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多维解读

2021-05-30 02:25诸定国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活动

摘要:“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的创新,在教材史上具有开创性。“活动·探究”实现了“知识中心课程”向“实践中心课程”的形式转变;要求课堂角色的重心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移;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与任务群学习是“活动·探究”单元的应然之义;课堂空间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拓展到社会。同时,“活动·探究”单元素材性质从“教材”转向“学材”。提高对“活动·探究”单元创新的认识,施教才有价值。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创新;多维解读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的创新。查阅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教、苏教、语文等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未发现类似单元,可见“活动·探究”单元在语文教材史上具有开创性。笔者以“活动·探究单元”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仅检索到38篇论文。这些论文对“活动·探究”单元解读仍不充分,说明语文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价值理解还有待提高。拙文试对“活动·探究”单元创新理念予以解读,以期对教学有所启发。

一、实现课程形式的转变

传统课程,以知识立意,知识是学习的对象。语文课程、教材也莫能外。以往语文教材戏剧单元一般选四五篇课文构成单元,附录部分选一篇知识短文《谈谈戏剧文学》。统编教材戏剧单元有三个任务构成:任务一是“阅读与思考”,选入《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文本;任务二是“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是“演出与评议”。统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体例改变了传统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单元体例。以往教材、统编教材其他单元关注事实性知识与概括性知识。如课标版教材戏剧单元提示指出:“学习时,要注意课文是怎样在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又是如何以个人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还要注意体会影视剧本的画面感。”这段话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戏剧冲突、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及画面感,附录《谈谈戏剧文学》介绍的也是这些知识,单元选文只是验证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就是教戏剧知识。这种设计关注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体现出知识至上的课程理念。

从统编戏剧单元可以看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就相当以前教材的单元主体——阅读部分。戏剧单元“活动任务单”部分(相当于单元提示)指出:“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阅读中外优秀剧本选段,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合适的剧本,分配角色,合作排练,尝试戏剧演出,给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阅读中外优秀剧本”只是“合作排练,尝试戏剧演出”的基础,前者服务于后者。可见“活动·探究”单元更为关注“任务二”“任务三”。非独戏剧单元,在新闻、演讲、诗歌“活动·探究”单元中,指向文本阅读的“任务一”,均为开展活动的“任务二”与进行写作表达的“任务三”服务。从“活动任务单”“任务二”“任务三”具体内容看,“活动·探究”单元关注程序性知识(如何采访、如何排练等)、元认知知识(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

以往教材、其他单元以知识为中心,即佐藤学所说的传统的“传递中心课程”。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课程应当“发展实践性”,意即建立实践型课程。“活动·探究”单元体现了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观。三项任务中,“任务二”“任务三”实践性强,是单元核心内容、关键环节——新闻采访与撰稿、演讲比赛与评价、诗歌朗诵与创作、戏剧排练表演与评价,都是强调学习者的“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从语文教材建设角度说,“活动·探究”单元为知识中心课程向实践中心课程转变作出积极探索,昭示着教师可以将知识中心课程进行改造。今后语文课程将会朝着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转变。从语文教材建设史上说,“活动·探究”单元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二、课堂角色的重心转移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界已是深入人心的常识。正因为此,类似“让学生站在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中央”的口号层出不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课堂上“主导”日益强大,演变为“主宰”;“主体”集体禁声,甚至丧失思维的主动性。课堂变成“一言堂”,学生成了速记员。教材设计过于强调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客观上会强化教师的讲解行为,知识信息呈单向传播,课堂上“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会畸形化。“活动·探究”单元设计重心发生转移,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探究单元的部分文本并不适宜当作一般的“文章”来教学。“任务一”的文本,只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载体,而非学习的终极目标。学生将从文本中发现的知识作为“任务二”“任务三”活动的支架。新闻单元中文本分别为获取消息(《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闻特写(《“飞天”凌空》)、事件通讯(《一着惊海天》)等文体知识服务,这些知识又为“任务三”中“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自选任务”(在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背景资料、新闻花絮中任选一项任务完成)中写作服务。

“活动·探究”单元的重心与重点落在“任务二”“任务三”,意味着课堂中角色重心转移到学生主体。每个单元“任务二”都强调学生活动,要求以个体、小组与班级逐层开展采访、撰写演讲稿、诗歌朗诵、戏剧排练活动,“任务三”则强调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在演讲、戏剧单元中,班级演讲比赛、班级演出,前提是每一位学生参与。一是参与小组演讲或演出排练;二是在演讲比赛或演出活动中,要么参加演讲、演出,要么以评委身份参与活动评价。如戏剧单元“任务三”指出“每名同学都要提交一份推荐表(每人提名不多于3人),写明姓名、角色和推荐理由”,“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以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所提供话题多指向听众观众,如“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配角也要演到位”“‘好戏是配合出来的”,等等。这就是强调所有学生主体性参与。

