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彦
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第一单元第二章节选录了《论语》十三则,其中第五则为“当仁,不让于师”章。教材注释为:遇到行“仁”的事情时,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遇到”,也可解释为“面对”。
此解基本继承了历代解读的主流说。关于本章之意,概括而言,古今主要有六说。
一是“行仁不谦让于老师”说。以“谦让”释“让”,以“老师”释“师”。何晏《论语集解》:“孔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刑呙《论语硫》注:“此章言行仁之急也。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
二是“行仁莫让给众人”说。以“谦让”释“让”,以“众人”释“师”。钱穆《论语新解》注:“旧解皆训师为师长义。言值当行仁,即当勇往直前,既非出于争,自亦不必让。故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让师之义。今按:师之与我,虽并世而有先后,当我学成德立之时,而师或不在。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已尤当率先不复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也。”其译文为:“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当率先向前,莫让给众^为之。”
三是“行仁不责备众人”说。释“让”为“责备”,释“师”为“众人”,译为:“孔子说:‘碰到需要发挥仁的精神的情况(自己就去发挥),不责备众人。”
四是“行仁不能机械应权变”说。释“让”为“责让”,释“师”为“法”,将本句理解为:在实行“仁”的时候,不能机械地以一般礼法去要求,而应该允许“权变”。
五是“行仁要勇于效法而不能退让”说。释“师”为“法”,即“学习”“效法”的意思。将本章解读为:碰到“仁”的时候,要勇于效法,不能有所退让。
六是“行仁不应因大军威逼而改变”说。释“当”为“致力于”,“当仁”指信奉仁、坚守仁。释“师”为军队,释“让”为“退让”,意思是决不因为大军的威力而退让,而改变。将本章解读为:决然奉行仁道,而不应因大军威逼而改变。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什么是“仁”?《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多次论述。例如: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阻货》)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那么如何“行仁”《论语》中孔子也多次回答。例如: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颜渊问仁,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孔子因人因事而回答什么是“仁”,也因人因事而回答如何“行仁”。但概括而言,不论是从“仁”的本质看,还是从“行仁”的方式方法看,其核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从“仁”的本质看,人人“仁”不冲突,弟子“仁”和老师“仁”同样不冲突。既然不冲突,就谈不到“谦让”。因为“仁”是儒家提倡的每一个人都应达到的理想境界,不存在我达到而他就达不到的情况。从“行仁”的方式方法看更是如此,一方面,儒家认为“仁”要“立人”“达人”,另一方面,只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仁”,才能成“仁”,孔子明确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儒家主张“同仁共仁”,反对置人于“不仁”。教材注释的“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从另一角度理解,是不是将老师置于“不仁”之地了?
因此筆者认为,“行仁不谦让于老师”说不合儒家“仁”的思想,教材注释有待商榷,其他各说更是偏离儒家“仁”的思想。
本章歧义词主要在于“让”。据古汉语字典,“让”在古文中的意思主要有六种:①(动)责问;责备。②(动)谦让;礼让。③(动)让给;让位给。④(动)亚于;比……差。⑤(动)推辞;拒绝。⑥(动)让开;躲开。笔者认为,“让”在此处取“亚于,比……差”比较符合本章义理和语境。
“让”的本义是古代的揖让之礼。《论语·学而》“温、良、恭、俭、让”中的“让”,即是“揖让”之礼及其引申义,让礼直接引申为谦让、退让之义。《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孔疏曰:“退让以明礼者,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刘宝楠《论语正义》:“《白虎通·礼乐》篇:礼,所以有揖让者,所以尊人自损也。凡宾主行礼,至门至阶,皆有让者,门则让入,阶则让升也。”“让”是使对方先,自己后,进门时让对方先进,自己后进,上台阶时让对方先上或在前,自己后上或在后,包含有“亚于”“次于”“落后于”等含义。“不让于师”之“让”就含有这个意思,含义是不亚于老师、不比老师落后。
从另一角度分析,朱熹《论语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益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朱熹义释及所引程子语皆以“逊”释“让”。而“逊”有次、差、不及之义,如“《说命》惟学逊志。《注》谦抑也。逊其志,如有所不能也”,再如毫无逊色、稍逊一筹等。因此,也可推知“让”有次、差、不及之义。
综上,本章可译为:“孔子说:‘面对仁德之事,要做到不亚于老师。”像老师一样地行仁,甚至在行仁时尽可能超过老师,此语完全符合老师教导弟子之言,也符合儒家“仁”的“同立同达”思想。后儒提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都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对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