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哲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培养的萌芽时期和关键阶段,因此应该重点关注和探索小学时期语文科目的教学策略。对语文学科来说,在较长时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人们发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两者的结合存在难度,并且未能引起教师足够的注意。因此,文章将从“读写交融”“读写共生”角度分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素养的两个核心内容,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整体,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课改以来,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力型人才越来越看重,因此,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读写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方式与技巧的运用,以及将阅读和写作的自然交融,意图使学生建立一个完善、全面、系统的语文学习体系,形成有逻辑的科学的语文思维模式。基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文章将从读写结合教学现存问题和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 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读轻写和只写不读的传统观念
重读轻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教师大多只重视单纯的阅读,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几乎漠视,更不用说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虽然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思想仍然比较广泛地根植于教师的头脑中,快速地转变具有一定难度。另外,对于写作,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中都是单独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专门单独地来讲解和练习写作,先读材料要求,然后教给学生写作套路和高分技巧,而完全没有与阅读练习在一起,写作成了一座孤岛。
这种观念的转变重点在于让教师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先提高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文段的阅读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只有自己真正写过作文,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下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能够增进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读和写的不可分割性,从这点入手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改变传统重读轻写或者只写不读的片面教学方式。
(二)教师综合能力不足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读写结合”的新要求,这不同于以往的刷题练习和模板套路,而是真正从能力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这对于部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思维上始终没有与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方法接轨。有的教师敏锐地感受到了读写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益处,但是对读写结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足,没有找到读写交融的衔接点,导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最重要的。汉语是学生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文,但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而在这样的客观现象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深入结合起来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对阅读文章中深刻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语言一带而过,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生字和答题模板,无法应对灵活变化的阅读题目。对写作更是只教授学生“三段式”这样的模板,而没有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材料,以及写作的核心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三)学生对独立思考的逃避心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阅读和写作是最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两个部分。不同于课文和诗词的简单背诵,也不同于对生字、词语的认识与运用,读和写考验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对难点不自觉地逃避是正常的,尤其是小学生本身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和主动性就不够,经常会被一些外部其他非学习的事情吸引注意力和兴趣,对阅读写作这“难中之难”更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他们会更愿意花时间去做抄写、朗读或者背诵这些不太需要“动脑”的简单任务,来蒙蔽自己在不断地学习,但其实他们恰恰没有关注到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读写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要动脑分析和解读一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要动脑思考写作的思路,例如写什么样的人物事件符合要求、如何引入主题、结尾怎样升华等。教师不仅要通过内容有趣和形式丰富的课堂让学生打开心结乐于接近阅读和写作,还要培养他们学好这两个难点的能力。
三、 读写结合教學的有效方法
针对新课改对学生培养方案的转变,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以及在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探索分析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以期给小学语文老师一些教学方式的借鉴,使其能够通过正确的路径培养未来的综合型人才。
(一)利用教材,整合读写资源
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以来,语文的课本教材也经历了改版和完善。教材编排的一个特点就是主题鲜明,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管是阅读选文还是写作练习都表达一个相同的核心观点,具有前后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的时候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和优势,整体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在阅读中渗透写作,在写作中联系阅读,形成具有互动性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材的选文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或是名家名篇,或是优秀文章,都是具有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编排的顺序、选文等来梳理清教学脉络,让阅读的文章可以成为写作积累的素材,也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来把握写作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教材涵盖面是比较广泛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教材,进行资源整合,兼顾阅读和写作。
(二)深入阅读,增强联想和情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