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整合情境中的言语教学

2021-05-30 11:47卞锋杨金林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老支书老汉自然段

卞锋 杨金林

一、快速阅读,感知人物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微型小说《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了解这篇小说的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生按要求速读。师出示第一组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生齐读,有部分学生把“当”读成“挡”。)

师:读“势不可当”这个词语时,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虽然意思未变,但字形不同,读音就不一样,这里应读dāng。这组词语在小说中是描写什么的?

生(齐):洪水。

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生读)老师听出了洪水的气势。(出示第二组词语:清瘦、沙哑、揪出。生读。)这组词语在小说中是描写谁的?

生:(纷纷回答)老汉。

师:他还有其他身份吗?

生:他是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位父亲,他还是老太太的丈夫。

师:这组词语分别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

生:“清瘦”写的是人物外貌,“沙哑”写的是人物声音,“揪出”是描写人物动作。

(出示词语:祭奠。生读。)

师:“祭奠”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

师:在这篇小说当中是谁祭奠谁?

生: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师:表达完整而准确,你们都是细心的读者。谁能从这些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生:(思考片刻)黎明时刻,洪水咆哮,老支书镇定指挥慌乱的村民过木桥,他从逃生的人群中揪出了他儿子,最后村民得救了,他们两个人被势不可当的洪水冲走了。洪水退了,老太太来祭奠他们。

师:不错!一下子用上了四个新词语。谁能说得更简洁、完整一些?

生:(迫不及待)黎明时分,洪水势不可当,人们惊慌失措。面容清瘦的老支书镇定指挥村民有序地过逃生的木桥,甚至从人群中揪出了儿子。最终老百姓得救了,父子二人却在咆哮的洪水中牺牲了。

师:我要送你两个称号,第一,词语运用小达人;第二,概括小能手!

二、合作朗读,走近人物

师: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篇小说,一起回到那个山洪突发的黎明。接下来由我领读,同学们只要读第8自然段和全文中老汉所说的话,但是我们整个朗读要让别人听起来浑然一体,就像同一个人读的一样。(出示:第8、10、12、15、20自然段。配乐《十面埋伏》,营造紧张的氛围。读完,学生沉浸在小说的情境中,静场十秒。)

师: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你内心的感受?

生(众):伤心、难受、敬佩。

师:感受很复杂。

三、批注阅读,品味人物

师:让我们拿起笔,默读批注,细细地品味老汉的形象。(出示批注阅读要求: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写下自己的理解,学生批注阅读。)

师:彼此交流,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宽广,让我们交流一下。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我从中看出老汉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能迅速指挥人们有序地撤离,他是个沉着冷静的人。

师:这是对老汉语言的描写,从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短促有力,掷地有声,他是个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人。

师:真了不起!你读懂了这三个短句子。这三个句子能颠倒顺序吗?

生:不能,因为桥窄,所以要排成一队,不能挤。这两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最后说“党员排在后面”,是为了先让老百姓撤离。可见老汉心系群众,舍己为人。

师:请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你把感叹号读成句号了。再试试看。(生再读,短促有力,情感充沛。)

生:第8自然段是对老汉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人们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汉身上,写出了人们对老汉的爱戴。

师:为什么村民们看到老汉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盯”“不说话”说明老汉没有慌乱。从“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他的从容不迫。

师:是啊,老汉的出现,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他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一座山,一座什么山?(生:靠山。)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生读,语气坚定而沉稳。)

生:第15自然段我可以看出老汉不徇私情、坚守原则。

师:为什么?

生:小伙子是他的兒子,老汉却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说明他非常遵守党员的纪律,不徇私情。

师:你从老汉的语言中读出了他的大公无私,这一段还有什么描写?

生: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师: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生:“冲”“揪”是动作描写,“吼”是语言描写,“凶得像只豹子”是神态描写。

师:请你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生读,声情并茂。)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如果有人在这时候破坏规则,就会带来新的慌乱,影响逃生速度。所以要读得急一些,狠一些,要让人觉得他的话不容更改、不能不从。

师:说得真好!从这一“冲”、一“揪”、一“吼”,以及老汉那不容置疑的语言和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个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好支书。(板书:好支书。)

师:还有什么想要跟我们交流的吗?

