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华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44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for all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es knowledge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guidance, which is the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flect the effect of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should focus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and design a three-dimensional and all-round mode of "stage type, curriculum group type, linkage typ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into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curriculum syllabus, setting up demonstration projects, establishing a diversif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urriculum,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eacher education.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
1 文献回顾
“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融入育人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讲话中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开始把课程思政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1.1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
韩飞(2018)认为课程思政是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革新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基础上一项重要举措;于冠华(2018)提出课程思政与专业使命教育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
1.2高校课程思政缺位的原因分析
吴琼(2006)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存在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割裂。
1.3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吴涛(2017)认为课程思政实施从做好顶层设计、以信息产业为载体、强化系统能力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实施;吕宁(2018)认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焦连志(2018)提出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路径;高锡文(2017)提出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李如占(2018)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途径。
1.4高校课程思政实施难点
刘跃铭(2018)认为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课程思政缺失;邵广(2018)指出高校师资队伍不能满足课程思政要求;余江涛(2018)认为专业教师在实践课程思政方面存在难点;刘宏伟(2018)认为专业课程中对课程思政的推进主动性不够。
1.5课程思政实施经验
王涵(2018)以《公共危机管理》为例,提出把德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杨晶晶(2018)以《公共关系课》为例,挖掘了专业课的思政教育价值;袁建昌(2018)在《管理基础》中对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
1.6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朱漪(2018)认为思想政治课重在政治理论,专业课着力从做人、做事和成才;董圆圆(2017)提出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张正光(2018)认为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应担负相同的育人责任。[2]
从国内学者研究来看,课程思政文献多在2017到2020年发表的。从学者地域性看,上海学者研究较多,其他地域学者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从理念上研究较多,实践应用上研究较少,尤其是课程思政体系实施方面研究较少。从实施现状来看,基本上以上海实施为主。
2 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思政缺乏顶层设计
从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方案来看,很多学校没有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由于课程思政出现的时间较短,各学校认为高等教育是传道、授业和解惑,但对授业和解惑有清晰概念,对传道概念认识不清,把思政课程等同于传道,把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当作传道主体,导致课程思政出现断层,思政课程结束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完成。
2.2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不强
一些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育人教育,把思政教育视为思政老师和辅导员的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全脱轨,把专业教师排除了思政教育的主渠道。
2.3教师育人能力不足
高校教师既要熟悉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政治、人文、历史,要把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但由于高校教师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很多老师只关注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不关心时事政治,人文、历史知识缺乏,部分专业老师知识面偏窄,不能很好的承担育人任务。
2.4课程思政内容模糊
目前对课程思政内容没有统一的认识,课程思政不但包括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升,还包括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因此课程思政内容应该包括政治認同、文化传承、民族振兴、人格塑造、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
3 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设计原则
3.1立体化育人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基本学制等。在培养目标中,都强调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中,设置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就是要把思政内容结合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当中,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传播正确的政治理念,结合通识教育,传播民族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结合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播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
3.2立体化育人模式与CDIO标准相结合原则
CDIO强调让学生主动的、实践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中,设计课程思政CDIO模式,制定的完善的大纲和实施标准,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教育和断裂教育。课程思政的CDIO大纲分为四个层面:正确政治理念和理想信念要求;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历史发展;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3.3立体化育人模式与学校、地方特色相结合原则
地方本科高校蕴含了独特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这些特色经过不断传承,通过凝练与提升,形成了自己的校训。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标志,因此校训应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内容,成为激励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的精神支柱。地方高校依托地方办学,地方特色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内容,在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中,应把地方的文化遗址、文化内容、历史精神、英雄故事、文学资源、民族艺术、人文情怀和独特品格融入到课程思政中,既可以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又能使学生对地方有充分的了解,达到为地方培养人才的目的。
3.4立体化育人模式与评估机制相结合原则
一般课程评价体系是量化的,有明确的标准,而课程思政内容属于哲学社会范畴,是价值导向,并贯穿在课程中,很难有明确的标准进行评价。但课程思政成效也需要检验,因此可以用评估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的评估体系应体现过程导向、价值导向和差异化导向的原则,重点对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估,采用问卷、作业、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
3.5立体化育人模式与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相结合原则
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门课程中,回归教育本质,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但高校教师所属专业不同,在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下,更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忽略了思政资源挖掘与整理。而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关键。育人能力不但要求教师掌握专业知识的新内容、新成果、新方法和新见解,还要把专业知识与时代性、价值性相结合。[3]
4 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设计
4.1围绕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思政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都涉及三个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引领目标。知识目标包括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以及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能力目标包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围绕培养,课程思政目标包括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自信心、进取心和较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了解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
4.2通过分段式分解课程思政内容
在设计课程思政目标时,可以把课程思政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大一阶段,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大二大三阶段,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事业心、社会责任感、民族振兴精神,大四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4.3采用课程群方式实现课程思政内容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把课程划分为三个群,即通识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把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群中实施。通识课程群课程思政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爱国爱校等;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包括职业道德观、法治意识和观念、诚信观、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发展观。实践课程群课程思政包括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实践等。
4.4利用联动式实现课程思政效果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一二课堂联动、校内校外联动模式,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以教师传授为主,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念,实现知识迁移,第二课堂包括必读书目阅读、党团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第二课堂,使知与行合一,践行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引企进校,建立校外导师思政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树立正确职业观和道德观,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5 课程思政立體化育人模式实施路径
5.1将思政内容融进课程大纲
按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思政理念,在每门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每门课都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挖掘具有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的内容。在教材选取、课程内容设计中,体现时代性、地方性,特别是地方红色文化内容。在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时,避免生搬硬套,简单剥出部分课时讲授思政内容,而应充分研究教材和文献,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到课程的内容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2设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地方本科高校在通识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分别选取并培育一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思政育人功能明显的课程思政示范典型,对示范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实现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地方红色文化、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家国情怀。
5.3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在建立思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把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结合到全部教学评价中,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能力,评价指标设计应该具有多元性、人性化。把量化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制定详细的指标体系,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4]
5.4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水平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课程思政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紧跟时代潮流,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理想信念,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学校通过党政工团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素养,通过红色之旅活动,提高教师爱国情怀,通过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融入地方政治经济,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 潘青,张健.“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化的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探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7-102.
[2] 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20.
[3] 郭红霞,黄丽娟,陈若梅.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融合性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1):74-76.
[4] 谢晗进,李鑫,江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化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