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丽娜
摘 要 本文立足当前,对时代背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笔者提出了对课程在教学形式和教學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向。在教学形式方面,笔者提出了对学生可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倡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同时强调教学中的分组合作机制。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提出应根据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同时可引入部分流行软件的教学、更新教学案例。
关键词 数字时代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微课 分组合作 专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1.06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The author proposes to adjust the teaching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for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students can be tau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tratified teaching, advocating the appropriate introduction of micro class teaching, and emphasizing the group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adjusted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needs, and some popular software teaching can be introduced to update teaching cases.
Keywords digital era;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micro course; group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一直数年不变:基础知识、系统基本操作、简单的office、网络应用。教师和学生都在讨论这些陈旧的知识和操作,经过了大量的学习之后却发现缺乏实用性。
1.2 基础教学一锅端
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普及多年,但各地的教学存在诸多差异,无法均衡。同学们来到学校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仍采用一致的共性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希望面临新的挑战,学习新技能。而零起点的学生希望打牢基础,往往跟不上教学速度。学生们又来自不同的专业,专业需求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中,关注的方面各有侧重。但是大家进行的都是相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从教学重点到操作要求都整齐划一,连考核要求也相同。
1.3 教学形式朴素
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普及工作大方向上形成了一套朴素的教学形式。先渗透知识点,然后用多媒体展示操作过程,最后学生练习加以辅导。
2 教学形式的调整
2.1 增加入学考试和分层教学机制
在学生入学时,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对全校学生组织一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摸底考试。考题的设计应适应各层次的学生,但也要紧紧围绕考纲和课程要求。个别专业还应兼顾对应的基础操作需求。
这种机制有几个优点:首先,学生在接触试题时,能形成一个认真对待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的态度,强化学习风气,这要比增加学科权重有效得多。同时,在考题的操作方面,也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一下学科范围和要掌握的知识体系,验证一下自己是否对该知识体系有了足够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把学生按成绩分层教学,解决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的问题。
2.2 微课的引入
数字时代中,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各种媒体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革。而对于入学新生,还需要在学习方式上去正确的调整和引导。
微课的引入不仅代表一种教学手段,更是让学生普及其他学习的有效方式,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在微课的引入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微课来源有很多,一定要仔细甄别筛选,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需求和现有知识体系作出选择。(2)微课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主导。微课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或知识扩充。(3)微课内容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重点,协助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在引入某微课时,必须明确其作用和意义。
2.3 提倡分组合作机制
随着时代的前行,知识的深入,合作成了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长期面对的情况。在合作中展所长,补不足,这一过程中的学习是深刻且主动的,这也是促成合作精神和提升情商的一种方式。学生结束了监督式的学习环境,在群体生活中不断摸索成长,提升了团队合作中应有的心态和情商。
3 教学内容的调整
3.1 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应的是整个学校所有专业的所有新生。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差别的。笔者观察到,非计算机专业中,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理科生一般馬上动手操作,反复试验,不断纠错,在纠错中探索正确的理解方式。而文科生通常会先读题,研究教学内容指引的方向,然后根据推测的方向再下手操作。这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教学效果,但两种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根据自身的专业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能所有专业一刀切。一定要和专业教师有适当的沟通,了解专业特色,敲定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侧重点,并对其加大教学力度。同时,对于不太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进行适当的缩减。
在教学考核时,教师也应结合务实应用的原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有侧重点的考核内容,确保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
3.2 对一些流行软件的引入和更新
时代的变化催发软件的不断更新,一些流行软件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还在讲授着相对比较传统的软件操作。和流行软件相比,老软件操作繁琐,设计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软件更新和调整。对于一些功能性差、操作复杂、设计效果不佳的软件及时舍弃,引入时下流行的、大众认可的软件取而代之。强化其功能效果,简化操作,强调学以致用。
3.3 与时俱进的任务驱动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展了30多年,翻开各年代的应用基础教材,里面的Word案例永远是做一个简介、为某数据作说明。Excel一定是学生成绩表或者工资条。PPT就一定出现xxx宣传片。这些内容从举例到案例教学,再演化为任务驱动。这些离现在的学生需求越来越远,有些老旧。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需求,对驱动任务进行调整。根据专业特色提出更多跟专业学习有关的任务内容。
4 结语
每一门课程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行与学生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整演进,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不断的迭代。有时是细微的变化,有时是颠覆性的。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中,都有先行者的敏捷观察、带领者的统筹协调以及大批实践经验对此不断调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基础必修学科,针对这一学科的调整必然影响着学生未来长久的学习生活。这门学科的使命也必然是艰巨与多元化的。这也需要我们很多人共同倾注专业、专长,将课程体系打造的更稳定、坚实。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基于信息素养提升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初探.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70-73.
[2] 黄克立.高职生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培养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20(04):120-121.
[3] 刘建国.基于信息素养提升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初探.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