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再审视

2021-05-28 13:34陈茜
美与时代·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能动性历史性实践性

摘  要: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之上的美学理论。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到当代,依然有很多争论,如马克思主义美学到底有没有基本原理等。实质上,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从其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特点来说,包括了美的本质和根源理论、审美主体辩证关系理论、审美活动与异化劳动关系理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需要结合时代语境,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向正轨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性;能动性;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出现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之后,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于美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纵观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自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提出唯物史观的一些美学命题后,历经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思想家不断阐发、丰富,至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已经构成对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人类审美历史进程和审美经验的科学概括[1]。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毛泽东的《实践论》为代表的工农革命美学思想为开端,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七八十年代的《手稿》研究带来的“美学热”,再到90年代末逐渐升温的“美学复兴”,已经成为美学界的主流话语。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由开始的西方话语环境体系在中国的阐释与运用,发展成为逐渐体现华夏民族美学话语语境,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人类所有先进美学思想并适度加以创造性更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的美学理论体系。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本,以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延伸解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命题是围绕着美的本质与根源、审美主体辩证关系和审美活动与异化劳动关系展开的。

一、美的本质与根源理论:实践性

区分美学流派的最根本标准就是关于美的本质与根源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观照,它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性——实践性;而实践性揭示了唯心主义美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美学的根本缺陷。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学界主要分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前者认为美是理性的衍生或中介,后者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本身。而马克思归纳提炼出一个重要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劳动创造美”,即美并不完全靠理性或者完全依存客观物质,而是产生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物质劳动。虽然马克思当时语境下的“劳动”还是异化了的劳动,而此处达成的“美”也还不是真正自由的美,但是究其终极目标,马克思的命题还是充满着对美的实践性根源的肯定。这一命题需要回归到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具体阐述中找到答案。

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既把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同时又与自然界紧密联系。劳动的过程,就是从自然社会,人化自然再到人类社会的过程。人无法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人与动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脑”的形成,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物质条件。而推动猿脑进化为人脑的决定性活动,就是生产实践活动,或称为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作为主体,借助一定的工具,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同时也改造自我精神的活动。连接和改造人和自然关系的主要环节是“劳动”。而美和一切艺术活动,都是产生于劳动之中。从最初的图腾与符号,到建筑与文字,再到不断精进的艺术方式等,都是最直接的反映工具即人脑从劳动中获取,反映内容也源自社会实践活动,而欣赏美的人也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所以,关于美的一切活动,既属于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活动,又属于改造自我精神的活动。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与发展美,因为这一实践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主体、对象、工具、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等多方位的自觉显现。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也就是劳动中感受到完整的人的本质,不可否认,也会产生审美愉悦感,在持续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将这份实践带来的愉悦延续,反复在这过程中见证、肯定、创造,循环往复。

艺术不只是少部分有艺术天赋的人才可以掌握的,广大劳动者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创造艺术、生产美。马克思认为,透过艺术的特殊形式能够揭示出象征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普遍本质内容。艺术几乎总是以广义的美的形态出现,一种凝练与概括美的形式表现,在马克思看来,它总是作为一种摆脱异化的自由象征,是指引人们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的重要启发之一,是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的重要步骤之一。

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曾有的一个设想,人们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人就不会是一个单一的、片面的劳动者,不会是一个异化的实践者。“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2]21马克思充分而深刻地挖掘人类的本质力量真谛,探索融合人的才能、道德和意趣、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人的潜力充分发挥的丰富生活。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含括人的劳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人的需要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创造性劳动形态的构想,是极具诗意色彩和美学意境的。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透视美的本质与根源,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实践的观点论证美的产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美及美感的本原和艺术的特征。

二、审美主体辩证关系理论:主体性

有学者认为,在美学思想史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性地阐述了审美主客体产生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劳动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中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2]34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人的审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包括艺术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主体反映和创造。审美活动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按照事物的尺度以及自身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人类的审美能力、审美感受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以此来延续美的历程。

美的规律应是合自然的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生产实践理论时,认为生产也有一条最根本的美的规律,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只有当人在进行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时,才能充分意识、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能够获取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因为人在改造事物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人脑中汲取了改造过程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增添了新尺度;而人又能够把新增添的尺度,充分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在自觉的人类尺度融合共生。这样的活动本身就不是被动转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自由性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为自身尺度更新素材,拓展外延。而人类获取美的规律的初始形态就是这样产生的。当人们自身消化沉淀成美的规律之后,又将美的规律,也就是万物万种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融合的尺度,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经过实践之后的反馈,美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且被认识,形成人类共识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美的规律。因此,美的规律至此才能成为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如此循环往复,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又在创造出的美中不断深化、加强、凸出美,从实践中获取美的精华,又运用美的规律进一步发展美,使美的实践与境界绵延不断。也就是说,只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探索与深入,越来越摆脱异化的劳动而走向自由自觉的人类活动,那么美的规律也会持续被理解、认知与验证,而依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也会越来越接近真正自由的“美”之境地。

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美之目标,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人能真正占据人的全部本质。所以,美的规律不可缺少客观物质存在条件,但也不能脱离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挥。想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需要人走向自由的创造,需要走向人与自然的统一,需要走向感性与理性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统一。所以马克思对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其实也是首次在美学历史上消解了传统的二分思想,将人与自然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