这种设计,从根本上杜绝了教师“一言堂”、单向传播知识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活动及其体验。若学生不参与活动,未形成体验,就无法完成任务。这种设计,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活动·探究”单元整个学习過程中,学生通过“任务一”获得文本的事实性知识,获得文体的概念性知识,通过“任务二”“任务三”获得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在实践活动、探究过程中建构成元认知知识。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信息是可以传播、传递的,但只有学习者主动参与建构,并且实现顺化、内化的知识,才能成为学习者的知识,进而形成能力、素养。“活动·探究”单元将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落到实处,促使课堂角色的重心发生转移:转向“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单元冠以“活动·探究”之名,内容又以“任务”呈现,本身就暗示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与任务群学习是其应然之义。信息可以由施教者传播、传授,由接受者接受、记忆、储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与学习就是如此。行为主义、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就是外界(包括施教者与信息信号的强度)对接受者形成的刺激及接受者作出的反应(信息储存反应)。这种状态中的接受者,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学习者,只是接受的容器。尽管认知学习、社会学习、情境学习及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之间也有分歧,但共同之处就是反对行为主义、经典行为主义的外界刺激说,而是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价值,比如布鲁纳发现学习,就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学习过程;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意义,发现认知结果,并入前认知结构,迁移到类似的新的情境中去。

如果对“活动·探究”名称两个核心词加上主语,那一定是:“学生活动”、“学生探究”。“活动·探究”单元体现的学习方式是:以任务为驱动,创设情境作保障,学习者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并实现自我建构。采访、撰写新闻稿与编排报纸网页,演讲与对演讲进行评价,诗歌朗诵,戏剧演出与评价,都是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具体任务,也是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者探究新闻写作、演讲、诗歌朗诵与戏剧演出所需要的知识,并形成能力与素养,探究过程就是发现过程,活动过程就是主动建构、意义学习的过程。“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在促进课堂角色重心转移的基础上,促使学习方式转变,使之更科学,更有效。

四、课堂时空得到拓展

传统教学在课堂中完成。传统课堂,多指教室。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更多局限在教室之中——与物理、地理等学科比较,语文学科不仅实验、参观、考察的内容不多,所需教具少,教学形式单一。传统语文课堂时间与空间具有封闭性,封闭的语文课堂与语文学科性质相悖。“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时空均封闭的语文课堂不可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成语文课程任务,实现语文课程育人的终极目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应当走向开放。

“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活动,突破教室时空的限制和单位课时限制。采访内容,无论是“学校的热点事件”,还是“家乡的大型活动”,其空间不局限于教室,采访对象不限于本班师生,采访时间亦不限语文课内。新闻写作,不论是必做任务、自选任务,还是拓展任务,都不限课堂内完成。其他“活动·探究”亦然。个人演练、小组演讲选拔赛、班级演讲现场比赛,等等,非一两节语文课、一间教室所能完成的。在“任务二”“任务三”的实践中,语文活动空间扩大,学习时间延展,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特征。“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二”“任务三”都置于社会情境中,置于情境活动中,拓展学习的时空,新闻采访等语文学习活动已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

此外,“活动·探究”单元素材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四个单元的内容,特别是“任务一”中的文本,需要讲授的并不多——“活动探究单元的部分文本并不适宜当作一般的‘文章来教学”。“任务二”“任务三”中的内容,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学生学习的“学材”;与其说是“教程”,不如说是“学程”。以新闻单元为例,“任务二新闻采访”有三项提示,即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草拟新闻采访提纲(给出了示例);采访注意事项。“任务三新闻写作”也有三项要求,即必做任务是写一则消息;自选任务是任选下面表格中的一项任务(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背景资料、新闻花絮)完成;拓展任务是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任务二”“任务三”内容实际是学生的“学材”——程序性、操作性很强的“学材”,也是“学程”。

目前,侧重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案,如学历案,正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学历案的本质就是将教材加工为学材,将教程改变为学程。统编教材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建设可谓教材“学材化”的一种体现。可以预言,今后语文教材会向学材迈进,“活动·探究”单元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认识不足者普通存在。在教学把“活动·探究”单元等同其他单元,只教“任务一”中三四篇文本,将“任务二”“任務三”弃之不顾的,仍大有人在,这实在是焚琴煮鹤。再好的教材也只是完成了顶层设计,如果教学实践中没有实施、没有落实,也是枉然。从多维度如此费力解读“活动·探究”单元,就是希望对教师施教时有所帮助。

(作者:诸定国,江苏省溧水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中学教师)

[编辑尹达]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