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均衡的日渐重视,教育集团化管理已不再是个新名词。笔者在问卷调查与访谈中了解集团化办园的现状,解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在“集团化管理”的实践中,从严肃制度与浪漫情怀、大胆设想与细节考量、大局意识与大格局规划、机遇与挑战的几大融合,直面管理中的问题与困难,大胆突破与创新,实现集团内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集团管理;融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1-0012-04
【作者简介】季红梅(1975-),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
2017年10月8日,为深化学前教育共同体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配置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区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笔者所在的海门区教育体育局提出幼儿园进行集团化管理的改革举措。把海门区原有的10所发展成熟的直属幼儿园与海门区新开的或正在建设的幼儿园组成教育管理集团,实行集团化管理。老园为总园,新园为分园,在总园的引领下,扶持分园快速走上正轨,服务周边区域的居民。该项教育改革举措已经实行三年多,幼儿园运行如何、孩子发展如何、是否形成可行的管理模式等是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家长、社会急待了解的内容。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探索寻求更优化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管理举措。
(一)调查内容与现状分析
1. 集团内幼儿园的数量
现状:海门区有10个教育集团。其中1个教育集团有4所幼儿园:1所总园,2所办园5年的新园(已创建成省优质园),1所分园在装修中(预计2021年9月开园);有3个教育集团内含3所幼儿园,1所总园,2所分园;其他6个教育集团均是1所总园带1所分园。
分析:海门区教育体育局根据总园的特点与能力,用“一拖一”“一拖二”手拉手、帮扶的方式,总园带动新园,使得每所新园有成熟的幼儿园管理经验的引领,能较快地步入成立、运行、发展的正轨。对于总园来说,在发展自身幼儿园的同时,用已有的管理模式、师资培训方式等成熟经验牵着分园前进。
2. 集团内人事安排
现状:总园安排部分人员到分园给予工作上的扶持。不同集团有不同的安排,部分集团内分园的园长、中层由总园优秀的教师去担任;部分集团内分园的园长由教育体育局任命委派;部分集团安排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分园担任班主任。
分析:集团内人事安排直接影响到集团内幼儿园师资的均衡配置和幼儿园发展。在调查中发现集团内各幼儿园之间有着“物理围墙”,教师之间有着“心理距离”,并没有达到最优化组合的预期。因为分园较偏僻等原因,部分总园的教师不愿去分园工作。
3. 集团内管理组织结构
现状:集团实行集团总园长负责制,负责集团内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分园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等超过5000元需与总园商议再决定是否实施。每所分园实行园长负责制,负责幼儿园的各项日常管理。
分析:各个集团有了初步的管理组织架构,确立了集团内各幼儿园之间的管理关系,它直接影响到组织能否高效地运转。在目前集团总园长负责制下,各幼儿园运行正常、规范。但是也有集团内管理组织结构配置不够科学,职责不够明确,呈现“管理”死角或重复管理。
4. 集团办学有哪些优势
现状:幼儿交流增加、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效应产生。
分析:集团成立后,总园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不断上升。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集团内幼儿园文化的共享以及幼儿活动的交流等让海门区幼儿园飞速发展,每所幼儿园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集团办学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集团内相关制度的不明朗和执行力度不够,园所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新园的急剧扩张、进城生源的急剧增加与教师数量的配备成为主要矛盾;人员编制的配置和实际用人之间差额成为每年人员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成为集团发展的阻碍。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管”和“理”有其不同的含义。“管”是一种制度行为,是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理”是一种文化行为,是意义对人的精神的内在引导[2]。在集团管理中,应处理好“管”与“理”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集团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管理资源共享原则
建立教育管理资源共享,教育集团内打破管理人员、教师“一园所有”的现状,合理配置师资。实行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和教师的保教行为。
2. 办学模式多样化原则
教育集团内办园模式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各成员园的实際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园模式,科学有效地推进所有成员园优质均衡发展。
(二)教育集团发展的策略
1. 踩出统一的步调——严肃制度与浪漫情怀的融合
(1)制度创新
明确发展规划,建立以共同愿景为灵魂、以制度体系为基础、以活动研修为纽带的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立教育集团内行政组联席会议、财务、人事管理等制度;通过评价、督察、奖惩、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促使集团内各成员园携手共进。例如,海门区教育体育局建立集团办园督导评估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统一的质量考核标准。加强对集团实施状况的定期监测。集团内部也要加强对各成员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同时以适当方式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推动幼儿园集团可持续科学发展。
