题,又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的生动气韵与优美意境,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谓一举多得。

师:猜猜“童年的水墨画”会画些什么?

生1:可能会画些我们小时候的事。

师:你们现在就是小时候。

生2:会画我们在钓鱼、放风筝。

师:那诗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了解组诗,认读生字

师:《童年的水墨画》一共有几幅?(三幅)哪三幅?(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

师:同学们找出了三首小诗的题目。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生:表示地点。

师:三首小诗虽然地点不同,但都是写小朋友的童年生活,像这样主题相同的几首小诗放在一起,我们就称它们为“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一组诗。

师:刚才同学们自读了课文,生字词读准了吗?我们来看第一组词语。谁会读?

生:染绿、扑腾、钓竿、碎了。

师:每个词语都读准确了,真棒!尤其是这个“腾”字,“扑腾”在诗中表示声音,所以读第一声“腾”。把词语放到诗中,我们一起读。(生读)

师:诗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当作”)

师:汉语有个特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起读这首诗。(生齐读)

【评析】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有些字的读音会随之改变,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这首诗中恰好有多个字的读音有变化,教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现象提醒学生,这不仅有助于正确地读好这首诗,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关注汉语的这一特点。小学阶段不宜系统讲授汉语知识,相机渗透是好办法,可以避免集中教学汉语知识的单调枯燥。

师:我们来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生:戏耍、你拨我溅、浪花、水葫芦。

师:这个词里有两个生字“拨”“溅”,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词。(生齐读)这组词语中也有一个读音变化的字。

生:“水葫芦”的“芦”读轻声。(生齐读)

师:水葫芦是什么?

生1:长在水里的葫芦。

生2:溅起的水花像葫芦。

师:水葫芦是不是如你们所说呢?(出示图片)这就是水葫芦,它是一种长在水里的植物,你们看它的叶柄,鼓得圆圆的,像个葫芦,所以人们就叫它“水葫芦”。水葫芦到了诗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发现了吗?

生:水葫芦上加了引号。

师:加了引号的水葫芦还是原来的水葫芦吗?

生:是指我们小朋友。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读懂了这个词语特殊的含义,看来你们读书的时候动脑筋了。我们一起读最后两行。

(生齐读《江上》最后两行)

师:第三组词语我们开火车读——清清爽爽、蘑菇、明明亮亮、斗笠。(生开火车读)

师: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准又稳。这组词语中也有一个字读轻声,一起读这个词。(生齐读“蘑菇”,师出示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见过斗笠吗?

生:“斗笠”就是戴在头上的帽子。

师:这个帽子是什么编的?看看“笠”的偏旁。

生:是竹子编的帽子。(出示斗笠图片)

师:这个小朋友戴的就是斗笠。诗中有两句话写到蘑菇和斗笠,找到了吗?谁来读?(生读)

师:戴着斗笠的小朋友多像蘑菇啊!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诗。(生齐读)

师:同学们自读课文学得非常好,生字词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还读懂了诗歌大概的意思。

【评析】分别以组诗中的三首诗为单位,将生字词组成词串进行识读,抓住“水葫芦”与“蘑菇”“斗笠”等难理解的地方,配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既读通读顺了课文,又分散了理解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清新自然、节奏明快。

三、整体赏析,尝试概括

师:《童年的水墨画》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场景,我们先欣赏第一幅画《溪边》。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溪边这幅画,你打算用什么字?

(众生:美、真、静、乐、绿)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同一幅画,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字,说明你们各有各的想法,这一点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用每一个字肯定都有它的理由。

四、走进《溪边》,感受画面之美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选择一个你最认可的字,对照这个字默读《溪边》,把诗中相关的内容画下来,然后结合所画的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字。(生自主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美”。你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

生:我觉得这幅画上的垂柳、山溪很美。

师:一起来看看画上还有哪些美的景物。

生:画上的人影、红蜻蜓也很美。

师:画上景物这么多,每一个景物都很美,看来同学们用“美”来形容这幅画,真的很准确。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读出景物的美。

师:你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绿色的图画?