生:我找的是第20自然段。这是对老汉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我感受到他父爱如山。

师:能用你的朗读表达老汉在那一个瞬间做出的这个饱含父爱的选择吗?(生读,“推”字读得较平淡。)推的力气还不够大。(生再读,凸显了“推”的力度。)我听出他强调了一个“推”字。在前文中有一个跟它相反的动作。

生:(齐)揪。

师:前文的“揪”是老汉在人民群众和小伙子之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的是——(生:人民群众。)

师:此刻老汉在自己和小伙子之间,他做出的选择是——(生:小伙子。)

师:危难见真情,他不仅是一位好支书,还是一位——(生:好父亲。)

师:现在我们能读好跟老汉相关的这几个句子吗?(再次出示:第8、10、12、15、20自然段,生读,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理解得深刻,读得入情入境,真棒!优秀的小说,优秀的作家总是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让我们读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四、寻读环境,感悟内心

师:第一遍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你是否有过紧张到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的感觉?你是在哪里读到这种感觉的?

生:“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让人感到当时的情况十万火急,千钧一发。

师:为什么紧张?

生:洪水快要吞没人们了。

师:说得好!你能再找出一处让你感到非常紧张的地方吗?

生:第17、18自然段,木桥快要塌了,然而老汉和小伙子还没有脱险。

师:是啊,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将会如何,牵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在这样令人紧张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沉稳如山、公正如山、父爱如山的老汉,他用自己和儿子的牺牲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新生。优秀的小说,总是善于描写紧张的环境,使之与人物内心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冲突,扣人心弦。现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第三次出示:第8、10、12、15、20自然段,增加环境描写的句子。老师引读,同时配乐,学生齐读。)

五、回读情节,凸显形象

师:窄窄的木桥在洪水中轰然倒塌,老汉的形象却在我们心目中巍然耸立。对很多人来说,小说写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作家谈歌却没有这样做,他这样写道——(出示:第24~27自然段,生读。)同样是短句子,前面的短句子我们读得短促而有力,这里的短句子,该怎么读呢?(生读,入境,声音低沉。)

师:为什么小说到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呢?(生思考)

生:结尾让人出乎意料,直击人心,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生:放在最后说,可以让老支书不徇私情的形象更加高大,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生:在最后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突出了老支书不徇私情的形象,让读者印象更深刻。

师:现在,我们又会怎样去读这樣两个情节呢?(出示:第24~27自然段,第14~18自然段,配乐。)

(生:齐读——悲伤地,轻缓地。)

师:层层设置的悬念最终被揭晓。两座坟墓,将阴阳相隔,外头是幸存的人们,里头是他们爱戴的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牢牢地扎根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情节安排的力量,让我们在读完的瞬间竟无语凝噎、痛断肝肠。此时,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位老支书?

生(众):伟大、无私、令人爱戴。

六、延展升华,言意共生

师:一年以后,在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大桥,它巍然耸立,横跨大河两岸,人们再次相聚于此。作为那场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站在这座桥上,大家不禁心潮澎湃……如果让你给这座桥取个名字,你将会取什么名字?为什么?请写下你的想法。(生自由练笔后交流。)

生:在这座桥上,有很多人因为两个生命的牺牲而幸存下来,老支书和小伙子是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老百姓的“生”。所以,我想给桥取名为“生命桥”。

师:是啊,用这个名字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敬意,恰如其分。

生:我觉得可以取名为“希望桥”。因为曾经有一对父子在山洪暴发时,在老百姓面临死亡威胁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是他们给了灾难当中的人们以希望。

师:好名字。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把人们心中的绝望改写,让希望之光照亮每一个灵魂,我们应该铭记在心。

生:我想给这座桥取名“爱之桥”。因为在那次灾难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更感受到了一位老支书对他的村民的爱。在人民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人民;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儿子。我觉得,每一个获得新生的人都有义务把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生继续交流:父子桥、人民桥、神圣桥、奉献桥、党员桥……)