根据人的异于其他类的两种尺度,证明不管是在异化劳动占主导的社会,还是即将到来的理想社会形态,判断人类活动是否具有美的尺度,就是看人的对象性活动是否体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意识全面地掌握规则,或者体现了人类意志选择的自由度。而人的审美感觉如何能转化成审美观照审视自身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可忽视的命题之一。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言:“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属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也对他说来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这就等于说,对象成了他本身。”[2]30人的审美观照并不是唯心性质的人脑中的空洞反映,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的反映论,而是从人与物的互为对象性活动中获得的。审美的过程,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储存”与“更新”过程,是所有关于美的感知的能动结合。但是要形成审美观照,关键在于人的审美感知的跨越。一方面,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其实就是对象性的客观存在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成为属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一部分,一切对象的人化过程也同时进行着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

人类与客体的存在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对象关系,只有当自然在实践中被人化,人自身在实践中被对象化了,体现了人本质力量的丰富性,自然和艺术才被认知是美,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美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反过来丰富人的生活,推动人的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实际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艺术生产,都有人的改造痕迹,都是属人的实践活动产物,是人自身的存在形式的互为对象化的显现。那么,审美观照就是这类对象化过程中的重要标桿。一旦人化的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那么审美观照也随之发展。审美观照属于人的意识形态,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性表达,同时又高于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审视,审美观照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形态刻画了一个理想蓝图,一个需要数代人为之奋斗终身的、一个标志着人类进步最高尺度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从人这个类来看,审美观照为个人占有全面本质而推波助澜;从整个社会而言,审美观照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指路明灯。

三、审美活动与异化劳动的关系理论:历史性

有些唯心主义美学家认为,美应该是超功利性的、超阶级性的存在,是为人类架空的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看来,美,或其他艺术创造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内在地带有阶级的、历史性的烙印,区别只是表现方式不同。也就是说,我们不可否认具有历史性或阶级性的文艺活动。马克思主义美学没有逃避阶级性这一特质,认为它只是历史性的发展阶段必然产生的审美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定义实践概念,有以下几个特性:实践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是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是生产劳动的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而劳动本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性活动,使人能通过劳动把自己的审美认识、审美观念、审美智慧等充分在对象中体现;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应是异化的劳动,应该是人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却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分离程度越大,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而成了压迫自己、奴役自己的力量,人们在面对劳动的时候态度是痛苦的而不是愉悦的,违背了自己的本质。马克思还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异化劳动的具体方面:人同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自己劳动行为、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人与人之间异化。“劳动创造美”中的劳动,其实本身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的抵触。马克思提出,要消灭异化的劳动,还是需要依靠劳动本身来实现,要不断推动劳动发展,更新生产力,大力促进社会进步,最终消除剥削,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源。所以,美感的形成,和一系列美学范畴的形成,美的检验标准或者说美丑的分水岭都应该取决于事物是否蕴含了人自由自在发展的潜质。马克思主义美学早就认为,在劳动异化普遍存在的私有制社会里,剥削使人受于异化劳动而活动,这并不满足美的创造与延伸条件,因此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得到全面解放,人性获得自由发展,人才能占有人的全面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与审美力。由此可以解释,美的创造和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而消除异化劳动的过程,应当就是逐渐无限靠近人的全面本质能够展露的生活的过程。

而真正实现完全消除异化劳动和阶级之前,任何美学产物,包括艺术和审美观念等等都内在蕴含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民族、阶级与时代特征的差异性,带着一定历史的烙印;但是一定程度上,又体现着自身的,本民族、本阶级、本时代的继承性和共通性。而无产阶级美学是无产阶级事业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美学投射,目的是为广大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完全舒展人的全面本质的生活,一定是审美性的诗意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不能内藏与人对立的一面。也就是说,与人的本性相悖离的异化劳动,无法真正孕育真、善、美生活,只能产生“虚有”的假象,人们所产生的也是“虚有”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也就是马克思所批驳的“虚假的共同体”。当异化劳动仍旧是共同体的主宰之时,那并不是真正的共同体。而“真正的共同体”、真正的美感共同体,需要由真正的自由人组成,也就是不再被异化劳动所驱使、自己掌握人的全面本质,才能过上审美生活,建立自由的审美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倡美学、艺术的多样化,发挥其来源于人民、反映人民实践生活、服务于人民的功能。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最初也是吸收了以往的美学史的精华,尤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精华,进一步对美学进行了科学考察。列宁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补充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很大程度上就是接受了列宁继承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成果。消除异化劳动,指向审美性的生活,都要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出发,对任何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进行阶级的、辩证的、历史性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根据现实的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加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应该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的主题也将不再是脱离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去对美、审美、艺术作纯粹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考,而是对美、审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社会的人的本质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关系作出丰富、具体而有成效的实证科学的考察”[4]。當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在当代哲学思维方式转型的整体背景下打通“实践论转向”与“生存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5],在当代语境下重新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美学观点,有助于祛除长期以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遮蔽下的误读曲解,开启马克思实践哲学、美学的存在论或生存论视域。

参考文献:

[1]董学文.繁荣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人民日报[N].2018-05-08(1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4]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4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5]宋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解——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的论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8-106.

作者简介:陈茜,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能动性历史性实践性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祭坛画作为装置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