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学以成人

2021-05-30 10:48叶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孟子因材施教论语

叶萍

“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育人观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和教育智慧,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内涵博大精深,本文试从“人”这一研究视角对其追根溯源,探讨在传统教育中如何体现对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如何突出育人的根本目的,以期对理解和把握“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理论内涵有所裨益。

我国传统教育是非常重视“人”的。譬如,《周易·蒙》中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种以儿童为本,顺应儿童天性和需求进行教育的思想,受到后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推崇。他们把学生视为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不同的“人”,追求一个个“人”的发展。正如朱熹所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把学习内容也看成是“人”表达志向、抒发情感、传承道义的最佳精神产品,“诗言志,歌永言”“文以载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等蕴含的正是这样的理念。

一、倡导“和”:追求人的和谐发展

“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和”字,在其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我们不断发现它的身影。譬如,《通玄真经·上仁篇》载,“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又如,《庄子·天道》中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再如,“礼之用,和为贵”“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

在“人”的教育上,我国传统教育倡导“和”的思想,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成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他认为: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价值。一般说来,“和”指异质因素的融合共处。荀子指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王制》),意思是说,和谐就能一致,力量就会增多增强。对学生个体教育而言,“和”即追求个体内在各种因素的平衡与协调。

《论语·宪问》中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孔子在子路问及“成人”时的回答。意思是说,在知、情、勇、艺、礼、乐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便可以为“成人”,即今天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以此为出发点,孔子强调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于教育而言,实质上就是智育(“知”)、德育(“仁”)、体育(“勇”)的统一;从个性心理发展看,则是认知(“知”)、情感(“情”)、意志(“勇”)的统一。这两种的统一,便为人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语文教育融在其中。仅就语文教育而言,其教育价值是多重的,教育目的也是综合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可见,诗、礼、乐各有分工。诗,承担着语文教育的任务,但孔子并不认为诗歌的教育价值仅在于学习语言。《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在与弟子们谈及诗歌作用的时候指出:学习诗,可以培养联想力(“诗,可以兴”),可以提供观察力(“可以观”),可以加强合群性(“可以群”),可以掌握讥讽方法(“可以怨”)。近可用以侍奉父母(“迩之事父”),远可用于侍奉君主(“远之事君”),还能从中多学得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之后,历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倡导这样的教育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通过“全”(完全、全面)、“尽”(彻底、极度)、“萃”(精粹、完美)之学,达到“仁义礼”“三者皆通”的“成人”境界。近现代,康有为、梁启超“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的论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还有陶行知的“手脑结合”的主张,都是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健康人格的完善。而加强自身修养、追求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正是所有人生理想、社会愿景得以实现的内在基础,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当今,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更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紧紧围绕育人的宏伟目标,融思想品德教育于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及过程之中,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上狠下功夫,学科育人,以文化人,学以成人。

二、重视“学”:强调人的躬行实践

从教育过程来说,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论语·学而第一》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的愉悦情感,而不是教师的布道说教。孔子自己就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他认为自己并非生而博学,只是因为喜好,孜孜以求罢了。对于学习,他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失去。孔子大力提倡弟子们通过学习来加强自我修养。当弟子子贡在学习上遇到困難,想半途停止的时候,他劝诫道:“学而不已,阖棺而止。”(《韩诗外传》)意思是说,学习不可以停止,一个人只有到了老死的时候,才可以不学习。在《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中,就记载了孔子说服轻视学习作用的弟子子路的故事。

我国历代许多学者也都非常重视学习者个体自身的学习活动。譬如,《学记》中有“教学相长”和“教学半”的说法。意思是说,教与学是相互发挥作用的。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另一半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而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也要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和学习各占一半。又如,孟子强调“自求自得”,他提倡学习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努力探索,尽心思考,方能悟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这种自求自得、追本溯源获得的知识、道理才牢固,天长日久积累深厚,方可自由运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再如,宋朝学者程颐提出“学莫贵于自得”(《二程遗书》)。还有,朱熹认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都是在强调自学实践的重要性。

在关注学习者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国传统教育倡导“学”“思”结合的辩证统一,如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同时光思考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再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篇》);重视感悟积累,追求持之以恒,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强调“学”“习”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指出“习”是“学”的深化,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温习才能融会贯通,从而悟到新知识、新道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我国传统教育也非常重视师友之间的相互学习。《学记》中早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良师益友共同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可避免浅薄鄙陋。再如,《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话,说的就是互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把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互学习,也看作是一种快乐。关于朋友间相互学习,我国古代学习喜欢引用《诗经·卫风》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做譬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写的正是朋友间共同探讨、相互切磋的情境和心境。《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传统教育重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必要的点拨与指导,启发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如,朱熹认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证明人”“学习伙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三、承认“异”:实现对人因材施教

在“人”的教育上,我国传统教育最早承认并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对学习者实施差异教学源起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两千多年前,孔子率先提出并实践因材施教的主张,从而使这一主张成为历史悠久的重要教育原则之一。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气质相近,但后天成长环境不同,造成了个性差异,即“性相近,习相远也”。因此,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

实现“因材施教”,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他们不同特点的准确把握。据史料记载,孔子熟知每个弟子,对他们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点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譬如,他曾这样分析和评论弟子:就特长而言,有的德行高尚,有的善于辞令,有的长于政事,有的熟悉典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从志向来比,子路志在治理“千乘之国”,冉有治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曾皙意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于逍遥自在中彰显儒者的理想政治和道德追求。从性格上看,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仲由鲁莽,“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

孔子还强调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给予适当的教育。譬如,面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问题(即“闻斯行诸”,意为听到事情是否付诸实施),孔子的回答却并不相同。对此,公西華感到疑惑,孔子告诉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冉求平日遇事退缩,所以要鼓励他前进;仲由胆大好胜,所以要加以压制。他对弟子仲由的个性特点十分了解,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评析,如“由也好勇过我”“其言不让”“不知其仁也”“野哉,由也”。针对其勇猛、刚强、率真、好问、粗鲁、不谦让、不知内敛、轻视学习等个性特点,孔子进行了“六言六蔽”的诫勉、规劝和引导。他通过对“言”“蔽”“学”相互关系的解析,劝诫仲由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规避愚傻不明(“愚”)、放荡不羁(“荡”)、自受伤害(“贼”)、偏激尖刻(“绞”)、好斗作乱(“乱”)、轻率狂妄(“狂”)等道德弊端的产生(见《论语·阳货》)。

孔子之后,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继续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对此做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墨子·大取》中言:“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意思是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内容上进行深浅、增删的调节:程度深的,可以教得深一些;浅的,则教得浅一些;需要增加知识量的,多教一些;接受不了,就少教一点。再如,孟子在《尽心篇》中提出,教法要因人而异,使学生各得其所,各美其美。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他认为学生有五种,对修养好的学生只需稍加引导,就如同好雨加于草木,很快便滋长发育起来;有些学生长于德行方面,再加熏陶就能成为德行很好的人;对富有才干的学生,再经指导便可成为通达多能之人;对资质一般的学生,可采用问答的方式帮其释疑解惑;对不能亲临受教的学生,可运用“闻道以善其身”的间接形式进行感化。此外,孟子还提出:“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他认为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屑于教诲,也是一种教育。到了秦汉时期,“因材施教”被奉为一条宝贵的经验,董仲舒、郑玄、徐干都有各自的论述。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中指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意思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根据其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两千多年来,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孟子因材施教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磨刀不误砍柴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