师:你们说得真好!同学们,走出桥,走进生活,你依然会遇到老汉那样的人。他可能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或亲人,也可能是抗洪抢险大堤上的军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处在绝望中的人们总能与这些伟大的灵魂相逢,那才是“人(板书)”应有的模样。如果你在小说中再次遇到他们,请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读懂他们;如果你在生活中被他们打动,请用我们今天领悟到的写法把他们记录下来。

2020年秋,笔者有幸听到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比赛课,好多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观课之后,我将印象最深的特等奖获得者卞锋老师执教《桥》的录像拿来分析研究。得知我在分析他的课,卞老师说:“我参赛回来后,又对课进行了反思和改进,请您到我的课堂上再去听一听。”听了卞老师改进版的教学后,我对具有升腾感的精彩课堂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更清晰的认识。

一、学生总是处在“活跃态”

具有升腾感的课堂总让人感觉热气腾腾的。这样的课堂启动时间不长,学生就进入了活跃状态,他们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地读书,用心地思考。老师引导大家讨论问题时,小手像雨后春笋般不断举起,不少学生因为激动小脸涨得红红的。他们的发言有很强的感染力,不少学生不时会“语出惊人”,那发言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性和新异的独创性,以及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深刻,常常让观课者惊叹。学生朗读课文时,大都能声情并茂,与作者、与课文中的人物同急同悲,齐声朗读所构成的情感场对观课者有一种裹挟的力量,卞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从头至尾,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学习始终是积极主动的,他们争相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即便是静心阅读、批注思考的安静时段,我从学生投入的表情也分明能感受到他们思维的高速运转——后来交流时的精彩发言,也能证明其静心思考时内在的活跃状态。应该说,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热气腾腾,是听课者的外观感觉。其内在本质是学生的身心系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有时甚至处在一种勃发、喷发的状态。这种状态从心理上进行解析,实际上是一种情智交融、情智共生的状态。一方面,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活了,其大脑处于高度兴奮状态,它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强大的心理动力和能量;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系统被激活了,其智力活动的速度和水平逐步得到了提升,认知效率高,建构能力强,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而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互融共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情促智,因智生情,情智共生”的美好境界。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活跃态”?卞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教学《桥》一课的过程中,他采取了多种方式不断激活学生:

第一,始终用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以情激情是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的重要法宝。

第二,卞老师总能敏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将精当的点评融入激励中;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老师的点评与鼓励也绝不雷同,每一次评价都是“唯一”的。

第三,卞老师善于引领学生循着其内生的兴奋点学习。他注重抓住学生阅读文本的“最初体验”进行深化探究,将探究的点落在学生体验最新、感触最深的文本要素上。

第四,卞老师善于在关节点上恰到好处地进行高水平的总结提升,让学生在很强的获得感中产生升华感、满足感。《桥》这堂课有三次这样的总结。其中,课尾的拓展性总结,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真切感人,揭示了老汉人格的普世价值与典型意义。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语文学法迁移的指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此种意义的话语怎能不激活学生身心、震撼学生灵魂?

时下的很多课总让人感觉烧的是“温吞水”,不温不火,始终没有烧开的时候。学生的身心系统似乎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一个问题问下来,举手者寥寥;一个要求提出来,学生行动缓慢。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大脑仿佛被冻着了,精神不振,思维不畅,这样的课设计得再好也没有效率可言。

二、学生始终呈现“跃升状”

具有升腾感的课堂,总能让人看到学生跃升的状态。观课者能清晰地看到学生提升的轨迹,能不断听到学生成长的拔节声。学生那不断跃升的状态常常感动着观课者,使人在心底不断暗生惊喜和赞叹,卞锋老师的课就给人以这样的感觉。

