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琪,桑瑞娟
摘要:茶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其包装设计势必对品牌及文化传播有所影响。在当今包装同质化现象泛滥的情况下,茶叶包装亟待创新。而漆艺作为传统非遗技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能发挥独特的价值。文章对漆艺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和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漆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传统漆艺;茶包装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03
1 传统漆艺包装综述
1.1 漆艺简述
传统漆艺可分为漆器、漆画、漆塑三部分,其中以漆器为主。我国运用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 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在木胎上髹涂红漆,后来又发展出了更多工艺的应用,如运用多色描绘及玉石镶嵌等。漆艺中用到的大漆材料并非现代工业中广泛运用的化学漆,而是一种专门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材料。这种天然大漆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如无污染、防潮、防霉、耐高温等。步入当代,漆艺已经在多元方向中广泛发展:在辅助镶嵌材料中,囊括蛋壳、螺钿、铝箔、滑石粉等多种材料;在大漆所依附的载体中,包括木质、竹质、石质、皮质、金属等胎体;在技法上,也由单一画法转变为复合技法。大漆工艺以其独特的质感、色泽、肌理呈现出其他材质少有的视觉美感和艺术魅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现代化传承也对民族文化的延续有着重要价值。
1.2 古代漆艺包装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漆艺包装通常是以容器的形式呈现,主要有盒、奁、棺等制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漆艺包装的工艺与装饰图案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1]。在新石器时代,漆艺在生活器皿中应用较多,如朱漆木碗、陶杯、陶壶,用色漆髹涂,图案粗犷,用色单一;到了商代,大漆工艺有所改进,在普通的色漆髹涂之外创制了浅浮雕和镶嵌工艺,图案多为青铜纹饰;周代漆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镶嵌工艺也有所发展,图案出现了几何纹样;秦汉三国时期漆艺得到空前发展,装饰技法有漆绘、油彩、针刻、贴金、描漆、戗金锥刻、犀皮漆等,装饰图案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如狩猎、乐舞的场景,也有龙凤、祥云、虫鸟等动植物纹样;宋元明清时期,漆艺发展逐渐达到全盛,大放异彩,一色漆、螺钿、雕漆等工艺精细有致、手法考究,装饰图案涉及题材广泛,颜色以黑、朱、绿、黄为主。
1.3 漆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特征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漆艺不仅传承了其精华,也融合了现代的设计语言。许多漆艺爱好团体与工作室先后成立,在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富有价值的作品,使漆器包装、漆器工艺的设计变得生活化。漆艺中独特的材质和传统文化的韵味也吸引了品牌的关注,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创造出优秀的漆艺包装产品,如联想和故宫联名的八宝生辉、福来运转套装系列,就提取了古代漆盒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彰显了品牌特色。当代漆工艺包装的纹样风格与古代的华丽包装有所区别,具有现代极简的几何分割特征,适合追求简约与质感的当代氛围。
2 茶包装综述
2.1 传统茶包装概述
古代茶包装方面的设计形式较为单一,多采用木盒、瓷罐或纸质包装。其中木盒较为生活化,主要有防潮、避免氧化的功能;瓷罐有助于延长茶叶色香的保留时间,有鼎状、葫芦状等,多为茶馆所用;纸质包装最为常见,多用于包装较便宜的茶叶,主要受众是对茶包装审美要求不高的老百姓。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包装逐渐出现了更精致的细绢、玉盒、锡罐等形式。总体上,古代的茶叶包装着眼于保存茶叶本身。
2.2 现代茶包装设计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日趋富足,对茶叶包装的追求也逐渐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鉴于茶叶的广泛受众,茶叶包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分为了三类:第一种是散装茶叶包装,定位低端,满足茶叶基础的存储功能,主要形式为玻璃罐或纸质;第二种是普通茶叶包装,复合型塑料袋的包装节省成本,主要用于批量销售;第三种是高档茶叶包装,定位于送礼佳品,包装程序较为复杂,通常有三层,最外层是木或竹制材料,通过国风古韵的设计烘托茶文化的厚重历史,中间层为罐子形式,保证茶叶不会变质,里层采用铝塑复合袋和真空包装,延长茶叶的保存期限。
3 漆艺应用于茶包装设计的可行性
3.1 促进漆艺创新传承
