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荷
上次去吃火锅,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一辆玩具车在店内跑来跑去,旁边服务人员端着锅碗瓢盆在上菜,他还是横冲直撞。一旁的妈妈看见了,赶紧去制止:“别跑了,这样很危险!”小孩子不管,继续跑。妈妈一边追他一边说:“你给我站住!回来!”小孩子一看妈妈追他,他更来劲了,置若罔闻。妈妈担心孩子安全,着急地说:“再不回来,下午看电影不带你去了!”孩子一听,说:“不行!你不带我去我一会儿就不去上课!”
“那你赶紧回来,别乱跑!”
“那你要带我去看电影!我才去上课。”
妈妈点点头。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开始乖乖吃飯。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拥有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说好听点这是奖励,说直白点这就是交易。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与耐心的教导相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可立刻生效。但图省事,往往后患无穷:孩子越来越懂“交易之道”,也就越来越“狡猾”。
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适当地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交易”用多了不仅有可能失灵,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就拿开头在火锅店跑的孩子来说,孩子真正不适合在火锅店里跑去跑来的原因在于:对人对己都不安全,打扰到就餐的其他人以及对服务员造成困扰。但如果母亲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办法是用孩子喜欢的事情要挟,却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孩子就不知道他的行为不妥的地方在哪里,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并且因为他的行为,他认为自己拥有了跟母亲叫板的权利,下一次,他有可能变本加厉。
还有一些家长,就算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却常常失信于孩子。比如孩子考试成绩达到了预期,家长却不实现当初承诺的奖励,长此以往,家长便在孩子心中渐渐失去了威信。“被欺骗”多了,孩子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信任感。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在家庭中,他们能够通过试探,迅速明白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我们常常听到老人抱怨孩子倒地撒泼,要糖要玩具,老人迫于公共场合“丢人现眼”的感觉,满足了孩子。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与老人“交换”到了他需要的东西。但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这个孩子,他可能跟着爸爸的时候从不撒泼,抑或是他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做老师、同学眼中遵守纪律的学生。因为,孩子通过他的试探,明白了面对不同的人,同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根据这种预估去采取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孩子的“狡猾”之处。
有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蛮不讲理,或许是我们家庭内部有人喜欢跟他进行“交换”,而他也早早地学会了这套规则,并运用自如。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影片中父母为了促进大宝跟二宝的关系,让已经上初中的大宝跟妹妹玩耍,推出了“每次陪妹妹玩十分钟就奖励玩手机十分钟”的制度。一开始,大宝积极地陪妹妹,一点点换取玩手机的时间。然而,时间长了,大宝开始从心底里觉得陪妹妹只是为了获得玩电子产品而不得已做的事情。当她对玩电子产品的渴求越来越多,陪妹妹这项任务就让她越来越反感。其实爸爸妈妈没有明白一点:陪妹妹是不需要奖励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然而,这项制度硬生生把她自发想陪妹妹的动机压下去了。
有些事情本无需外力推动,孩子凭借内部动机获得的愉悦感一定比父母赋予的交换条件或奖励更强大且持久。这一点在学习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当交换或者奖励被滥用的时候,学习主体会丧失掉学习的享受感。
如今的孩子,不再是依靠哄骗就可以应付过去的。对孩子,也不应该有欺骗。如果图一时省事,只想立刻实现孩子听话的效果而用交换条件糊弄过去,根本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当孩子跟你的意见产生冲突,或者是孩子的行为已经妨碍到其他人的时候,与其跟他谈条件,不如早早地让他有更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底线。
曾经有一位妈妈咨询我,说她孩子每天总是乐于挑战她制定的各种规则,她十分苦恼。我问她是不是经常定规则,而规则经常被孩子打破。她说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孩子十分聪明,能找到规则的漏洞。家庭的规则太多,还经常变化,这对孩子意味着:规则也不是绝对的力量,遵不遵守都无所谓,甚至激起他的挑战欲,去打破规则。所以面对谈条件的孩子,规则立起来了,就要坚决执行,边立边破的规则,收效甚微,甚至弊大于利。
其实,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但要少而清晰,具有可操作性。我有一个朋友,给孩子定的大规则就是:一不能影响自身的安全,二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在这两条大规则之下,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这种简单清晰的规则,也许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如果我们想培养出具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从内心要对这个世界的万物有尊重的心,并懂得其他人的善意值得深深地感恩。孩子有着最原始的敏锐和敏感,你对他付出什么,他就会回报你什么。条件,不论是奖励或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而理解、耐心、爱和信赖,才能给孩子灵魂上的养分。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