生:画上的山溪是绿的,连人影都给溪水染绿了。(出示画)

师:是啊,《溪边》这幅画不仅景物美,它还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绿色的图画。垂柳碧绿碧绿的,不禁让我们想起一句诗——

生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山溪像绿玉带,你仿佛看到一条怎样的山溪?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条平静的山溪。

生2:我好像看到了一条绿色的山溪。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条清澈的山溪。

生4:我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山溪。

师:山溪绿得平静,绿得清澈,连人影倒映在水里,也给染绿了,这溪水像不像一汪神奇的染料?想想还会有什么将溪水染绿了。

生1:既然人的影子被染绿了,红蜻蜓的影子应该也被染绿了。

生2:溪边的花朵被染绿了。

生3:溪上的小船被染绿了。

生4:树上的小鸟也被染绿了。

师:“染”这个字真神奇。岸上一个绿色的世界,水中还有一个绿色的世界。同学们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到了这个“染”字的神奇,好像整个世界都被染绿了。在这个绿色的世界中还有一种颜色,它醒目、独特,正因为它的点缀,这个绿色的世界变得更美了。那是什么?

生:红蜻蜓。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可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像这样红绿相互映衬的画面,我们在一首诗里读到过——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红绿相衬,这样的画,是不是更美了? 谁来读这四行?突出绿、红。(生读《溪边》前四行)

师:我们像他一样读,注意绿和红,读出色彩的美。(生齐读)

师:《溪边》真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钓鱼。

师:你们想不想也走进画中和他们一起钓鱼?

(音乐起)

师: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来到溪边,欣赏着如画的美景,我们发现这个美丽的绿色世界还是一个安静的世界呢!你从哪儿感受到了“静”?

生1:我从溪边垂柳挂下的枝条上感受到了静。

生2: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让我感到静。

师:“立”可是蜻蜓的标志性动作。有首古诗里就写到过蜻蜓的这个动作,还记得吗?

生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3: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师:这就叫水平如镜。

生4:我觉得远处的山正静静地望着溪边的景物。

生5:大树像战士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溪边,守卫着这片土地。

生6:天上的白云也停下来了,一动不动地望着大地。

师:你们真会想象。再仔细听听,在这宁静的大自然中我们会听到什么呢?

生:小鸟的鸣叫。

师:是啊,鸟鸣山更幽,正因为幽静我们才能听到小鸟清脆的歌唱。跟着丁老师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

生1:我闻到了花朵的芳香。

生2:我闻到了草木的味道。

师:是的,大自然的气息让我们的心都静下来了。谁来读这四行诗,要读出“静”。(生读)

师:我们就在这静静的溪边钓鱼。我们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握着长长的鱼竿,大家把小手伸出来。我们静静地等待。看,水面动了,鱼儿上钩了,赶紧站起来拉啊!你们钓到鱼了吗?

众生:钓到鱼了。

师:鱼儿被你们甩到哪里去了?

生:草地上。

师:钓到这么大一条鱼,你们高兴吗?高兴了会怎么做啊?

生1:我高兴得跳起来。

生2:我高兴得哈哈大笑。

生3:我高兴得直叫“我钓到鱼喽!我钓到鱼喽”。

师:那我们就跳起来,欢呼起来吧!(生欢呼雀跃)

师:诗中也描写了我们小朋友的快乐——

生齐: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师:这两句话,你们读懂了吗?那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怎么回事?

生:小朋友钓到鱼,开心得又蹦又跳。

师:笑声在草地上回荡呢!我们想象当时的情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就读懂了句子,还感受到小朋友的快乐。

师:《溪边》这幅画真有意思,一开始安安静静,后面忽然动起来,热闹起来,欢乐起来。因为有了小朋友们的笑声,有了你们的欢乐,《溪边》这幅画更美了,也更真切了。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读好前后静和动的变化。(男女生分读)

【评析】利用图中的钓竿和学生普遍喜爱钓鱼的心理,教师用语言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图中,他们仿佛成了图中钓鱼的孩子。通过引导学生演示以及与学生互动对话,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角色意识。通过想象大家钓到鱼时的欢乐場景,学生理解了诗中“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一全诗的难点。

五、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师: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课,我们在《溪边》这首诗中就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美景,有色彩,还有静和动的变化,真是如诗如画。我们配上音乐朗诵这首诗,会背的同学可以尝试着背一背。(生读背)

师:《溪边》学完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组诗中的另外两首《江上》和《林中》。接下来,我们学写今天的五个生字——墨、竿、染、腾、碎。(师范写,生仿写)

