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

2021-05-28 06:02马卫国
职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五育思政德育

□马卫国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的建设目标。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高职院校能否做到并做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否到位。

一、五育融合呼唤重构高职院校高质量德育课程体系

(一)“五育之才”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计

大国之间的博弈,关键在人才和科技,而人才和科技的博弈,关键在掌握高科技人才数量的多寡。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之所以取得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惊世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高职院校培养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原因。没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群体做支撑,中国当今的工业化就是无根之木、无基之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伟业,客观上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技术过硬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赋予我国高职院校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时代新人首先是“德”,高职院校只有培养数以亿万计德智体美劳五育兼备的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成功应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错综复杂国际形势的各种挑战,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高职院校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五育之才”之重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众多掌握世界高精尖科学的精英人才,更需要数量庞大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言,德育不好,培养的学生是危险品;智育不好,培养的学生是滞销品;体育不好,培养的学生是废弃品;美育不好,培养的学生是粗制品;劳育不好,培养的学生是半成品。截至2021年9月,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有3012 所,其中:成人高等学校256 所;普通高等学校2756 所,含本科院校1270 所、高职(专科)院校1486 所;高职(专科)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49.34%[1]。可见,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毛泽东主席早在1951年就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2]的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又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职院校欲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除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外,必须实现由“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的转变。五育融合是通过德智体美劳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有机融合一体的德育教育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五育融合,才能培养五育之才。

(三)德育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高职院校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必须选择好改革的突破口,如果突破口选择目标过大,改革难度自然增大,难以落实甚至会中途夭折;如果突破口选择目标过小,改革深度和广度自然不够,难以引领或不了了之。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选择的是应用型课程建设,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同样应选择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上承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下启五育融合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模式、新方法,且改革难易适中,易于操作。只要五育融合德育课程改革到位,五育融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即可深入开展。

二、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德育课程结构“五育失衡化”现象普遍存在

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德育课程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弱化道德素养素质教育、轻视体育身心健康教育、淡化艺术审美能力教育、缺失劳动精神技能教育现象。总体而言,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智育最受重视,其次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则无人问津。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每周上网时长达到31.7 小时”[4],每天平均4.5 小时泡在网上,长期沉溺游戏等新媒体和网络之中,缺乏阳光锻炼,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技能的劳动实践锻炼,并借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和吃苦耐劳精神,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学生的行业企业实践活动是“走过场”,浅尝辄止者有之,投机取巧者有之,弄虚作假者有之。截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五育失衡化”在课程结构上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之间结构失衡。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普遍占总课程的80%,德育、体育、美育等其他课程合占20%;公共体育课和艺术课数量普遍较少,主要依靠体育竞赛活动和艺术竞赛活动推动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缺失,远未达到让所有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人人一项体育特长、人人一项艺术特长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体育、艺术、劳动课程之间结构失衡。思政课程教育时间段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大三学年思政课程很少有开设。大一、大二学年艺术课、体育课一般实行“每周2 课时”制度,劳动教育课程几乎空缺。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体系失衡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三观模糊、认知不清和存在道德认同与社会实践脱节等内源性问题”[5],也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我牺牲、勇担重任、乐于奉献等职业精神以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跳槽离职率较高的严重后果。

(二)德育课程内容“五育割裂化”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五张皮”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思政德育教学与专业德育教学相互割裂。截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主要教学业态是以学科为不同单元的班级授课制度。这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模式极易导致“五育”教育的相互撕裂。教专业课的教师只管教专业课,教思政课的教师只管教思政课,教体育课的教师只管教体育课,教艺术课的教师只管教艺术课,教师在学科之间是邻里相望而不相往来。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和选修课程相互割裂。高职院校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间,大都是以“教研室”形式独立开展活动,彼此之间关联度不高,导致综合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能型教师较少。三是思政课教师相互割裂。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之间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单打独斗现象突出,老中青“传帮带”形式大于内容,教研室集体备课时间缺乏保障且职能异化严重。四是,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互相割裂。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教材情况的满意度为46.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职业技能学习引领作用的满意度仅19.3%[6]。事实证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亟待改革。

(三)德育课程管理与评价“模糊化”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一直提倡“三全育人”,但实际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一方面,德育教育管理过程模糊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内容与德育内容边界不清,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与不教学生德育内容无人监管与考评,甚至思政课教学成绩也是“唯分数论”,不论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还是实践思政均失于“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德育教育考核评价模糊化,与研究型大学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活泼好动爱探索,不爱学习爱调皮,基础不牢兴趣广,习惯欠佳有特长,竞争失利缺信心”[7]。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制定相对科学而系统的、基于三全育人和五育融合的“德育考核与评价标准”,而这一“标准”至今付之阙如。