漆艺能够体现浓厚的风土人情,代表传统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受众。将漆艺融入茶包装设计中,能够扩大漆艺的宣传面,提高人们对漆艺的认知度,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同时,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漆艺在包装设计中的现代化尝试,有助于漆艺的创新传承。在茶包装中利用漆艺也能够提高包装的精神层次[2],增强包装的高级感、品质感,促进品牌传播,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需求[3],是一种双赢。
2017年3月,我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传统工艺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艺术价值、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其的现代化振兴与发展则需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充分发掘传统工艺中的艺术内涵,使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3.2 提升包装艺术内涵
传统漆艺积累了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装饰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在物质与精神層面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与内涵,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更加偏爱能带来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艺术品。传统漆艺能给人带来极佳的审美体验、精神熏陶,是一种民族象征,将其创新应用于茶包装设计中,能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内涵,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观,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创造促进消费升级和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新应用。
3.3 发挥漆艺器用本质
传统漆艺所用的大漆材料取材于天然,具有经久耐用的器用本质,在使用过程中历久弥新,愈发凸显自然原始的触感。漆艺制品材质的表面肌理、光泽与触感体验具有随机性,但由于漆半透明、半透光等材料特性,其质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人的交互过程中变得更加柔和温润,呈现返璞归真之感。长年累月地把玩与使用漆艺制品会让其表面更有光泽,逐渐透出肌理的层次与深邃含蓄的灵性之美,进而让使用者感受到情感性的互动体验,将其运用于茶包装设计中,能够充分发挥漆艺的器用本质。
3.4 发扬可持续包装
天然的大漆具有可循环再生的特质和良好的材料性能,因此漆艺包装可持续利用,从而提高包装复用率,减轻包装材料废弃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环保包装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也有着可贵意义。并且在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高度关注的环境下,可持续包装也具有显著的商业优势[4]。有研究表明,比起使用普通包装的品牌,消费者更加青睐那些采用可持续包装的品牌,并且大多数人都愿意为可持续包装付出更高的费用。站在企业的角度,以大漆为载体的可持续环保包装不仅能提升品牌格调,还能够提高企业声誉,展现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改善环保问题的正面形象,吸引与留下更多的用户。
3.5 个性化包装形式
当前人们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产品的体验和附加价值[5]。漆艺具有多样的制作工艺,在茶包装中可以融合茶的民族文化特性和地域特性推出个性化包装,提炼传统包装的优点,结合地域元素,通过图形、色彩、肌理、质感体现独具特色的材质美、工艺美,突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包装具有不可复制性,精致而富有艺术价值,与粗制滥造的商品区分开,引起包装与消费者间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与喜好进行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提高包装的个性化水平,满足用户对产品包装的独特期望,提升顾客对包装设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漆艺融入现代茶包装设计的价值特征
4.1 装饰性
漆艺的特色装饰性语言能在趋于同质化的茶包装设计中发挥独到的作用。在色彩方面,大漆具有半透明的质感,浑厚淳朴,表意含蓄[6],与茶的古典内涵相通。大漆代表色为黑、红、金、银等色,分别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黑色体现优雅沉着,金色象征权力与高贵,银色表达秀丽与华美,能够以此结合不同品种的茶叶特质赋予包装不同的风格。
在视觉图案风格方面,漆艺中有许多传统纹样,如花鸟图案、荆楚纹样、山水或山岩纹样等[7],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纹样背后的文化寓意。在理解相关内涵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对这些纹样进行再创造,通过排列与设计,让茶叶包装作品具有国风韵味的同时贴近现代审美。也可以抛却传统纹样,用简约的几何线条表现摩登都市的时尚,展现自由、率真的设计理念,为茶包装注入新的生命力[8]。
