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艺术类非遗纳入地方高校专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21-05-29 02:11郝羽
百花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陕北专业文化

郝羽

摘 要:陕北地区有着优质的非遗保护生态环境,但非遗传承依旧主要依靠民间非遗传承人,保护仍过于民间化;缺乏文化资源整合以及专业理论的支撑与创新发展眼光;此外,教授模式过于单一,学术交流相对闭塞。因此,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本土非遗优质传承与创新,还需建立地方高校中的教育教学体系,这是推进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艺术类陕北非遗融入本地高校专业教育进行可行性研究,从教育教学体系设计到政府支持与就业保障再到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框架的合理构建等进行多维研究,探索实现非遗在高校传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陕北非遗;艺术类非遗;地方高校;活态傳承;发展与创新

陕北,指的是陕西省的延安、榆林两市,相对于陕西关中、陕南而言,因地处陕西北部,故称陕北。陕北地区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与甘肃、宁夏相邻,北与内蒙古相接,南与关中相连。地貌类型以黄土塬、沟、梁、峁为主,是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陕北地区被称为革命老区,它既是党中央和中国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出驰名中外的延安精神。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历史环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陕北文化,包含了“延安精神”的人文风俗。陕北民俗历史悠久,资源丰富,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陕北地区的民歌、说书、秧歌、腰鼓、剪纸等项目在列。这是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陕北地区研究、传承与发扬区域文化的重要契机。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在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同时,还要求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这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推动非遗焕发时代活力、奏响创新乐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内核。本次《意见》出台,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切实增强非遗活态传播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延安市率先落实《意见》精神,精准出台了《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陕北地区非遗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落地实施给予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目前,虽然陕北地区有着优质的非遗保护生态环境,但非遗传承依旧主要依靠民间非遗传承人,保护仍过于民间化;缺乏文化资源整合;缺乏专业理论的支撑与创新发展眼光;教授模式过于单一;学术交流相对闭塞。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本土非遗良性优质的传承与创新,还需建立地方高校中的教育教学体系,这是推进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陕北地区共有延安大学、榆林学院两所本科院校以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两所综合类专科院校。作为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气节,强化年轻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品格是基础,本土高校更要做到守土有责,不单要为国家为地方输送高等人才,更要承担地区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这代表了一个地区的集体情怀和文化延续。因此,将非遗这项传统文化引入这几所高校,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对整个陕北地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对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甚至对推动整个地区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长远和深厚的意义。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论》的演讲,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价值做了阐述,准确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进行概述,确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出自其中,它由人民群众创作,是一个地区民众集体智慧的体现。黄土地孕育了质朴的陕北人,陕北人创造出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环境下,要科学地保护和发展非遗就必须要寻求适用当地非遗传承的教学路线,将传统文化通过高校的有效传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教育教学体系设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很多学者对陕北的民间文化进行研究。例如中央美院的吕胜中先生对陕西的剪纸窗花特别是陕北剪纸做过较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发表了很多陕北剪纸作品,90年代,王晓时先生也将陕北剪纸带到了杭州师范学院。后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也将陕北剪纸、陕北民间舞等非遗项目纳入了专业选修课课程目录。但这些举措并没有达到非遗项目体系教育的目的。选修课比之于必修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时安排少、人数多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以及部分学生选课存在混学分等情况,导致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将非遗项目建成体系化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与创新。比较成功的还是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民歌的专业教育,通过技术型、专业型的培养方案,推出了一批陕北民歌传承人,成立了延安大学陕北民歌协会、延安大学陕北民歌合唱团,组织参与了一些重大演出活动。但非定向的培养,还是会使一批优秀的陕北民歌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歌唱专业混淆,从而造成人才队伍流失。因此,只有开办非遗系并调整陕北民歌等艺术专业,将其他非遗项目借鉴陕北民歌进行专业教导,才能统筹地方非遗项目发展与民族文化教育。

非遗系可分为艺术类与文学类两方面,建议将艺术类非遗教育纳入艺术类学科,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美工、艺术研究等相关专业;文学院也可下设非遗理论研究等相关专业。

二、政府支持与就业保障

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都过多地依靠个别非遗传承人来进行,而非遗传承人大都为民间艺人,人员过于分散,管理难度高、扶持难度大。若在本地院校开设非遗院系,那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开设新的专业或院系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资助,在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延安市率先落实《意见》精神,精准出台了《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明确指出“支持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县(市、区)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传承办,以及相关单位联合办学等途径,培养专门人才”。这为陕北地区非遗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落地实施给予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了政府支持,高校可报备省级教育部门,并申请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地政府部门也要从非遗发展的大局出发,设立一些专业的非遗保护研究的企事业单位,设置合理编制,使非遗专业的高等人才就业得到保障。756E1271-889A-455C-B8C8-96652C2D412A