1.理解不断升入高层级。理解上的“跃升”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解析。(1)在具体要素上,既包括对内容理解的“跃进”,又包括对形式理解的“深入”。在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老支书精神与人格的同时,卞老师还不断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地领悟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将对内容与形式的提升性理解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2)在呈现形态上,既是指整堂课上学生能实现“多级跳”,又是指学生在每一个板块甚至每一学习环节上能实现“不断递进”。卞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上实现了“六级跳”:一跳,速读全文,初知内容,用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二跳,批注阅读,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理解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逐步变得鲜活起来;三跳,寻读环境描写,理解文本通过环境渲染表现人物形象的特色;四跳,回读关键情节,理解文本通过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表现人物形象的特色;五跳,创设情境,让学生“给桥命名”,并进行创造性表达,促进学生在理解人物精神和进行个性化言说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六跳,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从小说世界走进现实世界,从文本中的老汉延展到生活中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使学生迈上本课学习的最高峰。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卞老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十分重视引领学生“不断走向高处”。例如,在引领学生实现“第二跳”的过程中,卞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边读边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碰撞——这种同学间的补充和碰撞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一种提升;卞老师在此过程中又不失时机地进行追问、点评、提炼、总结,使学生的理解层次达到更新的高度。

2.朗读不断达到新水平。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理解文本、积累语言、形成语感的重要语文学习方式,而且是衡量学生理解力、共情力、表达力的重要指标。好的语文课堂应能清晰地看到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升。卞老师的这堂课就体现得很好,学生随着老师层层深入启发和点拨,朗读水平越来越高。他采取了多种有效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1)合作朗读促提升。这堂课安排了两次师生合作朗读:在学生速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后,老师与学生第一次合作朗读,由老师领读环境和情节,学生读课文中直接描写老汉的内容。老师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我们整个朗读要让别人听起来浑然一体,就像同一个人读的一样。”这个要求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促悟性,它提示着学生要用心倾听老师的朗读,要准确领悟老师朗读中所传递的情感,要能顺着老师的情感基调和气息走势,去进行衔接自然、和谐统一的朗读。这一次合作朗读虽然学生与老师还有一定差距,但它为后面的理解和朗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合作朗读是在引导学生寻读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之后,老师深情朗读环境描写的句子,学生朗读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和动作的句子。由于有了前面的理解做基础,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和情感渲染,学生朗读得十分到位,与老师的朗读真正做到了浑然一体,比第一次合作朗读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巧妙点拨促提升。卞老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语段的过程中,总要让学生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恰当的点评、点拨或追问。在这些恰到好处的点评、点拨和追问之后,学生朗读的质量明显提高。(3)对比朗读促提升。在引导学生感悟结尾情节出人意料的魅力之后,老师先让学生朗读描写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悲情结尾(第24~27自然段),接着又让学生朗读老汉从队伍中“揪”出儿子、怒责儿子的片段(第14~18自然段),使两个情节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的朗读用情用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与一开始的单独朗读感觉完全不同。(4)巧配音乐促提升。卞老师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特点精心挑选音乐,音乐的旋律与课文情感十分契合,长短与每次朗读长度做到了一丝不差。整堂课先后三次将音乐巧妙插入师生的朗读中,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读得更为深情,课堂产生了感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3.表达不断跃上新高度。语文课在本质上是语言学习课,学生语言表达进步的程度和达到的高度,是评价一堂语文课优劣的关键指标。阅读课只有将解读课文内容与积累和运用语言结合起来,将深度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与高品质的言语表达融合起来,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卞老师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桥》的教学比较突出的有两处:一是将词语教学与概括主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卞老师的高明之处体现在他不是就词教词,而是将读词、理解、表达整合起来。他将本课新词分为三组(描写环境的、描写老汉的、描写老太太的)来学习,每组词构成了一个意义组块,每个词在完整的意义组块中成了有根须的意义元素;在分组学词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三个要素、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课文的主要内容,使所学词语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按钮;最后,让学生用上所学的新词,完整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使所学词语在完成新的有较高难度的任务中得到了一次综合运用。从学生的表达来看,这一教学设计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二是在学完课文之后,创设假设情境,让学生在“灾后重建的新桥”前,给“新桥”取名,并说出自己所取名字的含義、理由。“生命桥”“希望桥”“奉献桥”“爱之桥”“神圣桥”……取名多种多样,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人物精神和价值做出不同解读,升华了对课文“人文主题”的认识。而在回答“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的表达中,学生心潮澎湃、思如泉涌,表达精练、生动、完整,达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将本课的学习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学生不断发现“高光点”