(2)文化共建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既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3]。在推进文化共建,把推动集团发展与努力办好每一所幼儿园相结合,注重优质幼儿园文化在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教育集团的文化品牌,从办学理念、办园文化上形成共同体的特色。例如,DZ教育集团形成了共同的愿景:育灵动的孩子,做创意的教师,当慎独的父母;形成了共同的办园宗旨:陪孩子织就美好的生活,伴孩子体验精彩的童年,让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鼓励集团内的每个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自己的工作,共同的理想会让大家都去积极地思考,都去主动干工作,尽力把工作做完美,成员幼儿园之间就会有无限合作的平台,共同激发智慧和潜能。以幼儿园发展、幼儿发展、教师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建构,使集团更具向心力,点亮集团文化视野的生命意蕴。
每学期教育集团层面的文化共建活动把集团内的教师融为一体。例如,DZ教育集团一年一次的教师成长节,教师们在一舞一曲、一诗一剧、一画一境、一情一景中诉说对孩子的爱,道出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一首首歌、一台台剧、一支支舞、一个个游戏燃烧着青春,见证着每位教师在各个领域扎实的学习、每位教师踏实前行的步伐。这样富有凝聚力的活动,在愉快的情绪中彼此觸动、彼此“攀比”,从而形成步调一致的前行姿态。
同时,针对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教育集团注重教师积极心态的培养,关注教师在文化共建中的心理反应,开放言语空间,捕捉心理动态,通过即时和常态化的心灵对话,调适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优化每个个体的内生态,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教师群体文化生态。最终期待形成理想的力量,集团内的每个人都有相同使命感,有共同的价值观,有超越功利的想法,都想借助这个平台实现自我成长与集团发展。
2. 找准工作切入点——大胆设想与细节考量的融合
(1)激发三园行政组的积极性
园长和园行政组成员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强动力,在教育集团尤为如此。每月,“园长联席会议”建立起一个无障碍沟通的平台,一次次的智慧碰撞,把集团文化共建、集团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例如,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DZ教育集团在“园长联席会议”中制订了三园一体的家长三年培训阶梯计划,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教师成长培训计划;一年一度的教师成长节的构想;传播校园文化的幼儿走园与“男教师联盟”的走教活动;在迎接省市各类创建活动中互帮互助的思想行为统一……围绕集团发展目标及方向,集团内行政组每个成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并积极配合其他同志,以实现工作的同频共振。
在访谈中,有个分园的园长感叹道:幼儿园建园4年间,每一步踏实走来,教育集团给了极大的支撑。幼儿园课程的同步、校园文化的共构、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幼儿园管理的指导等,集团完整的体系让幼儿园很快找到前进方向,并使一切进入正轨。一个新园好比一个稚嫩的婴儿,只有依托集团的坚实博大的摇篮才能顺利成长。
(2)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集团发展的第一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海门区幼教的大步前进,总园有大批优质教师被派往乡镇幼儿园支教,同时分园不断扩张,大量引进教师,新分配教师增多,短时间内集团内出现老教师短缺、教师年轻化,甚至有部分第一年毕业的教师任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集团内要制订系列培训方案,提供不同的平台让教师们迅速在各自的岗位上挑起重担。本着“自我规划、分层培养、定向打造”的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观念新、业务精的教师团队。
A. 量身定制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计划
教育集团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1年内教师、2~3年内教师、3~10年内教师、10年以上教师)制订不同的培训方案,提出分层培训目标:a.让1年内教师尽快适应并熟悉幼儿园工作,顺利地安排、组织好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幼儿园课程),处理日常教学活动出现的常见问题,有效开展家长工作。b.让2~3年内教师规范地安排、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丰富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专业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艺术地开展家长工作。c.让3~10年内教师娴熟、艺术、规范地安排、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有自己的带班理念,逐步形成教学风格,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d.让10年以上的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鲜明的带班理念,家园共育工作有特色,能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多样的培训形式:导师制、学分制、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给教师展示的平台,充分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教师制订3年发展规划,确立专业发展方向,签订“青蓝合同”,师徒结对等,在集团内资源、智慧共享中,实现合作共管、同步发展。
B. 富有特色的学习小组