三、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在国家就“十四五”时期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下,高校要把握好自身优势,积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高对当地文化维度的关注度,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无论是开设专业课还是选修课程,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明确教学目标,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任务,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以及行为准则。让学生在不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牢固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高校更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打造高水平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自身的潜能,达到传播与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优质非遗人才。基于此制定陕北非遗在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使授课教师据此设计具体的、综合的、系统的教学内容。

四、构建合理教学框架

高校的学生均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文化修养以及理论知识等,因此对陕北非遗项目的学习会更轻松与高效。但是,陕北历史悠久,非遗作品往往带有时代烙印,有着深刻的时代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盲目地教授陕北非遗音乐或欣赏一些陕北舞蹈作品,学生不会真正掌握陕北非遗特有的艺术风情。教师应细化教学方案,在传授陕北非遗项目中将陕北的历史知识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这对于作品理解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基础理论知识也要融入具体的教学作品中,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更直观地运用到作品中,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建构,达到独立赏析、自主创作的目的。

五、加强艺术类非遗教学师资力量

活跃于陕北高原的陕北非遗文化,拥有着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技艺精湛,陕北非遗在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非遗传承人,因此在本土聘请陕北传承人授课不仅能夯实师资队伍,还能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正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决定振兴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文艺团体及各音乐院校相继成立,而教师的任用正是采取聘请民间艺人任教的办法。这些曾经身为民间艺人的教师,在新的传承与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中,在许多专业教师、专家等的影响和帮助下,对传统的传艺方式进行新的探究。大量优秀作品的创作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

地方高校要考虑非遗办学实际,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简化进人程序,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统筹编制资源,完善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保证非遗课程的教学与科研需要。《论语·述而》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接受新事物,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六、建立健全考评考核机制

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考评机制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师教學成果的监督与评定,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由于非遗教学的前期会聘请民间艺人作为代课教师,在考评时要注意突出教学质量导向,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传统评定,分类制定评价细则,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考核体系。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发展为本”。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考评机制。同时,重视教研能力的考核。要求教师不故步自封,切实提高非遗课程的教研能力。对教师的考评不仅要重视校方对教师多层面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的评教。学生是教师教学成绩考评的重要角色,他们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最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将其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对学生的考评要多样化。首先要严格考勤,督促学生按时上课,保证上课的出勤率。非遗技艺的掌握要有足够的、连续的学习及练习时间,保证了出勤率才能保证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学期结束的学习成果考核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可以选择卷面笔试的形式;作品理解能力考评可以让学生随堂讲析或者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度考评可以划定范围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论证学习成果;作品呈现或创作部分,可以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形式进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可以通过作品汇报会的形式,对技能、配合能力、组织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供老师与学生自由选择,让考试更灵活有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多方面、多样化的考评方式,能够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课程教学

经调查,陕北当地高校专业课的设置目前仅针对极个别非遗项目设立了选修课,若要真正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功能,设置专业课,教材的合理编撰、作品的赏析以及技巧的训练缺一不可。教材是学生上课的必备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首先,编写理论型专业教材中要重视实操教程,比如音乐类非遗教材要整理出专业曲谱曲牌。这就要求高校教材编撰要成立专门的社会调研组,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其内置的曲目要经过探讨研究,不仅要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代表性,更要有教育意义。其次,要开设欣赏课程,建立学校非遗库,搜集整理赏析的各类资料。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增长非遗知识,拓展思维,激发艺术创造能力。在赏析的同时,教师要结合作品背景、作者经历等相关信息进行解析,让学生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知。最后,要重视实操与社会调研。目前高校教育仍存在偏重于史、偏重于论、偏重于典章制度、偏重于哲学思想等问题。这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发展无利。非遗来自民间,有着极强的操作性、社会性,因此在教学中应主张“能动”大于“能论”,不可“重道轻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教学质量,掌握项目特点,理解项目特色,以地区非遗文化为切入点深刻感悟本土文化的魅力。

在高校开展非遗类课程,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活态传承的重要举措。高校校园能为青年学者提供广阔的学习、研究平台,让中国青年在充分、正确、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探索适合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土壤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复兴之路。756E1271-889A-455C-B8C8-96652C2D412A

猜你喜欢
陕北专业文化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谁远谁近?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