三、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做好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加强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不是增加一些体育课、艺术课和劳动课那么简单,也不是不同学科融合拼凑“大杂烩”,而是根据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需要,按需融合。因此,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应根据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打破思政学科与专业学科、不同思政学科、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藩篱,重构跨院系、跨学科、跨企业的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应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哪些课程内容应该增加? 哪些课程内容应该消减? 不同课程之间怎样融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五育融合怎么做?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应适当减少落后于最新产业技术的专业知识理论内容,适当增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课时数量,在学校层面最好研制并出台“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作为宏观性指导意见,明确“建设方案”的建设目标、指导原则、融合内容、融合方式、评价标准和保障措施,宏观指导二级院系教师进行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避免无序融合、拼凑融合。

(二)构筑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类型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类型教育相一致,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也具有不同的类型,且不同门类的德育课程发挥着不同的德育价值和育人作用。高职院校构筑的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类型大抵由思政德育课程、专业德育课程、实践德育课程、社会德育课程、生活德育课程五种德育课程类型组成,目的就是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均衡发展且不断加强五种德育课程类型的融合。一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建设。思政课程具有极强的与时俱进性,高职院校应立足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际,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机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发展,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理想观、世界观;二是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科引领,深化内涵建设,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打造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一体化共同促进德育教学,推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质量和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三是不断加强实践课程建设。既要加强校内实践实训德育课程建设,也要加强校外尤其是行业企业实践实习德育课程建设;既要加强学生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技能操作劳动课程建设,也要加强学生参与行业企业急需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创新课程建设,强化技术技能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价值观、创新观;四是继续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国内外形势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巨大,高职院校要着眼“形势与政策”课程特征,聚焦关键环节,强化融合育人的理念,改革“形势与政策”课单一课程教学方式,加强舆情网络的监管和引导,通过大数据、5G 等先进技术,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针对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采取疏导方式,通过建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专栏、热点问题辩论会等方式,加强师生连线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舆情,并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是非观、宇宙观;五是切实加强生活德育课程建设。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团生活、寝室生活等生活体验都是大学生德育课程教育的外延,高职院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德育课程内容来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释放生活活力、提升综合素质,并不断强化体育、劳动和艺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幸福观、生命观。

(三)优化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劳动课程应“均衡”发展。德育课程结构失衡,往往会造成部分德育课程过剩、部分德育课程缺失、德育教育顾此失彼、德育教育动力不足等问题,后果就是人才培养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反,德智体美劳五育要素与专业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活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融合度愈高,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愈高。有鉴于此,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明确德育课程的结构关系,思政课程是核心,在德育教育课程中处于统领地位,专业课程、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劳动课程是协作,在德育教育课程中处于支撑地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恢复课间广播操制度,同时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形式,适当增加体美劳课时和学分数量。大一、大二均应开设体育必修课,大三应开设体育选修课,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一个终身受益的体育特长、保持身心健康;同理,大一、大二均应开设艺术必修课,大三应开设艺术选修课,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一个终身受益的艺术特长、保持快乐生活;大一、大二、大三均应结合专业教学需要,设立行业企业、城镇社区、基层乡村等“大学生实践周”“大学生实践月”实践教学项目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寓劳动教育于实践教育之中,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终身受益的职业素养、保持健康体格。此外,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期、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德育课程,实施德育个性化教学。

(四)丰富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建设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一是应通过学科课程融合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改革高校思政德育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思政课程中的艺术德育内容和劳动教育内容。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适当增加“农村社会调研周”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简史》课程,可增加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周”活动。改革专业课程德育内容,寓德育教育于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度愈高,五育融合育人成效愈大。二是应通过校园活动融合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校园活动多种多样,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创业活动大赛等等,校园活动愈多,五育融合育人成效愈大。三是应通过校企实践融合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校企合作育人是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德育教学的特色,学生参与校企实质性合作项目愈多,五育融合育人成效愈大。四是应通过社会需求融合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服务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是高职院校的初心和使命,国家及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什么,高校就应该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习什么。学生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愈多,五育融合育人成效愈大。

(五)推广实战性项目式五育融合德育课程教学

在诸多五育融合教学方式中,校地互动、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是落实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的最佳方式。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并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制,是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之举,也是落实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举。“项目式”教学具有创新性、实战性,通过实战性项目式教学,可历练学生的职业道德、集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可藉此获得高质量的德育教育。通过实战性项目式教学,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学生可藉此获得高质量的专业德育教育。通过实战性项目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遵守纪律、集体观念和拼搏精神,学生可藉此获得高质量的体育德育教育。通过实战性项目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观念和敬业精神,学生可藉此获得高质量的美育德育教育。实战性项目式教学客观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光荣和吃苦精神,学生可藉此获得高质量的劳动德育教育。一言概括,项目式教学是高职院校五育融合的最佳教学方式。

