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琳 易正明 吕伟
摘 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重要场所。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不仅決定了自身发展,关系到高校前景,更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新时代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不仅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问、更要对学生有仁爱之心的新历史使命。本文以新入职的教学科研型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当代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科研型 新入职青年教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2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New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Xiaolin, YI Zhengming, LV Wei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places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developing science. As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excellent pers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not only determine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ut also affect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The new era has put forward a new historical mission for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not only to have ideals, beliefs, moral sentiments, solid knowledge, but also to be kind to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new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the hope of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new young teacher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有内涵、有深度、有品质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高校教育,则是培养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教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立足点,也是高等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2]作为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刚刚经历了单一的博士/博士后阶段的训练和学习,如何更好更快地转变角色做好教学工作是高校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科研水平,继续保持博士学习阶段的科研精力和科研热情也是高校青年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3]
因此,本文在分析教学科研并重型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和科研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使高校青年教师更快地服务于高校学生和更好地从事高水平科研的方法,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方面——问题
1.1.1 教学经验不足
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部分院校由于师资匮乏,要求青年教师入职后经过简单的能力提升培训(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和技巧等)直接上岗任教。青年教师在经过单一的师德教学培训后直接上岗授课不仅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在各大师资培训会上,老师们常常说“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而对于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有的教师的专业方向和所授课程的相关性并不强,入职后便“赶鸭子上架”,在教学方面很多人往往是零基础,更加谈不为教学储备一桶水、一潭水,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4]
1.1.2 教学任务重
以武汉某教学科研型高校为例,该校要求新入职教师在预聘期内年教学课学时需达到280课时/年。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很重。繁重的教学任务极大地消耗了投入教学备课的精力以及压缩了从事科研的时间。同时,近年来高校教师类教师在评职称和晋升方面均要求发表教改论文,力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也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5]
1.2 科研方面——问题
1.2.1 科研考核压力大
现在高校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普遍实行预聘制,即要求在一定年限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考核通过方可转正。[6]以武汉大学为例,从2015年起实行按照“3年+3年”两个聘期的合约聘用新进教师,即新进教师“预聘制”。新进的老师首个聘期纳入博士后管理,薪酬待遇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费由学校承担;首个聘期未能转入事业编制的,可继续做第二站博士后,也可以自聘教师方式,签订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薪酬待遇标准由学院制定,学校给予一定补贴。也就是说,在预聘期内的青年教师是“合同工”并面临着被解聘的风险。2018年秋季,“预聘制”下武汉大学首批69位青年教师的首个聘期结束,经过学校的统一评审,仅有4人过关,淘汰率超过九成。高校聘任制给高校青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带了压力和危机感。[7-8]
1.2.2 科研经费设备不足
通常而言,博士青年教师入职后高校会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费用,以便入职后能快速提供一定的科研环境。根据对2019年高校博士入职后科研启动经费的调查,对于不同成果和不同学科的入职博士,其科研启动经费差异较大,从几万到一百多万不等。相对于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师而言,几万的科研经费尚可维持基本的科研支出;但是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来说,如果不能争取到其他资助,如何自筹经费来搭建实验平台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2.3 学生资源不足
通常而言,新入职博士青年教在初入职时很难有获得研究生招生的指标。靠自身去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投入科研很难有较高的科研效率。即学生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2 高校青年教师困境的对策
2.1 教学方面——对策
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自身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好老师就要热爱工作,不能把教书育人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品格。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当作教师的基本责任,当作一种乐趣来培养,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高校可以采取“老带新”的助课教学模式,让青年教师以半年到一年的助课教师身份逐渐向专业课老师转变。这样不仅可以给青年教师一个身份转变的缓冲期,使得他们有更多精力用于科研任务;同时,在“老带新”的帮扶模式下,还可以给青年教师更多的揣摩和学习高校教学工作的机会。
另外,青年教师自身也应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程,多学习本课程最前沿的知识,从教学课件、教授方式以及课后互动等多方面去观摩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授课技巧,做一个学识扎实的好老师才可以在教学工作上做到游刃有余。
2.2 科研方面——对策
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有正确的科研态度。一方面,科研是一个高校教育者赖以生存的一种谋生手段,具有职业的普遍实用性;另一方面,学者又超越了狭隘的功利性,把追求科研当作一种“天职”。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要做到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以学术为乐。[9]把做好科研工作作为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核而做。
其次,对于高校层面,可以对青年教师实现弹性考核制度。比如如果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则相应地适度降低对科研方面的考核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避免青年教师为了科研考核指标而“灌水”;同时,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能力。
另外,高校应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启动经费的审批流程并适当减少科研经费使用条件的限制。使得青年教师能更好更快地搭建实验平台,更自由地开展相关学术活动。
最后,在国家和高校政策方面,可以允许青年教师从本科授课班级挑选有科研热情和精力的学生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同时也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成果产出以及教学提升。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本科生的“导师制”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優秀的本科生和具有资格的老师可以通过双选进行“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科研模式。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期即可提前进入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同时,也可以为青年教师分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3 结束语
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好的老师的生成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心态,把教学和科研作为完善自我价值的过程去对待。同时高校和国家层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老带新”“弹性考核”“导师制”等,为青年教师提供多种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和平衡教学科研精力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张琳.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42-44.
[2] 易思.“四有”好教师:高校青年教师的新时代使命[J].交通职业教育,2018,212(04):55-57.
[3] 葛尧,关建军,王孟琳.基于“四有”好老师讲话浅谈高校青年教师蜕变[J].教育现代化,2018,5(30):135-136.
[4] 彭勇,秦飞巍,孔万增.教学科研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规划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140-141.
[5] 邬德林,顾金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初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30-31.
[6] 刘善婕.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9,105(03):180-182.
[7] 邹勇.我国聘任制下高校教师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8] 王宇.中国大陆高校预聘制度生存环境研究——以日本为参照[J].考试:教研版,2012,(7):8-10.
[9] 张瑶,阳春,刘东.构建预聘制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优秀人才发展[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6,(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