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2021-05-26 20:00张雪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公平诚信

张雪峰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的不够合理,那么教学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利用自身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和在听课中同学科教师的例子,来反思自身在教学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设计   诚信    公平

在道德与法治课我们常用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讨论,然后得出我们想让学生得到的结论,有的时候我们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的价值;或者是缺乏逻辑性、合理性,学生讨论无处入手;亦或有的问题设计很好,但没有深入挖掘其价值,使讨论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的不合理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

在工作初始,执教了一节优质课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诚信是金》,在分析诚信的价值时用了一段材料,讲述的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的事迹。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两人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在年前一定要发下去,为兑现这个承诺,孙水林一家五口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全部遇难,在这里设计了问题:孙水林的做法是否值得?我预设学生给的答案应该是值得的,这样就自然的过度到下一段材料“孙水林魂归故里,数千群众自发送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诚信会获得回报,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见解,有独立的思想,就在我要展示下一段材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义,他认为是不值得的,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五个人的生命。由于他的答案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所以当时就懵了,一时不知所措,就只是强调这是值得的,也就是我否定了这个学生的答案,由于经验不足,这样一个插曲使本就紧张的我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更加的不知所措,浑浑噩噩上完一节课,最终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里面就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我们在课堂中遇到不同的答案肯定是常有的现象,显然,在这里我的处理方式是不恰当的,当学生存在不同意见时,作为教师不是一味的否定学生的答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要挖掘学生答案的合理之处,如若学生的答案确实不符合逻辑,再指出其错误之处,纠正其看法和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在这里,学生的答案显然是合理的,符合逻辑的,如果兑现承诺的代价是付出生命,是不是我们在实现诺言时应该“量力而行”,毕竟我们在七年级时就涉及到有关生命的知识点,学生已经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是独特的。

其实,在这里我觉得还存在的问题是设问不合理,这里问孙水林的做法是否值得,无论答案是值得还是不值得都是不合适的。答案是值得这里就将生命和诚信作为对立面,如果是不值得就和诚信的主旨不相符合,所以这里应该有更好的做法,可以设计成另外的问题,例如:请你为孙水林兑现自己的承诺设计出更合理的做法。或者是以这个学生的回答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来解决课堂的疑点,究竟我们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去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来兑现承诺。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在这里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兑现承诺,在兑现承诺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样就将《诚信是金》中两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和如何做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得以解决。我想如果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比生硬的告诉学生我们要信守承诺,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要强的多。

教师在不断反思自身的同时,也要汲取榜样的力量。在教学期间,有幸听取了徐州一位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执教的是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的是一则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故事:一位父亲病重,去世前要把四块金锭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这四个金锭出力最多,二儿子善良孝顺,父亲生病期间在床前照顾,三儿子身残体弱,最让人担心。问题是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将如何分配这四块金锭?请说明理由。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答案有如下分配方法:第一种是平均分配,因为这种做法最公平,符合这节课的主题;第二种是大儿子两块,二儿子三儿子各一块,理由是大儿子为赚取四块金锭出力最多,多劳多得,或者是让大儿子赚钱能力比较强,多分一块可以作为本金,用来赚更多的钱大家分红;第三种是三儿子两块,因为他身残体弱,照顾弱小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第四种是二儿子两块,因为他最孝顺,照顾父亲较多,履行了孝敬父母的义务,也应享有继承更多遗产的权利。在执教八年级的时我也曾用过这个例子,但是在這里的处理方式确不同,我是继续追问,你觉得那种分配方式最公平?其实这是个无效的问题,因为关于公平本就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在这位老师这里,并没有问哪种方式最公平,而是问为什么每组分配的方法不同?这里学生自然就过度到了公平的含义:即公平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者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分配方法的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标准或者原则不同,那么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公平的含义。

教学的创造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可以独立思考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肯定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在备课中我们总是先设定自己的答案,要学生沿着我们设定的路线回答,即我们所谓的标准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不符合我们设定的答案时,我们就否认学生的答案,以此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对于简单的问题不屑于回答,对于难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设置,同时对于问题答案的设置,我们应当留有空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而不仅仅是用我们所谓的“答案”来限定了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公平诚信
公平对抗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公平的决定