具有升腾感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不断发现文本的“高光点”。“高光点”本是美术用语,本文借用这个概念,是指文本中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具提升性的地方,这些地方一定是文本最光亮、最有特色、最有魅力的地方。从文本内容来说,是能扩宽学生精神领域、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地方,是那些能照亮学生心灵、打开学生视界、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思想、拨动学生情“弦”、触动学生灵魂的地方。从文本表达的形式来说,是在以往同类文的阅读中少见或未见过的表达方式,如那些以往没见到的新语词新句式、首次读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方式、难得一见的组句形式或组段方式、非常新鲜的开头或过渡、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出人意料的结尾、新颖独特的叙述、描写或抒情的方法,等等。总之,是文本最具个性和吸引力、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最令人留恋和难忘的地方。而上述两个方面在一篇优秀的作品中是高度统一的,特别的思想情感一定会用特别的表达形式进行表达,所以文本潜藏的“高光点”一定是特殊的思想情感与高妙的表达方式有机融合的点。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有这样的点。这样的点一般都在文本比较独特的地方,笔者称之为文本特质——文本独有的美质。文本特质常常隐现在文字中,自身并不能发光,需要有敏锐的眼去发现它,更要有敏感的心去照亮它。阅读主体的心与眼有了充足的“光源”,文本潜在的美才能在阅读时成为闪闪发亮的“高光点”。

学生在阅读中如果能不断发现文本的“高光点”,那他一定是兴奋的、激动的、愉悦的,他在学习中一定是沉迷的、忘我的,一定是全神贯注、乐此不疲的,他的心智一定有飞翔、升腾的感觉,因为每一个“高光点”都像是深蓝天空中那些闪亮而神秘的星星一样,吸引着学生去仰望它们,激发着学生心驰神游,张开思维与想象的翅膀。

卞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了文本的三个“高光点”。第一,用动人的细节刻画立体的人物。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塑造了一位舍己为人、不徇私情但又不失父爱的老支书。卞老师引导学生在批注阅读中、在互相交流中发现文本中最打动人心的那些词语和句子,深度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引导他们通过深情朗读将人物形象再现在眼前、矗立在心中。第二,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课文花了很多笔墨描写越涨越高的洪水和摇摇欲坠的木桥,使人在阅读时感到紧张、揪心。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卞老师对此显然有深刻认知,所以在学生正面感悟人物形象之后,他辟出时间引导学生寻读全文描写洪水和木桥的语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对课文的环境描写不仅获得丰富而直观的感受,而且对其作用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第三,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凸显人物高尚的灵魂。文章结尾写老太太祭奠在洪水中死去的丈夫和儿子,点明老汉与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尾(情节安排)直击人心、震撼人心,让人唏嘘,让人感动,是文章很亮的一个“高光点”。卞老师用“回读情节”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情境安排的艺术效果和特有魅力。上述三个“高光点”实际上也是课文所在单元的“高光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卞老师居高临下研读教材,精准把握了课文及单元整体的亮点与重点,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扣住“高光点”学习,让学生充满了发现的快乐,提升的惊喜。在整堂课收尾时,卞老师将单元导读中最重要的提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齐读,使单元“高光点”在每个学生的眼前闪闪发亮。语文课“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是比“让学生怎么学”更重要的问题。

感谢参加大赛的全省小语界的青年才俊!观看他们的课,让我产生了升腾感。期盼更多老师创造具有升腾感的语文课堂!

(卞锋,泰兴市襟江小学南校区语文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杨金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泰州市若水教育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老支书老汉自然段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刘老汉笑了
老支书
秋天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美丽的秋天
吴老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