集团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兴趣特长等自主选择。如某教育集团有多位年轻的男幼师,集团内成立了“男教师联盟”,每周一次把男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教研活动,半日活动的组织、领域活动的开展、读书会、特长展示……同时男教师进行全园走教,带着自己磨练成熟的活动每周进入到不同的园区,和孩子们互动,让所有的孩子感受到男教师的阳光与力量,男教师在与不同的孩子互动中关注孩子的原有经验、最近发展区,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新教师渐渐能独当一面。又如某集团创立了游戏化环境指导组、游戏化区域构建组、游戏化活动设计组、游戏化资源发掘组等,吸纳全体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在不同的组别中逐步形成个性化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
(3)均衡师资配置
师资交流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是项大工程。一方面不能削弱总园的力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分园的高位发展。集团成立之初,建立了集团内教师在各园之间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总园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分园去传、帮、带,分园年轻教师到总园跟岗学习,快速掌握一日活动组织的环节及细则。集团详实的师资流动制度,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优质教师的辐射功能,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让集团中的每个成员天天向上。
(三)初见实效——大局意识与大格局规划的融合
1. 总园要有胸怀
办学校、搞教育的人应该胸怀博大,不必保守。总园应当把所有的资源都对外开放,集团内一起分享,在分享与运用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出更多的智慧和经验。总园要有带领分园一起前进的大局意识。例如,在优化管理模式方面,集团指导各成员园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整体推进集团及各成员园的文化建设、品牌创建、队伍成长、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等工作,各成员园之间建立全方位的良性互动机制,让更多的幼儿真正享受到教育集团各成员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在加强教育管理方面,总园组织各成员园共同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建立集团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制度,有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规范教育教學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在推动课程研发方面,各成员园要围绕幼儿园的主题课程,优化一日活动课程,在集团内共有的课程基础上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园本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分园要积极
分园要积极主动,不仅从团队中汲取力量,更要以自身的发展来推动集团的发展。任何一个活动的开展,分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中,献计献策,跟上总园发展的步伐。
3. 总体规划要有远见
目前海门区10大集团的总园均是省优质园,有丰富成熟的办园经验,在社会上享有莫大的美誉度,是家长们信任的幼儿园。对于教育集团发展的未来,各个集团更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定位。如DZ教育集团在总园节日课程、绿意文化的引领下,两个分园分别利用江边资源进行课程游戏化研究和足球游戏研究做出品牌,造福周边群众。
(四)应对问题和挫折——机遇与挑战的融合
1. 关于人事安排与编制管理
集团成立后,开始有了流动的教师,在福利发放、校本培训、人员统计、信息录入、年终考核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急需编制管理改革。如在人事安排上,应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网络,制订教师的流动制度,对流动的教师有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总园优质教师到分园进行管理或教育教学工作,选拔分园优秀的教师到总园跟岗学习,以老带新,快速建立一支较为成熟的教师队伍,确保集团内成员园均衡发展。
建议人员编制统一并在集团内,不专属于某一校区,真正打破人员“一园所有”的模式。一方面便于编制管理,另一方面教师会有更大的归属感,之前提到的“物理围墙”“心理距离”将不再存在,集团内流动成为常态。
2. 关于管理层的配备
在集团化办学实施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困难是人手不够,三个园区原本就人手紧缺,一个人得兼几个岗位。建议专设一个集团的管理岗位,来统一组织、负责、监测集团内的活动,这样能确保集团运行的公允性,同时减少管理的“盲区”和“死角”,让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职责明确。
3. 关于经费的保障
应设集团运行专用资金,实现资金的统筹使用,确保集团内大型活动、师资培训、设备投入等有效开展。
问题引领发展,困难铸就辉煌。管理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发展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在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上,需要勇气和智慧,不断尝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飞燕,张云侠.管理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9.
[2] 佘仕根.制度以外怎样管人[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35.
[3] 胡福如.让学校文化不断增值[J].江苏教育,2018(82):62.
通讯作者:季红梅,1691872413@qq.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