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

2021-05-26 05:18叶美莉
考试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高考核心素养

叶美莉

摘 要:高考是高中教学的风向标,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落地与推行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高考题也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和分析生物高考题,对高中生物的一线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考;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人才选拔培养中占有核心地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高考命题的思路应该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研读和分析高考试题,有利于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初步解读2020年新课标Ⅰ卷理综的生物试题,发现有以下几大亮点,也为生物一线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一、 关注社会议题,担起社会责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给出的命题程序中讲到:试题情境应围绕现实问题(包括热点问题)展开,尝试新颖,真实,科学,恰当,通过一定的信息量和适当的复杂性,可以成为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2020年的生物高考试题第一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程序。

例1 (新课标Ⅰ卷第1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告诫人们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要提高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戴口罩是要减少新冠病毒以飞沫为介质在空气中传播

B. 病毒能在餐具上繁殖,故用较高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抑制其增殖

C. 高温使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煮沸餐具可杀死病毒

D. 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毒,所以勤洗手、多消毒可降低感染风险

评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蔓延。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该题以防疫的角度,依托病毒的知识:病毒的结构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得以生存和繁殖,便可较容易地获得答案。在整个防疫期间,都不断强调“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的措施,也许考生没有思考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针对选项中的内容,一方面考生可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判断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起考生思考还有哪些措施能进行防疫,目前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在部分人们认为疫情已经过去了,并放松防疫行为的情况下,考生能主动向他人宣传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和主要预防措施,提醒他人不能松懈,切实做好个人防疫工作,并可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经常到公园散步、运动等,表现个人核心素养中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二、 紧扣生活实际,升华核心素养

学习最关键的是学以致用。学习课本,是掌握必备的知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过程不但是关键能力的提升,还是提高核心素养的升华途径。2020年新课标Ⅰ卷生物大题中,第30题和第32题都是考查农业生产,共19分,占大题分值的35%,尤为注重生产实际、贴近生活。

例2 (新课标Ⅰ卷第30题)农业生产中人为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中耕对作物起哪些作用?

(2)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要不定时地施肥,在施肥后要浇水,浇水的原因是 。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的方法提高植物对光的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其株高和光饱和点见下表。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

评析:抓住题干信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活动,第(1)(2)小题就是围绕这些生理活动来考查。第(1)小题先给出“中耕”的概念,从概念中提取信息点:“去除杂草”“松土”,联想到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2)小題中落脚“施肥”“浇水”等关键词语,可联系“烧苗”现象、无机盐的特性、自由水可运输物质等方面来作答。第(3)小题要求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去选择作物,题目前面已经有提示,应采用间作的方式,要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即高矮作物间作(从株高考虑),这样上、下层的阳光都能得以利用。再结合阳生、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不同,阳生植物光饱和点高,阴生植物光饱和点低的特点,答案迎刃而解。

这题的亮点在第(3)小题对间作的考查,以往考间作,都是直接给出两条曲线,各代表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要求考生先进行判断,再考查这种间作方式的意义。而今年则是以表格形式给出几种作物的株高和光饱和点,让考生自主选择,一种开放式的考查方式,这要求考生能把阳生曲线和阴生曲线内化于心,通过对数字的观察、分析,探究其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这过程中,考生的科学思维得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得以提升,利用探究后的知识和规律解决农业作物的种植问题,整个核心素养得到升华。

三、 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考生基本已经形成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的生命观念,明白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类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步提高,人类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例3 (新课标Ⅰ卷第37题)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按照下图的流程可以尝试从淤泥中分离出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S、水和无机盐,乙的组分为S、Y、水和无机盐。

该题分别考查了考生对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计数知识的掌握,内容比较常见,难度适中。而该题的立题背景——有一种难以降解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机物S,只能被某些细菌高效降解。这才产生后续的题目,为什么要分离纯化细菌S,最终目的就是降解S,保护生态环境。而对污染物的分解方式有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这里为什么强调只有微生物分解可行呢?说明对某些污染物而言,物理沉降、化学分解不一定能起作用,特别是化学分解还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气体,污染空气,而微生物分解不但针对性强,而且安全、高效、无污染。这种思路或许能应用到当前倡导的垃圾分类中,对部分可回收可降解的垃圾,也能利用微生物分解的方法,高效安全地进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高考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