《童年的水墨画》是儿童文学作家张继楼创作的一组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短诗,课本选取了其中《溪边》《江上》《林中》三首。这组诗语言凝练生动,充满童真童趣。丁伟老师教学这一课时,根据儿童诗这一文本特点和三年级儿童的理解能力、学习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巧妙安排学习环节,将课上得清逸有致,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儿童的性灵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陶冶。具体说来,这一课的教学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诗画相伴。《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用语精妙,纯净明快,极富画面感。教者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始终扣住“画”来推进教学:一上课利用一段小视频引出“水墨画”,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猜猜“童年的水墨画”中会画些什么,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场景。初读课文环节,让学生关注《童年的水墨画》一共有几幅、哪几幅,从而帮助学生把握了这一组诗的要点。在学习《溪边》一诗时,让学生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幅画。讨论“美”时,引导学生理清了图中所画的景物;讨论“绿”时,引导学生感受这是一幅铺满绿色、充满生机的图画;讨论“静”时,引导学生感受溪边这幅画的静谧与美好。之后,还引导学生走进画面,担当角色,感受画中小朋友钓到鱼时的欢乐。最后,点出这首诗“诗中有畫,画中有诗”的特点。这样就将学诗的过程化作梳理、观赏、进入画面的过程,诗画之间的“嫁接”,使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入,同时又使整个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2.学教相融。在教学《溪边》时,教者遵循儿童阅读理解的内在逻辑,在初读后首先让学生用一个字形容这幅画,概括地表达自己的总体印象,并将“美”“静”“绿”“乐”等字板书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认可的字来研读,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进行交流。在汇报讨论时,教者注意顺应学生的回答将理解引向深入。讨论“绿”时,首先引出诗中的相关描写,由“山溪像绿玉带一样”感受山溪的静、清、绿,由“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体会溪水的神奇。那么,怎样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这幅山溪垂钓图的特别之处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这绿色的画面变得更美了,学生发现了红蜻蜓,体会到了这“万绿丛中一点红”特有的美。在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之“静”时,教者在学生体会到了山溪的水平如镜后,引出诗的后两句,引导学生体会这幅画静中有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者正是这样,依着学生的学习进程适时进行点拨,将母语中最有情趣、韵味的东西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体悟到了他们自主学习时未曾体会到的东西。

3.古今相辅。古今诗歌都注意意境的构筑,这就为学习时“打通”古今诗句提供了基础。在教《溪边》一诗时,教者注意在带领学生学习、领悟相关诗句时适时引出古诗句,借助原有的积累来理解诗中的句子。在学到“垂柳”时教者引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垂柳色彩、形态之美;在学到“蜻蜓”时引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帮助学生体会蜻蜓立于竿头时轻盈的姿态,静谧的环境;在讲到画面绿中带红的特点时,引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借助夏日荷池的美景来比照溪边绿色背景中红蜻蜓点缀出的美。这样借用古诗句来理解新学的诗,使古今诗句相互映衬,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学的诗歌的意境,又可以巩固过去所学的古诗,还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知识间的“勾连”,完成新的建构。

4.境语相生。在教学中,教者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美智趣的教学情境,使“境”与“语”相依相存,相辅相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教学《溪边》的“绿”时,教者根据内容出示了一幅近有垂柳、草地,远有大山、树林,而山溪则如飘带般穿行其间的图画,让学生体会画面的绿色与生机,同时利用图画,让学生想象除了“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还有什么也给溪水染绿了。学生说到了花朵、小船、鸟儿等许多景物,这样抓住诗中的相关句子在情境中进行生发,让岸上、水中两个绿色的世界相互映衬,画面变得立体了,也更美丽了,相信这铺天盖地的纯净的绿一定也会映照进儿童的心间。在体会画面的“静”时,教者利用图画将学生带到溪边,让学生说说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受到了“静”。学生除说到了平得像镜子的水面,垂挂着的柳条,一动不动立在钓竿上的蜻蜓外,还说到了像战士一样站在溪边的大树,默默望着溪边生灵的大山,天空中停下步伐望着溪边美景的白云……诗句描绘出了画面,画面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又丰盈了画面与诗句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比诗歌描绘的画面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总之,丁伟老师这堂课听来清新自然,美感丰富,扎实灵动,是一堂彰显语文本色、情境特色、导学亮色的好课。

(丁伟,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施建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南通市小语会长)

猜你喜欢
山溪水葫芦水墨画
山溪
水葫芦
牡 丹 (水墨画)
基于无线遥控的水葫芦清理装置的设计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山溪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水葫芦
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