(六)建立五育融合德育教研共同体

高职院校欲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的实质性融合,必须建立实体性的“五育融合德育教研共同体”,以推动五育融合教育教学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见图1)。“五育融合德育教研共同体”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五育融合德育教研共同体”第一负责人,成员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院系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教师代表1—2 名、院系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行业企业代表若干名。二是明确各自的主体责任。校党委起统帅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起协调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起执行作用,行业企业起引导作用,二级院系基层党组织起落实作用。其中,要特别注意发挥院系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行业企业的协同育人作用。三是制定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五育融合课程改革是整个学校一体化、一盘棋的课程改革,既涉及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课程调整,也涉及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还涉及校内学生活动和校外学生实践实习活动内容的调整。五育课程融合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高职院校一边实践探索,一边修改完善五育融合管理制度。四是设立年度活动专项资金。高职院校在年度预算中应设立不少于200 万元的五育融合德育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五育融合改革项目。五育融合课程改革势必导致体育教师、艺术教师、劳动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师生参与行业企业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项目、技术技能实践实习活动,师生参与校内校外五育竞赛活动,专业教师增加课程德育内容,都需要资金支持。五是实行项目制管理制度。每年初,由二级院系教师自主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跨产业五育融合协同创新团队,向“五育融合德育教研共同体”申报为期两年的五育融合改革专项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必须是学校二级院系教师或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项目组成员须包括跨院系、跨学科成员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六是实行每学期3 次研讨会制度。学期初研讨会,研讨部署学校整体五育融合德育教学活动及相关任务,并评审立项年度五育融合教改项目;学期中研讨会,对各个二级院系五育融合德育教学成效以及专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中期检查,重点是听取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期末研讨会,重点检查和考评二级院系五育融合主要任务和专项项目的落实情况。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德育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

图1 高职院校五育融合育人组织架构

(七)完善五育融合德育信息化课程教学管理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技术与高校德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及未来高校德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与西方国家应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的策略、抗疫结果以及连锁效应对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效不亚于任何高校德育课程教育成效。2020年是中国青年重新认识西方世界的元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极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年。事实胜于雄辩,通过中外应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对比,使我国当代大学生“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这是任何高校教师都未预料到的德育教育效果,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成功经典案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技术很容易与高校德育的思政德育课程、专业德育课程、体育德育课程、艺术德育课程、劳动德育课程相融相通,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开发的CRP信息技术过程管理系统可资借鉴[8]。

(八)健全五育融合德育评价标准体系

增强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五育融合型德育评价标准体系。因而,新的五育融合德育评价体系,在指导思想上,考核评价不仅关注分数考查,更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团队精神、健康体格、心理素质、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等多方面身心素质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开卷、闭卷、创新产品、创新成果、实践汇报、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模式,均应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在考核时段上,应采用过程性考核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整记录学生整个德育学习过程,学生平时德育成绩可占年终成绩的75%以上。在考核内容上,应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成效。在考核主体上,除教师评价以上,还应增加社会评价、家庭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

四、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建设的组织保障

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在国家层面,要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的统筹规划;在省级层面,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重点是在高职院校层面,应有学校党委行政具体组织实施,成立学校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如果缺失组织保障,高职院校的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很容易流于形式。

(二)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建设的资金保障

“德育为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很多高职院校,德育是“说起来最重要,做起来次要,花钱时可要可不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缺乏资金支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很难落到实处。五育融合的跨学科、跨产业等跨界性特征以及学生实质性参与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项目,客观需要一定的财力做后盾。有鉴于此,我国高职院校每年应设立不少于1000 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学生实质性参与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同时作为子项目重点支持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三)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建设的师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9]。所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都应增强课程育人的能力和水平。适应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思维模式,应具有“开放办学、开放教学、服务社会”的大思维,为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培养实用、适用、能用、好用、耐用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教授专业知识的技能,而且要熟练掌握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的知识和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事”的技能。此外,单一的学科教师不可能对所教学生施行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德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之外,二级院系可根据德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聘请部分校外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学校的德育教学,如聘请地方艺术专家加强学校美育德育教学,聘请著名运动员加强学校的体育德育教学,聘请地方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加强高校技术和劳动德育教学。

(四)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建设的机制保障

为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痼疾,高职院校五育融合德育课程改革,应建立健全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的大德育、大思政“12345”德育融合课程宏观保障机制:“1”是一个育人目标,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是两个育人主体,即学校和企业融合育人;“3”是三全育人格局,即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合育人;“4”是四维育人布局,即学校、企业、社会、家庭融合育人;“5”是五育育人体系,即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此外,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的微观保障机制:主要是与五育融合型德育课程教学相关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奖优罚劣,以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推动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建设和五育融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五育思政德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