同时,漆器的制作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能通过肌理、层次的变化产生丰富的自然效果,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到茶包装设计中,结合特定的包装主题,如自然、时令、民俗风物等,能够使包装具有独特的视觉张力与文化内涵,让消费者通过视觉和触觉体验到传统自然材料的厚重历史与特色质感。在消费主义浪潮下,这种随机变化纹理的不确定之美相较于其他材质的包装具有独特性,不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手中包装的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性,也能让其体验开“盲盒”般的乐趣,推动个性化包装定制的商业发展。
4.2 工艺性
传统漆艺因其工艺的多样性,在包装设计方面具有多元的发展方向。常见的漆装饰工艺包含研磨彩绘、薄料、变涂、填漆、刻灰、针刻、镶嵌等[9],技法发展成熟。因此,在茶包装设计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包装主题运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如表现采茶自然环境时,可以在保留材料原有质感的基础上营造肌理的变化,使其具有立体感;在包装需要小块面的装饰时应用镶嵌的形式,巧妙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如金银箔、铜线、螺钿、蛋壳等,表现装饰图案的各种特性,体现出或璀璨、或质朴、或亮丽的不同视觉效果,充分利用工艺的多元性体现漆艺特色包装之美。
4.3 文化性
茶文化和漆艺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茶可谓“始造之精,藏之得法,点之得宜”。自古以来,人们煮茶品茗,体会茶的醇厚、微苦与回甘,在饮茶中舒展性灵,感悟人性,也由此赋予了茶诸多的文化意蕴,如文人的隐逸情怀,脱俗操守,以及淡泊自守、静虑自省、自然求真的心性。同时,漆艺也蕴含精神之美。经过打磨的漆质温润雅致、深沉蕴藉,具有东方文化特质,与茶道中“清、静、雅、和”的修身内涵完美契合,两者的结合能突出文化的沉淀、精神的凝结。
4.4 功能性
茶叶易受潮,易吸味,其保存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阳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因此需要干燥、密封、避光、避异味的包装条件。而漆艺包装不仅取材自然,也拥有诸多适宜茶包装的优良特性。漆膜耐磨性好,光泽度、明亮度极高;耐久性好,绝缘不导电。针对茶包装,其也有零污染、无异味、防渗透、抗菌、耐水浸、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等优良特性。用漆艺制成的茶容器外包装,结合铝铂复合袋、保鲜剂等内包装应用,具有防潮防霉、避高温、避光线、避氧气等功能特性,聚香气,不闷茶,同时质地轻巧,运输方便。
4.5 技术性
工业革命之后,产品的生产由手工艺设计阶段转向机器大批量生产,而在当下将漆艺与茶包装结合,可以根据容器形式,在脱胎成型的漆器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10],运用新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新的加工成型技术辅助制造茶包装产品,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失人文色彩,将手艺人的匠人精神、情感价值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科技创造力结合,在“美”与“用”之间找到生产制造的平衡点,达成具有时代特质的双赢。
5 结语
茶文化和漆文化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将漆艺融入茶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在材质美、工艺美、精神美中进行综合创新,提升茶包装的审美层次,还具有功能性、技术性的改良特征,有良好的商业发展前景。一方面,这能促进漆艺在包装设计中的活力永续,发扬和传承民族艺术;另一方面,也为茶包装设计提供了传统工艺方向的新式设计思路,挖掘民族符号和地域特质,再现文化精神,探寻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霏越,周云香,闫小星.大漆艺术在家具领域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28-29.
[2] 周嫣吉,王玮.论传统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家具,2021,42(1):95-99.
[3] 李文欣,李晶.趣味交互式茶具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76-78.
[4] 张璟菲,刘俊哲.后疫情时代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与设计,2021(5):150-151.
[5] 周嫣吉,王玮.基于品牌形象构建与民国风格的包装设计研究[J].设计,2021,34(7):50-52.
[6] 蔺秀媛,闫小星.扬州漆器装饰美学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46-47,50.
[7] 骆媛.试论我国茶包装设计语言的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14-215.
[8] 祝兵越,郁舒蘭.产品包装设计的自然之美[J].设计,2016(5):62-63.
[9] 何智杰,陈于书.现代家具中的髹漆工艺[J].现代装饰(理论),2012(6):45.
[10] 靳佼佼,施佳露,郁舒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古代扬州漆器设计[J].大众文艺,2019(5):45-46.
作者简介:林思琪(2000—),女,福建南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桑瑞娟(1981—),女,江苏镇江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漆艺文化与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